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把外地的经验变成本地的财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26
第2版()
专栏:

把外地的经验变成本地的财富
田喜盈
在农业生产方面,强调总结和推广本地的经验,是正确的;因为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基本相同,学起来容易做到因地制宜,收效较快。今后,对本地区的经验仍然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但是,如果单纯地强调本地经验,自觉或不自觉地排斥外地的先进经验,那就不对了。
有些人过分强调各个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同,因而拒绝或不肯积极地学习外地的经验;有人认为学习外地经验就是“生搬硬套”,学了要犯“错误”;还有人对外地经验无动于中,认为是其他地区创造的,因此学起来缺乏劲头。应该说,这些情绪都是不对的,其结果是使自己故步自封,像躲在蜗牛壳里一样。
无论是本地的或外地的先进经验,都是劳动人民从实践中得来的全民的财富。一些技术方面的具体而微的经验,固然不一定到处都能应用。但是,从很多经验中是可以引伸出来一般的原则的。特别是领导方法的经验,那是到处都可以学习的。例如,湖北红安县各级干部培育试验田,正是领导生产的很好的方法,它可以使领导生产的人由外行变成内行,可以避免和减少领导生产中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强迫命令作风。像这种工作方法,既不涉及自然条件的问题,也不会犯什么生搬硬套的错误,因此各地都可以学习。至于外地在生产技术上所创造的先进经验,在条件基本相同的地区,只要稍加变通,一般也是大有用处的。条件不同的地区,也会有启发自己的作用。河南济源县治理漭河的具体办法,不一定适合其他地区,但是这个县所创造的“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等基本经验,却是各个地区都可以普遍学习的,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区。
群众不断地创造出先进的经验,因此学习是无止境的事。只要是好的经验,就应该虚心学习(连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技术上的经验我们都应该学习,何况我们国内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呢)。重要的是融会贯通,把外地经验正确地运用到自己的县、区、乡、社的实际工作中去。
先进和落后的界限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落后的地区固然要向先进地区学习,先进地区实际上也有很多东西需要向其他地区学习。红安县去年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绩,县委的同志们并没有因此骄傲;相反,他们很重视学习其他地区的经验。最近,他们就组织了许多人到湖南平江县学习山区发展多种经营的经验;派人到省内的均县去学习征服自然界的气魄和干劲;还派人到积肥先进地区学习积肥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个先进经验的大交流,必然会大大地促进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最近,有些地区纷纷组织代表团到各种先进地区去学习经验,先进地区也派人到各地传授经验,地方报刊也注意了介绍全国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如河北省农业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就邀请了很多省的先进单位到会上介绍经验;浙江等省派人到河南学习了治理漭河、沙颍河的经验;河南等省到天津专区学习了改造窪地的经验;广东佛山地委还汇集、印发了全国各地兴修水利的先进经验,组织县区乡干部学习。这些作法,可以普遍推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