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河南长葛县第三初级中学 生产劳动成为必修课程 在校是勤工俭学的学生,回家是道道地地的农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20
第1版()
专栏:

勤工俭学 边读边耕
长葛和仁怀两所中学的办学方法值得提倡
河南长葛县第三初级中学
生产劳动成为必修课程
在校是勤工俭学的学生,回家是道道地地的农民
本报讯 河南省长葛县出现了一所勤俭、朴素、热爱劳动、生气勃勃、政治空气高涨、快乐的社会主义学校。这就是三年来坚持勤工俭学,一面读书,一面劳动的长葛县第三初级中学。在这所学校里,除了一般初级中学的课程以外,生产劳动也是必修课;参加生产已经成为学生经常性的活动。
这个学校开垦了可耕地三十八亩一分,分作六个试验区:有培植各种作物的教学实验区;有分给各班生产队,主要种植高额丰产作物(如玉米、小麦、甘薯、花生)的大田作物区;有种植烟叶、棉花、甘蔗的技术作物区;还有蔬菜区,果树区和苗圃区。校内还有简单的动物饲养园,养有鸡、兔、鱼、猪、蜜蜂等。全校十八个班组成十八个生产队,各队都有自己的耕作区。每星期全校有一次集体劳动,每天两节课外活动,一节作体育活动,一节轮流参加生产,学习农业技术。每年按季节耕种,提出任务,大家讨论;并及时总结生产经验,表扬生产模范。
在这所学校里,不仅有钢笔、粉笔、圆规和三角板;而且有各种大小生产工具一百四十五件。为了积肥,各班都有二、三个粪坑,三、五个尿罐。全校打猪圈四个,养猪十三头,冬季已积肥四百车,尿肥二万七千斤,扫树叶二万斤。群众说,这个洋学堂,跟别的不一样,杈、耙、扫帚、牛笼嘴,啥都有!这是一所劳动化了的学校。
学校在坚持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同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展开了斗争。例如有些学生把上学看作是摆脱体力劳动的手段,从农村来,而不愿回农村去。有些好心肠的教师,害怕这样会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影响学生的学习。但是,三年实践的结果,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生产技能,而且学习成绩也是优良的。如1957年毕业生二百九十五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七十五人,升学率占到25%;而同一时期,许昌专区各校平均升学率仅为15%。再看没有升学、回家生产的二百二十名学生,他们不仅安于平凡的劳动,而且仅半年时间,就有五十三名被评为生产模范。据一百零六个毕业生的统计,当记工员的十二人,会计四十三人,团支书十九人,管理区主任(即社长)二人,生产队长二人。他们不仅有了爱劳动的品质,而且由于学会了生产技能,到农业生产岗位上,也不用再当“练习生”了。按河南土话的说法:他们出校门,就是“地地道道”的新式农民了。
培养了社会主义劳动者,这是长葛三中最主要的丰收。同时,他们经济上也得到了丰收。1957年,平均亩产粮食五百六十斤,超过农业发展纲要的要求。共收粮一万八千多斤,甘薯一万七千多斤,花生三千八百多斤,蔬菜二万七千多斤,还有鸡蛋、水果等收益。这些收益的分配是:扩大再生产,购置农具,盖图书馆、阅览室,订报和杂志,洗澡,看电影,改善伙食和救济临时有特殊困难的学生。
学生们有了爱劳动的品质和劳动的技能,更加推动了劳动建校和勤工俭学的各种活动。几年来在建校过程中,学生们没有一次不投入自己的劳动。例如去年盖的几间草房,除了铁钉和部分材料是购买的以外,坯是自己打的,屋顶用的是自己种的麦秸,椽子用的是自己种的向日葵杆代替的。学校修围墙,修道路,学生们都参加了劳动。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增产节约、自己动手。因此,学校的设备虽然简陋,他们并没有怨言,而是不断地用顽强的劳动去改善学习的条件。几年来,他们连续在校园内、公路旁、废地上植树达二万八千七百一十四株,并造了二十亩大的两个树林。此外,学生们已经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来解决自己的一些困难,据1957年暑假期间六百零六个学生的统计,他们八十天的劳动共挣工分三十二万五千多个,合人民币一万六千多元。因此,全校享受助学金的学生,也由五百四十九人、五千七百六十七元,降低到三百二十四人,二千七百三十七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