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同俗”和“易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25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同俗”和“易俗”
河北泊头砖厂 白东桥
上山下乡的知识分子大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比如说,你的房东大娘或大嫂也许很脏,见孩子流了鼻涕而用袖子去擦,孩子尿了炕用手去抹,你见到这种情形有何感觉?我见到过这样两种人:有人说:“一见就浑身起栗,非常不舒服,不能不扭脸掩鼻而过”。另外一种人却说:“要改造自己的感情成为农民的感情,就得看得惯他们的一切习俗”。
前者固然是旧知识分子的那股酸味,要不得的;后者呢,虽然改造自己的决心是可贵的,但这种以“同俗”为目的、为满足的观点,也是要不得的。
知识分子下乡上山固然有着改造自己思想的重大意义,但与此同时还有着移风易俗的意义。这一点也绝对不能忽视。农民还没都养成卫生习惯,这是事实,我们应该知道这是几千年旧社会给遗留下来的,我们不应“习惯”它,应该逐步地去改变它。
我遇到过一位小学教师,为了使一位经常不擦鼻涕的小学生讲卫生,她用自己的手帕给这个学生擦,只擦了两次,这个学生就永远爱清洁了。下乡的同志可以从这位教师的行动中得到启示,以身作则注意起环境卫生,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方法教育、引导群众讲求卫生,这样做既能改变群众不卫生的习惯,也会受到他们欢迎,这样成功的例子很多,你不妨试一试。
让我们都负起移风易俗的责任来,改变旧习俗,树立新风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