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新建工厂跃进的榜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19
第3版()
专栏:

新建工厂跃进的榜样
鞍钢无缝钢管厂生产和试制成功的新产品,比原设计的品种增加三倍左右;1958年这个厂的计划产量超过设计能力三分之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他们还要把产量提高到使一个无缝钢管厂相当于两个无缝钢管厂。
本报讯 记者陈迹、金雨困报道:从1953年10月27日下午两点半钟,第一根无缝钢管像条火龙似的从穿孔机里飞跑出
来,到现在已经相隔五个年头。在这五年
当中,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像许多新建工厂一样,曾经遭遇到品种不能适
应需要,设备潜力不能充分发挥的困难。但是,这个厂的职工也像全国不少新建工厂的职工一样,不断克服了面前的困难,使生产有了飞跃的发展。早在前年,这个厂的产量就超过了原设计的生产水平;去年的产量已经比设计水平高出三分之一;今年计划产量将比设计产量高出三分之二。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它的年产量将比设计年产量增加一倍;也就是说,一个无缝钢管厂变成了两个无缝钢管厂。这是一个很大的跃进。
“吃不饱”的困境
起初,人们曾经以为:像我们这样大的国家,到处都在建设,生产出大量无缝钢管,是不会发愁没有地方用的。事实却不尽然。无缝钢管厂投入生产以后,竟出乎意料地陷入了“吃不饱”的困境。开工后第二年——1954年,按照生产能力,满可以生产四万吨无缝钢管;但是订货却只有一万九千多吨,结果不得不把产量计划压低到二万三千吨。1955年因为订货不多,也把计划压低了。由于生产任务不足,每天只能两班生产,经常有三、四百人没有活干,有些设备也闲置起来。职工们意见很多。更严重的是,产量即使压得这样低,也仍然有许多钢管销不出去,需要设法出口。
发生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设计时把产品品种规定错了。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将大量需要这些品种。但是,由于当时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才开始,巨大的建设工程不多,大型的设备制造较少,原设计规定的较大的无缝钢管暂时就用不上。当时迫切需要的倒是原设计不准备生产的较小的多品种的无缝钢管。例如,机车检修用的小管子,全国一年至少需要五千吨;地质勘探用的钻杆,一年也要四千多吨。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不协调的局面:一方面工厂“吃不饱”,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全国所需要的大部分无缝钢管却要依靠国外进口。
在这种国家需要的品种和工厂生产的品种互相矛盾的状况下,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方针来进行生产呢?是积极增加新品种来适应国家的需要呢?还是呆板地按照原设计所规定的品种来进行生产呢?按照原来的设计,无缝钢管厂的产品品种比较单纯,仅有40—140公厘外径的二十多种钢管。这种生产方法,在有较多的无缝钢管厂、能够在品种上进行合理分工的条件下,对于大量流水生产和稳定产品质量是有利的。但是目前我国还只有一个无缝钢管厂,国家迫切需要的品种应该尽可能由它来供应;同时,我国还没有冷拔的钢管厂,一些本来应该由冷拔生产的小钢管也需要由无缝钢管厂来生产。无论是为了满足国家的需要,还是为了保证工厂正常生产,单纯按照原设计品种进行生产的路子都是走不通的。
增加新品种
无缝钢管厂采取了积极的方针,努力来扩大和增加新的钢管品种。这几年,他们从原设计二十多种品种增加到四十多种,同时试制成了三十多种原设计没有的合金钢管。此外,他们还生产了一些比原设计规格更大的钢管,如石油工业部门在沙漠地带送水用的几十个压力的大钢管和建筑工程部门代替角铁用的柱子等。新增加品种的产量占全厂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无缝钢管厂刚刚建设起来,马上就搞这么多新品种的生产,当然不是一种很容易的事情。新品种的规格繁杂,产品比较零星,安排生产很不方便。许多新品种还要由热轧代替冷轧,在技术掌握上也很困难。无缝钢管厂的职工们抱着不怕麻烦的态度,积极钻研新技术,争取多试制一些新品种。即使是数量少到四、五根的合金钢管,他们也积极去生产。吉林化工区安装一种最新式的设备——管式炉,需要一种合金钢管。这种钢管苏联还在试制,不能供应;后来经过苏联专家研究,让无缝钢管厂试轧,轧了多次,终于轧制成功,帮助吉林化工区及时安装好了管式炉。增加新品种的生产,不但满足了国家多方面的迫切需要,锻炼了全厂职工,使他们很快提高了技术水平,而且为今后迅速提高生产能力、生产技术更复杂的品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扩大产品销路
这个厂在增加新品种的同时,还积极到各地招揽货源,扩大产品销路。各地有关单位了解了这座新工厂的品种、质量等情况以后,向他们订货的便多起来了。他们为了避免发生国内能够争取生产的无缝钢管向国外订货的情况,厂长和苏联专家曾经到北京了解向国外订货的情况,发现了几千吨不应该向国外订货的货单,便主动建议有关部门交给他们生产供应。这种做法,既有利于工厂发挥生产能力,又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
到1956年,新建的大型工厂陆续开工生产,规模巨大的建设工程相继动工,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时候,这个厂的矛盾已经不再是“吃不饱”的问题,而是怎样迅速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的问题了。这种矛盾到1957年显得更为突出。1957年这个厂的计划产量虽然比1955年增加一倍以上,但是国家还缺少五万多吨无缝钢管。在这个时候,仅仅增加新品种已经不够了,还必须进一步发掘工厂的设备潜力,使生产能力有一个大的跃进。
组织大跃进
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一个新建的工厂,技术复杂,产品繁多,能不能使生产迅速跃进?无缝钢管厂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个工厂的产量如以1955年为一百,1956年增加为一百九十一,1957年增加为二百三十五,1958年将增加为二百九十四,超出原设计水平三分之二。这个事实说明:一个在苏联帮助下建成的新工厂,由于它是用最新的技术装备起来的,它的设备潜力是巨大的,因此只要在苏联专家和苏联先进经验的指导下,在基本上全面掌握了新技术以后,就可以根据职工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来飞跃地突破原设计的生产水平。不认真学习苏联先进技术,不努力维护好新的设备,就轻举妄动地改变生产方法,当然是错误的;但是,在群众已经掌握了新工厂的生产技术,并且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新的经验以后,如果仍然满足于原设计的生产水平,那也是不对的。
无缝钢管厂在这个问题上,既强调采取谨慎的科学的态度,切实掌握好生产技术;同时又积极大胆地根据群众的实践经验,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来突破原设计的生产水平。他们改善工艺方法,提高设备利用率,使全厂总产量提高10%左右。缩短辅助时间,使全厂总产量提高5%左右。减少生产间断时间,使全厂作业率从前年的78%提高到85%,今年还要提高到88%。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