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襄阳专区水利大跃进带来了生产大跃进 今年要达到五年后粮棉增产指标 粮食从四十亿斤跃增到七十亿斤,棉花跃增50%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18
第1版()
专栏:

襄阳专区水利大跃进带来了生产大跃进
今年要达到五年后粮棉增产指标
粮食从四十亿斤跃增到七十亿斤,棉花跃增50%
据新华社武汉17日电 湖北省襄阳专区自去年秋天以来,开展了群众性的大规模的兴修水利运动,在解决增产的关键问题上有了大跃进。中共襄阳地委根据这一新的情况,最近规划确定,把原来计划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达到的粮、棉增产指标,提前在1958年完成。这就是全区粮食总产量将由1957年的四十亿斤增加到七十亿斤,棉花比1957年增产50%。
这个专区自从去年秋天提出了“自筹、自修、自用、自管”的勤俭办水利的方针后,群众兴修水利的高潮迅速形成,并且充分体现了“多、快、好、省”的方针。根据各地规划,去冬今春全区兴修的大小水利工程共达十二万多处,渠道两万多条,这些渠道的总长度达四万公里。近三个月来,每天参加修水利的人数达一百七十多万。由于广大群众和干部艰苦奋斗,目前已获得了巨大成绩。据1月上旬统计,全区已完成大小渠道一万多条,水库、塘堰、水井二万六千多处。这些已完成的水利工程就可改旱地为水田三百万亩;改水浇地一百五十万亩,并且能增加二百万亩田的保收面积。这些工程比去年大七倍,但国家投资只有五百七十四万元,比去年还少一百七十万元。以勤俭办水利著称的均县,修了一个长达四百里,可灌田四十万亩的官山河大工程,仅仅由国家投资五万元就完成了。南漳县新修的九集大渠,全长二百多里,可灌田三十万亩。这条渠工程大而且艰巨,要通过四十三座山,钻五个山洞,穿三十二条沟,而且有二十三里完全要开石成渠,但只用国家投资四万元左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