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两种母亲 两种爱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21
第4版()
专栏:大家都来关怀下放干部

两种母亲 两种爱护
张重
每一个母亲都有子女,每一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子女——这是人之常情。但是,爱与爱不同;有真正的爱,也有看来是爱其实非爱的爱。甚么是真爱,甚么不是真爱,这在干部下放过程中有明显的对比。
一种母亲,听说子女下放,就欢欢喜喜,积极鼓励。上海市交通运输局人事处干部孙霞仙的母亲,听说女儿要下放农村,去参加劳动,很是高兴,赶忙为她缝制棉被。上海市高教局干部胡玲的母亲范勤,听说女儿提出下放要求,就给高教局写信,信中诚恳地请求高教局局长批准她的女儿的要求。虽然范勤的三个儿女有两个已经不在身边,但她仍然希望不要因此对她有所照顾。
另一种母亲是,听说儿女要下放了,就很不高兴,吵吵闹闹。铁道部就有一个工作人员的母亲,曾经到铁道部哭哭啼啼,为儿子“说情”,但又不是有甚么真正困难。在其他地方,也还有少数母亲强调自己的儿女没有干过庄稼活,怕下放以后受不了,或是说儿女从小没出过远门,怕下放以后吃苦,等等。总之是不愿意儿女下放。
应当说,这两种母亲的行为都是从爱儿女出发的,但表现出来的却迥然不同。为甚么有这样大的区别呢?
前一种母亲,是真正爱儿女的。范勤在信里说:“………使小资产阶级出身的胡玲,在劳动锻炼中得到彻底的改造”。信中虽然还没有明确指出锻炼、改造的目的是甚么,但作母亲的心意已经看得很清楚,那就是希望女儿从艰苦斗争中成长起来,成为一个立场坚定的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人员。愿儿女成为一个真正对人民有用的人,这是一切具有广阔胸怀的母亲的共同特性。
后一种母亲,对儿女不是正当的爱,近乎溺爱。她们把儿女当成温室里的花朵,不能经风,不能着雨。她们希望儿女永远守在膝下,时时担心儿女的寒暖,处处为儿女着想,为儿女安排。表面看来,她们较之前一种母亲对儿女有更多的关怀,但在实际上,只是较多地关怀了儿女的生活琐事,至于儿女的前途,怎样才能使儿女成为对人民更有用的人,她们是不关心的。甚至说,她们较多地考虑了儿女的安逸,考虑儿女从社会上得到些甚么,而没有认真考虑自己的儿女要更多地给人民些甚么。她们以为处处爱护儿女,却恰恰在最重要关头上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
母亲,这是伟大庄严的称号。母亲爱子女,这也是人情之常。但是,怎样去爱,怎样做一个不愧于我们时代的好母亲,这却是每一个做母亲的都要深思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