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燃起熊熊烈火烧掉阔气、官气、暮气 文化部将开展群众性反浪费运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26
第7版()
专栏:

燃起熊熊烈火烧掉阔气、官气、暮气
文化部将开展群众性反浪费运动
本报讯 本月24日上午,文化部召开工作人员反浪费誓师大会。钱俊瑞副部长在会上号召全体工作人员要燃起熊熊的烈火,把浪费现象彻底烧掉。
文化部于去年11月初,由反右派斗争转入整改。截至今年1月21日止,在一般整改阶段,其所属各整改单位,通过大字报、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等方式,发动群众提意见达十七万多条,并已处理了70%。在尚未处理的30%意见中,除有一部分可以改而未改的以外,有一部分是属于方针政策体制制度问题,还待进行专题讨论解决。浪费问题就是他们在专题整改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的专题。为了在全体工作人员中掀起一个以反浪费为中心的整改高潮,钱俊瑞副部长即分别在干部会和全体工作人员大会上,进行思想动员,使大家认识到反浪费的重要意义。他一再强调的指出勤俭建国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方针,反对浪费有其重大的经济意义,而反对浪费也是保证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方针的重要步骤和改造、提高文艺工作者,建立工人阶级的文化队伍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有其政治内容和思想内容。他说,我们文化建设的方针是为工农兵服务,浪费、讲求排场,就不能使文化深入农村、工厂、边远地区和山区。它妨害着党的文化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脱离政治,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影响了文艺实践和工作质量的提高,给了资产阶级思想作风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以有利条件;同时,浪费是资产阶级思想在生活中的典型表现,而且它也时时刻刻在滋长着人们的资产阶级思想,现在把浪费反掉,就大大有利于党的政策贯彻和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改造。他又指出抓住反浪费这个中心环节,还可以揭发工作上、思想上、制度上、作风上的很多问题,推动整改。
文化部系统有无浪费可反呢?钱俊瑞根据已揭发的材料在大会上向大家宣布说,文化部的浪费现象是严重的,并且相当普遍。主要的浪费现象首先表现在基本建设方面,如首都剧场是文化部在北京基本建设中浪费的典型,因为设计不善,曾进行几次修改。戏曲学校讲排场,一个排演场就花了二十五万多元。人浮于事也是一个主要浪费。文化部人的积压浪费的现象很严重。文化部本身就可以精简二分之一。实验歌剧院演员六十八人中,据调查在去年一年中演十次到十五次戏的只五人,演二十次到三十次的二十三人,演三十次到四十次的三十一人,最多演出四十二场的仅三人;物资和设备的浪费情况也很严重,1952年国际书店进货“新中国木刻选”等数万册,结果大量积压,损失就达二十五万元。四年来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报废的书刊和降价损失达一百三十多万元。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6年浪费了胶片七万多米,1957年第一季度浪费一万七千多米。业务费用的开支大,也是一笔大浪费。实验歌剧院排演“茶花女”的布景制作费即达一万三千多元,“小牛”的布景也花了一万三千多元。新华书店委托国际书店用外汇二万英镑买书,但又不提出所需要的书名,结果买回来的书不能用。出版社稿费的开支浪费也很大,有些工作人员还通过私人关系乱支用稿费。单是文学出版社超支稿费即达二十七万元。机关里不必要的长途电话费开支的浪费也严重。问题更严重的是有些有关单位,存在一种乘出国机会捞一把的思想。有一次去新西兰的剧团回国时,本应坐火车,为了照顾团员回家过春节,买飞机票就花了一万九千多元。
钱俊瑞在报告中指出造成这些严重浪费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文化部门存在着严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不是认真地贯彻党的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而是脱离政治,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常常片面地强调艺术上的需要,或者不适当地强调国际水平,讲求所谓“国家气派”和“中央派头”,贪大、贪全、贪新。其次,资产阶级自私自利和讲排场爱享乐思想,是造成浪费的重要根源。有不少人看公家的东西轻如鸿毛,看自己的东西重如泰山。对公家的钱乱挪乱用,假公济私,公私不分。再次,计划不周,制度不严,也是造成浪费的一个原因。最后,官僚主义也是造成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钱俊瑞在报告中最后指出,浪费严重地危害国家和人民,它造成了国家在经济上和工作上的巨大损失,使我们脱离工农群众,腐蚀干部,是一个凶恶的敌人,必须放起一把烈火,把它狠狠的彻底的烧光。他要求要深刻认识到反浪费的重大意义,每一个同志自觉地参加反浪费运动,经过思想大动员,大鸣大放,大揭发,大检查,大整改,把一切浪费烧光。这个运动进行的要猛、要狠、要透。最后,他提出在反浪费运动中要打掉三股邪气:阔气、官气和暮气,造成勤劳朴素、联系群众、亲密团结、朝气蓬勃的新风气,使出十二万分的革命干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