• 118阅读
  • 0回复

高等学校也有浪费可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17
第1版()
专栏:社论

高等学校也有浪费可反
 在绝大多数的高等学校中,目前正在掀起一个反浪费的鸣放高潮。这是贯彻勤俭建国勤俭办学方针的一场重要斗争。这场斗争的意义,是要扫除铺张浪费的坏风气,合理地、节约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争取用更少的代价办更多的事,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每所高等学校,都应该把这场斗争作为整改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有人说,高等学校是教育事业,不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厂矿山,因此浪费有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无数事实证明,高等学校的浪费不是有限的,而是普遍和严重的。建国以来,由于党和政府对于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关怀,国家已经投入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高等学校教师由建国初期的一万六千人增加到现在的七万人;校舍面积由建国初期的三百多万平方公尺增加到现在的一千一百多万平方公尺;贵重的仪器设备增加了数万件,价值在三亿五千万元以上。建国以来的高等教育投资约近三十亿元,现在一年的高等教育经费要超过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平均一年经费的十六倍以上。在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很多是用的合理恰当的,但也有不少是用之不当并有严重铺张浪费的。只要算几笔账,就可以看到浪费问题的严重性。建国以来高等教育的基本建设投资共计九亿多元,只要设法纠正设计标准过高、面积过大和修建过程中的管理不善,初步估计至少可以节省10%左右的投资,也就是说可以节约九千多万元。根据清华大学在整改运动中对五十七个试验室的初步检查,由于错买、重买、乱买教学设备而造成的积压浪费,约占已经花费的教学设备费的10%左右。高等学校人民助学金的使用,根据最近检查看来,享受面达到了80%,也是宽了一些;每人每月平均十五元的标准也高了一些;只要把享受面和标准合理地压低些,一年就可以节省几百万元。在人员编制方面,机构大、层次多、忙闲不均、人浮于事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只从这几方面来看,就充分说明高等学校还是可以大大合理节约的。
高等学校的浪费,有很多是由于我们的经验不足造成的,这在目前还是难免的。但是,这只是原因的一面,另一面,从各校各方面检查所发现的问题看起来,最主要的还在于若干高等学校的领导方面对勤俭办学的方针没有认真贯彻,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作风还很差,甚至还有严重的资产阶级作风。许多高等学校花钱很多,浪费很大,并不一定都把事情办好了。例如:有些新建或迁建的学校,没有执行国家的用地定额和征用土地的规定,用地过多,建筑密度很稀,对师生上下课反而有许多不便。有的学校盲目贪多贪大贪新,各种行政用房普遍偏多,设备水平很高,而利用率则很低,影响到该建的反而不能建。有的学校在使用仪器和图书方面,各实验室之间、各系之间强调专用,不通有无,结果一方面有重复多余和积压浪费现象,一方面由于资金使用不当,安排不当,又影响到应该买而且能够买到的没有买到,不能满足需要。这些,都显然是思想问题而不是经验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若干高等学校在这种铺张浪费风气的影响下,对学生自然更缺乏艰苦奋斗的锻炼和教育,少数学生开始滋长着一种不健康的思想,留恋大城市的生活条件,不愿意下乡下厂,不愿意到边疆地区为边疆建设事业而艰苦奋斗。某些教学人员也滋长了浮华怠惰、不务实际的思想,滋长了不负责任、依赖别人解决困难的思想。如果这些不良思想在高等学校成为风气,那末,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不可能是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那种勤劳、勇敢、善于用自己的双手克服困难的好干部。
在高等学校开展反浪费斗争,首先应该反对高等学校领导方面求新求大,不从我国当前经济水平出发,不切实际地追求现代化以及讲究排场和气派的资产阶级思想。为着培养大批的掌握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高级建设人才,为着保证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最低的需要,修建一些比较好的教室和实验室,采购一批最新的仪器设备还是必要的。但是,日常的课程和实验应该充分利用旧有房屋和设备,而且也可以利用旧有设备来满足要求,并不都需要近代化的教室和实验室,许多实验并不都需要有最新的仪器设备才能进行。至于礼堂、体育馆和行政用房等非直接用于教学的建筑,更应因陋就简,不事铺张。今后,在校舍等基本建设方面要力求节俭;在仪器的购买方面,除了一些属于世界上最新科学技术(如和平利用原子能、航空工程、无线电工程、电子计算机等)专业的仪器设备以外,一般的应尽可能地利用旧设备、购买国内自制的仪器或提倡学校改制或自制仪器。
在高等学校反浪费斗争中,还要改变一些不合理的制度,纠正一些不合理的倾向。现在,在学校师生员工生活管理上有一种事事都要依赖公家包下来的思想。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学校负责提供取费低廉的宿舍、家具、食堂、澡堂、托儿所、理发室等一切生活福利设施,就连私人宿舍的房租水电费也要由公家补贴一部分。这样一来,师生员工就忽略了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忽略了节俭,助长了依赖思想,同时,也使学校中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行政机构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应该针对着这次整改中揭发出来的各种铺张浪费现象和群众提出的各种合理化建议,分别轻重缓急,逐步拟订一套克服浪费和贯彻勤俭办学方针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为了杜绝高等学校的浪费现象,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还要在师生员工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学校都以艰苦朴素作为自己的校风。过去有些大学生半工半读,勤工俭学,有些教师在设备极其简陋的情况下,自己想出了许多克服困难的办法进行了有成效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这些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应当加以研究,继承下来,办好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必须认识到,在高等学校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是为了节约国家资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一方面是为了用劳动人民勤劳俭朴的精神来培养国家新的建设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特色之一,就是他们不但要学会和掌握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还要了解和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教育行政部门、各校党委和行政方面都应当重视这一工作,向一切教育行政人员和学校师生员工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从思想上提高大家对勤俭办学方针的认识;同时也要采取一些组织措施,杜绝今后的铺张浪费。这是贯彻勤俭办学方针必须抓住的两个不可分离的重要环节。
高等学校过去虽然开展过反浪费运动,但经验还不是很多的;青年学生有很高的社会主义热情,但容易抓住一面,忽略一面。因此,在反对铺张浪费现象的时候,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注意加强领导。要肯定为了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过去几年来,为了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适当地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也是完全必要的。问题在于若干地方作得过分了,造成了浪费现象。这种现象是必须克服的;但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分清是非,对过去的各种制度和措施,进行细致的分析,应当肯定的加以肯定,应当改进的加以改进,应当取消的就取消。要防止已经在某些学校发生的过火现象,例如过多的降低伙食费用,教师大量地退宿舍用房,等等。这种不加分析的作法,对于办好我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教育事业,也会产生不利的结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