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教训”中的教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29
第2版()
专栏:

“教训”中的教训
慧之
山西省在1956年曾经大量推广高产作物金皇后玉米,使全省玉米播种面积从1955年的六百二十万亩扩大到九百一十六万亩。但是,当这些玉米还正在成长的时候,“金皇后不出穗”的说法忽然传遍了全省,并且说这是“沉痛的教训”。由于这次“教训”,1957年全省的玉米播种面积又回到了原来的六百多万亩。与此同时,其他一些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也遭到了冷漠的待遇。
事实现在已经澄清,1956年山西所种玉米绝大部分都增了产,共约多收二亿七千多万斤粮食。由于天气突然变化,田间管理不善,后期加工不及时,以致不出穗或不结籽而造成减产的,只有二十多万亩,约占总面积的2%,少收粮二千多万斤。增减相抵,还多收粮二亿五千万斤。很明显,成绩是主要的。
这事实说明山西省农业建设厅负责同志的说法是正确的。他说:“对农业技术改革上每一个成败事例,都必须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分析。千万不能先入为主,更不能发现缺点,就一概否定,在纠正偏差当中,把本来是对的东西也一齐纠掉了。”事实上,任何一种运动都不可能一点毛病不出,除非不运动,不前进。正确的态度,就是要用妥善的方法来纠正这些毛病,使运动健康地发展。不理会这些毛病、不想办法来克服,是不对的,因为这会妨害运动的发展。但是,夸大毛病,发现一点缺点就否定一切,推翻全面,尤其不对。因为这不是引导运动健康发展,而是把运动根本取消了。人有十个指头,其中一个指头害了病,正确的作法是治好这个指头,而不是连其余九个指头都砍了。
一切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总要经历一些波折和阻难的。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着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再好的增产措施也会有一部分失利的。而农民又是刚刚离开小农经济的圈圈,守旧思想还很多,这就注定某些新技术、新措施的推行,要遭到保守倾向的抵制,不能一帆风顺。革命者的责任,就是要同保守倾向作不懈的斗争,说服广大干部和群众,使他们改变思想,以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每一个单位的领导者都要起舵手作用,在风浪起来时,保持冷静和沉着,掌握住正确的方向;而不应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加调查研究就轻易转舵。山西省有些同志在推广“金皇后”玉米的工作中没有这样做,他们在一片叫嚷声中摇晃起来,结果造成了损失,这就是人们应该从“金皇后事件”中吸取的教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