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大力增产油脂 适当满足需要——在全国第四次油脂专业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26
第3版()
专栏:

大力增产油脂 适当满足需要
——在全国第四次油脂专业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国务院第四办公室主任 贾拓夫
成就和问题
几年来,油脂工业经过推广以李川江榨油法为主的先进经验,各地油厂、油坊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都有显著的提高。拿平均出油率来说,全国大豆由1952年的10%以下提高到13%以上;棉子由10%左右提高到16%以上。干饼残油率,大豆由10%以上降低到4%—5%,棉子干饼残油率的降低程度也和大豆差不多。在棉子油的精炼率方面,也已由85%左右提高到95%左右。这说明在提高出油率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并不是说,这方面的潜力已经挖完了,恰恰相反,还有很大潜力需要挖掘。
近一、二年来,在面向农村、支援农业生产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全国农村作饲料用的大豆约有一百六十万吨,1957年由油厂组织加工的约有十万吨;连集中在城市的饲料大豆(十九万吨左右),约共加工了二十万吨。不少地方,还开展了代农民加工自留油料和混合饲料的业务。去年一年中,各地油厂在生产混合饲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例如,江苏省已有七十八个油厂利用工厂副产品(如棉壳、花生壳、粗磷脂等)及农副产品(如山芋藤、豆荚、玉米棒等)生产混合饲料,仅1957年1—9月份即生产了二万五千吨,相当于十七万头肥猪一个月的饲料。这对于解决饲料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起了一定作用。
自1953年起,特别是在1957年,各地利用了集中在城市生产一时难以调往销地的米糠榨油。例如,江西省八十多个县(市)中,已有六十多个县(市)开展了米糠榨油。全国集中在城市的米糠约有一百三十万吨,1957年大约榨了十万吨。米糠榨油对饲料是有一定影响的。目前应在不影响饲料供应的原则下,逐步推广。如同饲料发生矛盾时,应通过具体算帐,权衡哪一方面更有利于国家,合理解决。影响饲料数量的部分,油厂应该积极生产混合饲料来加以补充。要做到既增产油脂,又增加了饲料,而不是减少饲料。
在开辟野生油料资源方面,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有二百六十多种,经过分析有一百五十种值得用来榨油。其中含油率在50%以上的有十九种,30%—50%的有五十一种,10%—30%的有八十种。如苍耳子、盐蒿子、花椒子、木瓜子等含油较高、数量较大的品种,都已普遍用来榨油,1956、1957年共产油近一万吨。但是,这方面的潜力还很大,需要用更多的力量挖掘。目前工业用油(1958年约需八万吨)大部分还是食用植物油,今后应争取用更多的野生植物油来代替。希望1958年预计至少能收购二十五万吨野生油料,榨油三万吨。
上述各项主要成绩的获得,与各地党政部门的正确领导,油脂工业广大职工的努力,粮食、供销合作部门的相互配合协作是分不开的。
但是,油脂工业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产潜力的发挥。首先是对客观可能估计不足,采取具体措施不够,因而在提高油料生产、开辟新油源、提高出油率、利用各种可能榨油的饲料榨油等方面的潜力,还发挥不够。其次,工商部门在加工关系上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没有妥善解决,互相协作不够;油厂的地区分布仍不尽合理,使油料供应和饼肥供应之间发生矛盾,影响生产。对土榨油坊的管理工作做得很不够,工业部门注意机榨较多,注意土榨少,对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认识上还有偏差。这些问题,今后都必须努力加以改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食油供应量还比较低。同时,从出口的角度来说,每吨油脂可以换回钢材五点五吨,或化肥七吨,国际市场对食用油脂是十分需要的。为了能够逐步满足人民对食用植物油的需要,并且争取多出口一些油脂,更多地换回一些钢材和化肥,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努力增产各种植物油料。
党中央提出了“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和公布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以后,广大农民得到莫大鼓舞,农业生产已出现了大跃进的局面。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山区的全面开发,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各种农产品的产量逐年将有很快的增长。各种油料资源(包括木本油料在内)也将会有较多的增加。这种客观形势,对油脂工业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我们油脂工业工作者,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因素,随着农业大发展相应地发展油脂工业。这就是说,油脂工业必须与农业的发展互相密切结合,结合得好就能促进油脂工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我们必须看到,油脂工业的原料——油料,是来自农村,副产品——油饼又是农业方面迫切需要的肥料和饲料,因此,如何把油料、饲料、肥料三料结合起来,油脂工业如何更好地来支援农业生产的肥料和牲畜饲料的需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过去有些同志只管油脂生产而不管农民需要的肥料和饲料,是片面的错误的。必须把这三个环节紧紧地掌握起来,才能有利于农业和油脂工业的发展。
关于今后的工作,我想谈以下几个问题:
继续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食品工业部提出1958年增产十万吨油脂的要求,请到会的同志很好研究。通过整风运动后,企业职工的社会主义觉悟空前提高。各个企业应该善于把职工的政治积极性引导到生产中去,形成生产高潮。应该看到,目前油脂工业的增产潜力还是很大的,先进与落后之间相差悬殊。如有些先进厂,大豆、花生仁的干饼残油率已降低到4%以下,但有些厂还在6%左右,高的甚至达8%;菜籽的干饼残油率,先进厂在5%左右,但有的厂高达8%以上。只要我们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认真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使落后的赶上先进,先进的更加先进,就可以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除了在工业生产上努力设法增产外,再加上普遍重视开辟其它新油源,积极找寻其它增产门路,我看十万吨的增产任务不仅能够达到,而且是可以大大超过的。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企业在整改高潮中,要积极点起“反浪费之火”,掀起反浪费高潮,把一切浪费的现象都揭发出来,并且找出造成浪费的根源,然后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堵塞浪费的缺口。必须充分依靠群众,认真贯彻“勤俭建国、勤俭办厂、勤俭办一切事业”、“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建设方针。只有既增产,又节约,才是全面观点,才算得上“勤俭办厂”。在油脂工业中,除了从经营管理方面反对浪费外,还必须努力除四害。老鼠偷吃油和油料最厉害,是一个很大的缺口,我们应该也来一个除四害高潮,把它彻底消灭干净。总之,对一切工作,我们都必须加油干。落后一步,人民就多受一点损失;前进一步,就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增加一份力量。希望大家都做“促进派”。
增产油料大有可为
目前,原料的生产还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在五种主要的油料中,菜籽和芝麻的产量,同解放前最高年产量比较,都相差很远。单位面积产量的先进与落后的悬殊也很大。例如花生果,1956年全国平均每亩产量只有一百七十九点四市斤,而湖北红安县四万一千七百九十二亩花生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五百三十四市斤,最高的亩产一千市斤以上。由此可见,油料生产方面的潜力是很大的。为了保证优先发展粮食生产,使油料作物少与粮食争地,今后在粮食主要产区,不可能过多地扩大油料种植面积。因此增产油料的主要途径,应该放在积极推行增产措施,并向山区和盐碱地带发展。只要大家努力,是大有可为的。工业部门在油料生产方面也应该多做些工作,积极配合和协助农业部门加强对油料生产的试验研究和技术指导,培育、推广优良品种和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大力扩展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这样,就可以在现有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大提高油料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含油率,从而提高油脂的产量。各省、市工业部门,有条件的可以和农业部门协作,在油料重点产区设立油料试验场,进行选种、栽培等试验研究工作。有的可以举办示范繁殖农场,试验成功后,建议并协助农业部门推广。事实证明:工业部门搞试验研究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如苏联食品工业部就有四十个油料试验站,他们经过试验研究后,向日葵的含油率即由28%提高到50%。此外,我国盐碱地、低窪地很多,据了解仅河北、山西、辽宁、山东等四省尚未开垦或未完全利用的盐碱地就有六千万亩,如用来种植向日葵即可增产大量油脂。向日葵有耐涝、耐旱、耐盐、耐碱的特点,产量也高,平均亩产可达二百斤以上,出油50—60斤;同时每亩尚可产向日葵籽盘四百斤左右,这对解决猪的饲料,支援养猪事业的发展有很大作用,如果种植一千万亩,就能增产二十五万到三十万吨油。蓖麻子的出油率也很高,在公路、铁路两旁和河边等都可以种植。山区今后垦复和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的任务很大,工业部门都应在农业和林业部门的统一规划下,参加一定的工作。一句话,我们应该从各方面来积极配合,促进油料生产,争取1962年食用植物油的生产水平达到周总理在“八大”提出的建议数字三百一十万至三百二十万吨(1957年为一百四十五万吨)。
利用土榨设备多办小油厂
为了提高农民种植油料的积极性,活跃农村经济,工业部门除了促进油料生产外,在油脂生产上,也要多想办法。目前,全国约有土榨机十五万余台,设备能力约四百九十万吨,占全国油脂生产总能力的46%,这是一支很大的力量,应该加以很好利用和改造。分散在农村的土榨油坊,生产虽较落后,但有很多优点:可以就地取得原料,油饼又可以及时给农村使用,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运输,因此,应该尽量由农业社自己来经营管理。至于分布在小城、镇的土榨油厂,一般仍可由原有主管部门(工业部门或其它部门)领导,把它们作为核心,以便把这些油厂的技术经验推广到邻近的农村土榨油坊去。
在今后的轻工业建设中,应该贯彻“大、中、小型相结合,以中、小型为主”的方针。特别是油脂工业应该多办小厂。因为食用植物油料分布面广,油脂又是每人生活所必需,在小城、镇和乡村多办小厂,能够充分利用分散的资源和农村劳动力,同时,因陋就简,建设时间短,发挥投资效果快。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和群众的积极性,减少国家投资,并把工业和农业生产逐步结合起来,除由专区、县出资兴办外,凡是农业社有条件举办的,可以由农业社办一部分。不仅油脂工业如此,就是其他的农产品加工工业都可以这样做。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下去之后可以不管,与此相反,在资源平衡、生产技术、产品调度等方面,都必须加强领导。这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消灭城乡差别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为此,今后各地应该根据当地原料供应、加工能力的分布等具体条件,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多搞小油厂。采用小型榨油机,其动力设备还可以与排灌机械合用,有的也可以利用水力发电站的动力(如贵州省今年准备修建四十多个小型水力发电站,白天可供榨油,夜间可供照明)。一般说来,机榨总比土榨先进一些,最近第二机械工业部试制的小型榨油机(一吨的规模,如白天榨油,晚间供电照明,则实际生产能力为半吨),初步试榨结果,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检修拆装容易,不需要榨?,可以省去畜力,很适宜于小城镇及农业社使用,投资比土榨还便宜,每台约为二千余元,今后可以考虑适当采用。
在土榨的技术改造和小厂设备的设计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和帮助他们克服只注意大的、集中的,而不注意小的、分散的偏向。要把国外的技术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对于设计小厂、改造设备有成绩的,应该给予奖励。
自营好,还是加工好?
据各省市工业部门反映,由于加工关系的存在,工商部门之间往往长期不能签订合同,妨碍油脂增产节约工作的开展。目前,部分地区的油厂实行自营以后,减少了工商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到农村加工大豆,增加了上缴利润。但是,由加工关系变为自营,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是改好,还是不改好,必须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来决定,由工商部门充分协商,报省委或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后实行。就一般情况来说,自营比加工好一点,目前,有些地方可以组织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就是油脂购销部门经营的油厂,也可以考虑逐步实行工商分别核算。这对于发挥油厂职工的积极性,改进经营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是有好处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