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脸当然还要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25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脸当然还要洗
太原王封五五农业社 罗洪皋
某负责同志上山探望下放干部,有位同志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里水、炭都极方便,有些农民却没有天天洗脸的习惯,而我们呢,每天早上洗一次,下午从地里回来还要洗一次。这样下去,会不会影响我们同农民的关系?”
这使我想起大学里一个朋友讲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个同学,近来嘴里又不大干净了,开口“他妈的”,闭口“×你妈”。同学批评他,他的理由是:“农民喜欢说粗话,和他们有了共同的语言,下乡以后就容易打成一片了。”
我们提倡每一个上山下乡的同志,都必须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和农民交朋友,拜农民为老师,绝不能置身于农民之外,更不能站在农民之上。只要我们和农民群众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命运,并虚心地向他们学习,自会和农民群众有了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感情。可是,这共同的语言是最高尚、最富有思想性、战斗性的语言,绝不是“他妈的”之类。对于洗脸,我认为应该持这样态度:在不能洗脸的情况下,不洗脸也感到愉快;而在能够洗脸的情况,脸还是应该洗的。
上山下乡,参加生产劳动和群众斗争,是为了培养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新队伍,建立一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经得起风险的干部队伍。当我们在农村里的时候,我们应该利用自己的长处,担负起在农业技术、文化卫生等方面改造农村的责任来。农民说,干部上山下乡,给农村带来了文化,带来了社会主义。这真是移风易俗的伟大创举!下乡之后,如果你不是影响和带动“有些”农民也养成天天洗脸的好习惯,而是自己也不洗脸了;本来农民也不是粗话不离口,而你却不文明无礼貌了……农民会失望的。那还算什么革命的创举!
随着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逐步实现,农村面貌很快又会焕然一新,农民的生活将更加富裕和更加文明。有志于支援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人们会把自己的知识和力量贡献出来的。——我相信,这样的人绝不会是为了和农民打成一片就连脸也不敢洗了的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