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武都山区的今天和明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20
第2版()
专栏:

武都山区的今天和明天
本报记者 柳梆
赴武都山区途中,经过岷县(武都专区的一个县),我们顺便参观了城郊的大龙农业社。这个社1957年收了五万斤当归,价值二十五万元,按全社人口平均,每人二十一元。同一年砍的柴,折成现款,平均每人十五元。生产的粮食,扣除公粮和种籽等以后,平均每人还不下六百斤。此外,还有羊、猪、牛、蜂和家禽等的收入。总之,这是一个很富裕的社。我心里想:也许这是这个县收入最多的典型社吧?
到了武都地委会,谈起大龙社的优厚收入,地委的同志告诉我们:“不算突出哩!岷县光当归一项的收入,按全县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就是二十五元。”
在武都,我们继续访问了几个农林牧生产合作社,看了一些书面材料,这才知道武都山区的林业、牧业和土特产资源的丰饶。这里有森林密茂的山区,丰美的草原,宜于农桑的河谷。有种类繁多的经济林和药材。能取油的有油桐、漆树、乌桕、黄连木;能造纸的有构树、桑树、竹子;能提取鞣酸的有檞树、黄栌、板栗子和落叶松。有树皮可以制作软木的栓皮栎,有可作染料的五棓子,有治高血压特效药的杜仲。既有高寒地区的作物青稞,又有亚热带的棕梠、无花果、枇杷、甘蔗和桔子。武都山区盛产的土特产不下一百二、三十种,其中可供出口的有二十多种。1956年全专区国营企业和供销合作社用以收购土特产所投放的资金即达二千二百零九万多元。平均每一农户可得一百一十五元。文县凡昌村光是卖桔子的收入,就达二千多元,接近于这个村生产的包谷(主粮)的总产值。康县去年出售的野生兽皮即达二万一千零五十九张。这个县的贾家坝农业社,六十六户就有纸槽三十个,每个年产土纸二千六百刀。这项收入相等于农业收入的50.65%。这是一块物产丰美、遍地是宝的好地方,多么值得人们为了开发它而献出自己的青春的山区呵!
可是,使人感到不公平的是:长久以来,武都山区竟以贫瘠多灾见称!解放以前,人们形容这里是“贼娃子过来不偷,叫花子过来不讨”的穷山沟;这里的居民形容自己的生活是“炕上没铺的,身上没盖的,锅里没下的,圈里没养的!”甚至解放以后,还有少数思想不健康的干部和群众散布悲观论调:“道路不宽又不光,山上盖的茅草房,飞机火车来不了,拖拉机开不到武都山上”!
人们这样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武都专区的耕地面积只占全区总面积的8.58%。每人平均三点二亩地,而且大部分是坡陡土薄,所谓“七分石头三分土”。境内地形异常复杂。海拔从六百公尺到三千公尺。一个村庄按气候来说,同时就有大暑、小暑和处暑的三种节气。这里涝旱鸟兽的灾害频仍。加上解放前有封建势力的统治,苛捐杂税和高租重利的盘剥,这就造成这里的农业生产长久以来停滞不前,土特产品的生产也奄奄一息,人民生活极端贫困。解放以来,山区的粮食产量逐步有所提高,人民生活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但是,由于山区耕地面积有限,生产仍然为自然灾害所左右着。1956年甘肃全省普遍获得空前大丰收,可是武都专区仍然有部分地区遭灾。武都县的阳坝区就有64%以上的农民先后需要救济。目前,武都山区有的地方一般中农家庭的生活水平大体上是每人每月生活费二元五角到三元(烧柴、吃菜、吸旱烟都不花钱)。这就使得有些山区的农民对于山区建设前途认识不足,有少数人相继搬下平川或流入城市。用什么办法使得全体农民走上真正富裕的道路呢?这是摆在这个地区党委面前的一项急待解决的艰巨任务。
中共武都地委鉴于目前农村已经实现合作化,国家建设需要大量工业原料和消费品;同时,武都境内各县已通汽车,宝成和天兰铁路也从门口经过,因此,提出在保证粮食充分自给的前提下,大量发展多种经济。首先是全面规划,画出一幅山区的幸福远景,鼓舞群众建设山区的信心,从而深入、具体、细致地领导群众逐步变贫困的山区为富裕的山区。
1956年冬和1957年春,中共甘肃省委的陇南山区规划工作组来到武都,地委也组织了几个工作组分别到沿川、半山、高山等地区进行物产的调查。他们和群众一道商量,制出全专区从1957年到1967年多种经济发展规划草案。规划指出:到1967年,全区多种经济的总产值折合粮食四十亿零二千多斤,以全区农业户口平均分配,每户一千二百六十元,每人二百六十一元,相当于1956年农副业总产值的三点七倍。到那个时候,山区的生活正像社员们自己所描绘的那样:“坡前花椒河边柳,牛羊成群遍山沟。吃的花卷和长面,大红被子花铺单。女人娃娃穿花袄,电灯底下学文化。五谷丰登庆丰收,武都山区成花园!”在发展多种经济这个方针的鼓舞和促进下,目前有的县已经成立发展多种经济办公室,专门研究和领导这一工作。许多乡和社都根据这个精神,一面制订规划,一面行动起来。文县贾昌高级农业社的十一年多种经济发展规划就订得积极而又可靠。贾昌社二百三十八户,一千零三十三人,耕种土地二千零五十一亩。每人平均不到二亩地,而且山地占65%。规划要求:在首先保证粮食增产的情况下,以发展柿子、花椒为主,其他方面为辅。由社经营的经济林木有柿子、花椒、黄甘桃、核桃、桑树、竹子和党参等;家畜家禽有养鱼、养鸭、养猪、养兔、养蜂等。以柿子为例,从现在到1962年,计划在河边、渠边、地边、路边等处栽培一万二千株。社里已经育苗四十万株。1958年完成移苗,1960年完成嫁接,1962年就能结果。1967年每株以五百个柿子计算,可制柿饼六百万个。一个打二分钱,一年就可收十二万元。其他的果树,“桃三杏四梨五年,当年花椒赚本钱”,收益就更快了。到规划实现的时候,经济林木和家禽家畜两项,每年可收入六十八万三千七百多元。连社员个人经营的,收入将要达到七十四万五千五百多元。加上农业收入,总收入当在八十万元以上。每人平均七百七十一元。比1957的平均收入四十三元提高十七倍。现在社内决定由副主任林生茂专门领导多种经济。每个生产队固定两名技术员,具体指导,执行规划。社员们劲头很大。他们说:这个规划保证能完成,因为:第一、我们已经育好各种树苗;第二、文丰渠通水了,树苗成活没问题;第三、我们有多年的经营习惯和经验,再加党支部和社委会的领导,真是“十拿九稳”!
最近,武都专区正在酝酿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精神发动群众讨论修订全区规划。
群众动起来了,这就要求各个领导部门的工作必须一步也不停留地跟上去。目前武都地区在土特产的生产和收购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若干贵重的产品,例如麝香、牛黄、金丝猴皮等,国营企业收不到手或者收得很少;若干土特产的质量规格不合要求,亟待改良品种。前来武都检查工作的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强自修同志已经指示有关部门:第一、要把土特产的收购工作摆到各级党委的工作日程中去,像对待粮食、棉花和油料的收购工作一样,切实地管起来;第二、国营企业的收购单位一定要指导生产,要有自己的苗圃和饲养场,要把改良品种的任务切实地担当起来;第三、有些奇珍野兽,例如金丝猴和水獭,要适当保护,使其繁殖,必要时试行人工饲养。
武都山区的明天,将是多种经济大发展的明天,也是山区人民衣食丰足、文化繁荣的明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