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回忆白石老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24
第8版()
专栏:

回忆白石老师
娄师白
当代杰出的人民画家齐白石去世已经四个月了。当我浏览他老人的遗作展览时,引起了我无限的感触。因为作为一个学生,我曾和白石老人朝夕相处了将近二十五年。我深深地知道他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是经历了许多艰苦的劳动才换得到的。所以我想谈谈和他相处时的一些体会,以作为我对于老师的敬爱和悼念。
白石老人在艺术上的探求,是非常顽强和刻苦的,同时也非常虚心,他常以“不薄今人,好古人”为格言。但是他也主张“我行我道,下笔要我有我法”。这就是说既要虚心向古人学习,又必须要有创造性,这是他一生创作的指南针。例如在他题大涤子画像的诗中就有“焚香愿下师生拜”的句子,可见他对大涤子的推崇的程度。此外,他还努力地学习了徐青藤、朱雪个等的冷逸格调和洗练的笔墨,也吸取了吴昌硕的画法和风格。在他的一首诗里曾这样说:
青藤雪个远凡胎,
老缶衰年别有才。
我愿九原为走狗,
三家门下转轮来。并且在诗里自注:郑板桥有印文曰:“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这又充分说明了他对这三位画家的推崇,但是他并没有模仿他们,而是溶会了他们的优点,重新创造,另成一家。
老人的创作态度,也非常严肃认真。尤其是在画人物时,创作前一定先起草稿,稿纸大都是利用旧包皮纸,一张草稿要改正很多次,求得形象准确后才开始画(如这次展品中钟馗搔背图的稿子)。画也不只画一次,而是画了再画,笔墨也是随画随改,以求其尽美为止。所以他的作品有很多尽管章法形象雷同,但是在他的笔墨上,每张有每张的洗练和特色。从这里也体会到,老人是以笔墨表达形似,而不是以单纯玩弄笔墨的文人习气为能事。尤其从他画的虾蟹中的一变再变,更可以说明这点。
白石老人不仅自己创作如此,他在教导学生方面也如此。当我最初向他学画时,他就告诉我说:“你学画不要专门学我的皮毛,古人的东西也要学,那怕是无名画家的作品,只要是有一点好的地方,就应当记下来,或是勾下来,将来自然可成一家。”当时我心里在想,恐怕是老人不愿意教我学他罢!其实这正是老人在艺术上的宗旨,他一向反对以因袭别人为能事的行为。
有一次我看老人在画喜鹊,墙上挂着一幅属名古月可人的梅花喜鹊。他给我介绍说:“这个人是我乡里的一个已故去的无名画家,这幅梅花是俗不足取,但是这只喜鹊的笔墨神形,可同八大媲美,我现在还是要学学他。”这种学习态度给了我很大的教育。还有一次,我初学画工笔草虫,老人看了我画的一只螳螂,他问我:“你数过螳螂翅上的细筋有多少根?仔细看过螳螂臂上的大刺吗?”又说:“螳螂捕食时全靠两臂上的大小刺来钳住小虫,但是你把这大刺画的不是地方,它不但不能捕虫,相反还要刺伤自己的小臂。”可见老人对小虫观察的深入。所以他常说“不了解动物的生活,不去写生,是画不成的。”这是多么严肃的批评和教诲呵!当时老人可能感觉这样的批评会使我很难看,继而又对我说:“你来向我学画,我就要像一个理发师一样,一定要把你的头发,从上到下,一根根的给你梳通到底。”这几句话,真使我感到他对弟子的温暖和强烈的责任感。
当老人鼓励我们学习时,曾这样说过,“书画之事,是要长期的刻苦钻研,不要满足一时的成就,要一变再变,才能独创一格”。他说:“我早年写字学何绍基,后来又学金冬心,最后我学李北海,以写李北海云麾碑时下的工夫最大,每天手不离笔,一直练到把我在纸上临的字,与碑帖上拓的字套起来看大部分都能吻合无差为止,可谓练到家了,但是现在我写的字还要变。”那时他又在看郑谷口的字,并且曾经教他的儿子把借来的一张郑谷口的墨迹,替他双勾下来。老人这种学习的精神,同样也表现在刻图章方面。记得他当年学刻印的时候,是经过一番艰苦斗争的。他在三十四岁左右曾找丁拔贡(拔贡是清朝时的功名名称)请他代为刻一方印,但是这个拔贡,却看不起这位木匠出身的画匠,推说石章磨的不平,不给刻。老人一再仔细地磨,他总是以不平要再磨为推辞。老人说:“我作木匠时,首先要学会磨斧凿之刃,钢铁都能磨平何况石头。因此开始自己学刻印。那时没有钱买印泥和石章,于是自己用蓖麻油调了石黄和章丹(石黄、章丹都是便宜的颜色),来代替印泥,利用家乡南泉?的楚石作石章,刻后复磨,磨后又刻,屋里的砖地满成了石浆。在刻印技术上,他不认为是文人余事,而真正领悟了汉印优点,因此不为“摹、作、削”三字所害,而是更大胆的创作,独成一家。他对我说:“我学刻印犹如快剑断蛟,昆刀截玉,刻石如蚕食桑叶,其声滋滋,为最快事也。”
解放后,他在创作方面更加勤奋。为了表达他对和平的热爱,而开始画和平鸽。为此,他曾特意的花了一天时间,到他学生的家里去熟悉鸽子的生活,并从各个角度去观察鸽子的姿态特征,他还对大家说:“要记清鸽子的尾毛有十二根。”老人的心情确实显得更年青了,创作的意境更提高了,如这次展品中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荷花倒影”等,尤其是那幅“农具”不只是笔墨遒劲,而且更表现出老人对农家生活的熟悉和热爱,画中充满了劳动人民的感情。从画幅的大小和内容来看,老人的作品更喜爱画大张幅的画,内容更加丰富而热闹,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这次展品中的百花与和平鸽就是明显的例子。可惜白石老人已经与世长辞了,但是他的大胆创造精神和作品将永世长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