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依靠群众勤俭办医院——记山西安邑人民医院的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17
第7版()
专栏:

依靠群众勤俭办医院
——记山西安邑人民医院的成长
山卫
山西省安邑人民医院自从1947年建院以来,一贯保持和发扬了革命根据地医院“勤俭办事,刻苦钻研”的优良传统,积极地提高现有卫生技术人员和为人民的医疗事业培养新生力量,并且以自己的经验和榜样,指导和带动了全区十七个县的医疗卫生机构,初步形成了一个新型的乡村卫生业务技术指导网。在短短的几年中,它就带动原来是医药技术十分落后的地区成为先进的地区了。
 几年前,晋南运城地区的医疗保健技术是相当落后的,全区没有一个能够做腹部手术的公立卫生机构。安邑人民医院也只有病床三十张,医务人员十余人。医生的技术很低,内科医生不会用血压计,外科医生治不了痔疮。但是现在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安邑医院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乡村中心医院。全院有病床二百张,医务技术人员一百五十余人,并且设有X光机和各种医疗、化验等现代医学科学设备,可以单独解决疑难病症和处理重大手术。据不完全统计,仅1955年以来,该院就作了各种手术三千二百四十七次,其中腹部手术九百六十九次。过去许多不能治的病现在都能治了,过去许多久治不愈的病,现在也能迅速治好了。在安邑人民医院的技术指导下,全区十七个县的卫生院、医院以及附近工矿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目前,各县卫生院,医院都建立了化验室、手术室,一部分县还建立了新疗法室,都能就地解决一般性疑难病症和做比较复杂的外科手术及腹部手术。为了便利各地开展工作,该院还创造了简易的减压、输氧、验血等器具和用品,这样不仅使成千上万的患者可以就近治疗,而且也大量减少了群众的医药费负担,基本上作到了少跑路,少花钱,早治病,早痊愈,保护了农民健康和支援了农业生产。
安邑人民医院在指导和提高农村医疗保健事业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经费大部分是自力更生解决的。例如:1947年至1951年该院总收入十万五千余元,国家补助了四万八千余元。但1952年至1957年该院总收入就达一百三十八万余元,国家只补助三十六万余元,比前一个阶段需要国家帮助费用减少了19.7%。
卫生干部问题,也基本上是靠自己解决的。在1947年至1957年的十年间,上级仅给该院分配了卫生技术干部十二人,而该院几年来通过各种方式就培养和提高了各种卫生技术干部一千七百余人,这些人员中包括医师以上的高级医务人员二十四人,目前分布全区各县、区、乡、镇,成为消灭危害严重疾病的主要技术力量。
安邑人民医院的全体工作人员在党的领导下,是如何克服困难,自力更生,变落后为先进的呢?
安邑人民医院的前身运城医院,是1947年在夏县成立的。当时处于战争环境,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病床只是门板、土炕,病人只能就地而卧,无医药,无器械,全院只有刀包一个和听诊器几具,业务收入不足维持生活。但是他们并没有为困难屈服,一边搞运盐、售药等副业生产,一边积极地为群众救治疾病。
依靠群众,勤俭办院   当时,全院满目荒凉,一片瓦砾。为了修建病房,通畅道路,全体工作人员花费了二千四百七十个劳动日,打墙六十丈,铺平马路四条。把瓦碴堆变为病房场院,把脏土坑变为篮球场。并且修造假山,绿化环境,植树五千余株。为了弥补建筑材料的不足,还从废城墙挖砖十一万余块,节约了一千六百五十余元,此外还修补桌椅用具一百二十七件,破旧的汽灯、扩音器也都经整修利用起来,把一个破烂不堪的旧院址改造成为一个很舒适的疗养场所。
有了医院还缺少医生,党支部对这一问题又专门作了研究,按照“边吸收,边培养,边改造”的方针,去组织在乡医生。院长程震山同志亲自出马,遍访名医,几年中共吸收了十九位医生。同时,采取自费学习的办法,训练了护理人员一百多名。医院的病床也逐渐增加,由1947年的三十张,到1951年增加到六十张。
有了医生没有器械,有了器械没电力,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是依靠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去解决的。例如:作手术需要个灯,但无影灯买起来太贵,就用两个洗脸盆合在一起,做了个手术聚光灯。在这个灯的照耀下,几年来就有三千多病人,安全的进行了各种手术。此外,还创造了简易的胃肠减压器和输氧器,以及制造氧气的办法,不仅保证了医疗质量,而且节约了资金。几年来,仅外科医生卫毕卿就创造和整修了二十多种理疗器械。为了解决用电和照明的问题,医生和工人合作,将积压多年的废发电机、内燃机,加以改装修整,基本上保证了全院的用电,仅此一项就可节约四万余元。
“勤俭治家,劳动建院”的精神贯彻在医院工作的一切方面。例如:在总务方面,合理使用房屋,把厕所变为宿舍,把宿舍变为病房,就增收了病员五十余人,可以节约基本建设费用五万七千余元。把门楼改成教室,两边住人,中间上课,解决了四十人的住宿教学问题。在物资供应方面,仅1955、1956两年就节约煤炭二十一万六千余斤。同时节用布匹,改进被服使用办法,延长被服“寿命”,几年来,共节约了白布四十二匹。
安邑人民医院的医生都是从乡下来,虽然勤俭朴素但也有很多糊涂思想,如由于过去长期分散开业,比较自由散漫、自私保守等。针对这些特点,几年来该院根据既团结又改造的方针,对他们在生活上多方面照顾,使他们感到温暖,对人民事业发生了感情,愉快的接受教育改造。同时,通过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使他们逐步明确社会主义的美好远景,个人同国家的关系,消除了“国家有前途,个人没前途”等糊涂思想。
该院全体党员把团结改造技术人员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主动的关怀他们的思想情况,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他们前进。党支部经常研究医生们的思想变化情况,利用总结、周会报告、评比等方式,表扬批评典型人物,树立模范旗帜,明确努力方向。并且普遍、深入地开展了先进工作者运动,每年评模一次,共评选先进工作者五十七人,模范二十五人,提拔八十余人,其中高级医务人员二十四人,中级医务人员五十七人。由于以上一系列的工作,医务人员的政治思想情况已经起了根本变化,原来高级医务人员进步的占27%,中间的占65%。现在医务人员中进步的占65%,中间的占30%。在建院初期,全院仅有党员二人,现已发展到党员三十二人,团员六十五人,占医务人员总数的64.2%。
克服困难,培养技术干部
为了克服医疗技术的困难,安邑人民医院采取了先进带动落后的技术合作办法,普遍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首先,在全院各科室采取“包干负责、逐级带动”的办法培养技术干部。以老医生带新医生,以医师带医士,以护士长带护士,以护士带护理员,以先进科室带落后科室等,取得了显著效果。如外科李金鑫主任一人带了五个徒弟,使1949年参加工作的高小学生王仁宽,也掌握了外科基本知识和能处理一般手术。同时,通过医疗和教学结合也进一步提高了高级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了疾病的鉴别诊断,过去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只依靠一般概念,缺乏病因分析分类研究,因而有时误诊。现在确定了内科二十四种诊疗护理常规,过去伤寒病一个月不能确诊,现在一个星期即可确诊。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安邑人民医院十分重视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推行了新疗法,从根本上扭转了有些医生墨守成规,头痛医头,足痛医足的“老一套”办法,进一步鼓励了科学研究风气。
几年来,安邑人民医院还派出医生二十六人到省市各大医院进修,以培养专业技术骨干。如韩文斌到山大学习,开展了眼科手术四十种,仅割治白内障一百例,疗效达到99%。李询到省立医院学习,开展了肾脏脾脏截除,胃肠吻合及其他手术三十余种。另外还选派中级医务人员三十七人到各卫生学校学习。
面向农村,为生产服务
为了进一步解决乡村医疗保健问题,该院在晋南专署的具体帮助下,从1954年以来,大力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初步建立了一个省、专、县三级连环指导为中心的技术指导网。这个技术指导网的活动方式有集中进修、专业训练、技术下放、临床实习、上门指导、技术鉴定、连环培养、带动落后等八种。通过这些活动把全区十七个县的卫生业务技术统一为一个整体,保持经常密切的技术业务联系,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个技术指导网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一千七百多名优秀的技术人员,而且把各县的医疗保健工作的技术质量大大地提高了一步。
安邑人民医院一贯的关心群众疾苦,密切联系群众。如为了配合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和防止各种传染病流行,安邑人民医院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医疗力量深入农村,具体帮助基础薄弱的山区、老区县卫生院,解决疑难病症和提高技术。凡医疗队到过的卫生院,都得到有力的帮助。例如,医疗队到垣曲的时候,该院只有六张病床,没有手术室,医疗队就帮助他们建立了手术室,使业务有了很大的开展。群众反映说:安邑人民医院既是救死扶伤的医院,又是培养干部的好学校。
安邑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不仅积极为群众解除疾苦,而且关心生产、参加生产。每年割麦季节,医护人员就帮助群众割麦。在修堤防洪的劳动中,他们也不落后。1957年为了抗旱度荒,全院人员一齐动手采野菜一万七千余斤,平均每人八十斤左右。这种密切联系群众,和群众同甘共苦,为生产服务,为乡村医院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榜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