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使人进步 江苏江浦县:三类社坚决整改飞跃前进 一类社自满保守进展缓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29
第4版()
专栏:

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使人进步
江苏江浦县:三类社坚决整改飞跃前进 一类社自满保守进展缓慢
本报讯 南京新华日报用几个三类社上升和一类社下降的例子,生动地说明在农村中进行深入的整风运动的必要性。经过整风江苏省江浦县原来的八个三类社,现已有六个社分别提高到一类或二类社的生产水平;但同时却有少数原来的一类社在生产运动中落后了。如白马乡的同心和团结两社,生产条件相同,地区毗邻,三类社的同心社,到去年12月25日已经完成水利计划120%(每人平均一百方土),而原来一类社的团结社,到今年1月5日只完成任务的12.5%(每人平均二十一方土)。
这个情况是怎样发生的呢?
三类社整改有力
一类社整改草率
在生产高潮中改变了落后面貌的三类社,主要是结合生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整风运动,干部在大放大鸣大辩论之后,实行了坚决的整改。如白马乡同心社,以粮食问题为中心的大辩论,先后进行了三个月。社干部在鸣放中除决心引火烧身之外,还用送上门的办法,主动听取社员批评。对社员提出的不爱护公共财物、副社长陈太朝去年一年没有生产、账目不清等问题,在鸣放中立即进行了改正。同时,还发动社员大争大辩,辩清了粮食问题上的大是大非。通过整风运动,大部分三类社干部的作风有了显著改进。永宁乡西葛社干部过去很少参加生产,现在五个主要干部最少的已做了三十个劳动日。社员看到干部虚心检查缺点并迅速改正,也主动作了自我批评,干群思想一致,生产劲头越来越猛。
而在少数一类社中,群众性的大放大鸣没有开展起来,有些社组织了鸣放,但没有组织辩论。干部更没有痛下决心进行整改。如兰花乡兰花社大部分队干部和社员对粮食“以丰补歉”政策认识不清,而没有通过争辩加以解决。白马乡龙华社搞了半个月大鸣大放,对社员中的错误意见,没有辩论,因此社员干劲不足。团结社社员虽然提出了“干部参加生产太少,补贴工分过多”的正确意见,但全社十三个社、队主要干部,还只有两个干部亲身参加生产,因此也不能鼓动社员的干劲。
从阶级路线上看,三类社生产跃进,主要是依靠了贫农与下中农,搞好整风和生产。这些跃进的三类社经过整风运动,整顿了组织,领导骨干中贫农与下中农占了优势。同心社经过整顿后,七个领导骨干中有六个是贫农和下中农。永宁乡西葛社五个主要干部中有四个是贫农。在整风运动中,他们依靠了贫农,驳斥了富裕中农的“合作化不如单干”、“生产搞不好是社不好”等错误认识,同时还培养了大批贫农和下中农成份的骨干。如西葛社富裕中农黄德明在生产运动开始时,提出“增产粮食能不能给我们多吃”?富裕中农王世荣提出“办社靠贫农,生产靠富裕中农”的论调。在辩论中,贫农社员说:“增产为国家也为我们,国家富强了,我们生活才能富裕。”他们在肯定富裕中农有一定生产经验的同时,举出了富裕中农在四个根本问题上不如贫农:一、办社态度没有贫农坚决。去年春天全社有四户富裕中农要求退社,有九户富裕中农动摇,但是没有一户贫农要求退社或动摇的;二、生产上保守。在订生产规划时,富裕中农只要求冬春完成二万四千方土任务,而贫农要求完成四万方土任务;三、经济上跟富农走。去年春上有三十四户富裕中农做商业投机;四、思想上对政府粮食政策不满意。通过辩论确立了贫农领导优势。同时,社里还依靠党员、团员和贫农带头积极生产,带动一般上中农,使去冬全社平均每人完成一百方土,比1956年冬季工效增加二倍以上。
而少数一类社的情况恰恰相反,这些社的领导成份虽然贫农占优势,但在生产活动中却没有贯彻阶级路线。白马乡团结社在布置开展冬季大生产运动时,大多数贫农情绪振奋,决心要苦干、实干;而富裕中农却摇摇摆摆,干劲不大,第一队在贫农下劲干后,仍然有五户富裕中农干两天,休息一天。贫农社员要求和富裕中农开展辩论,要求将任务定到个人,可是社队干部没有积极支持,迁就了富裕中农的落后思想。
批判保守思想
明确跃进方向
三类社跃升到一、二类社,与深入地辩论了四十条纲要,明确跃进方向,不断地批判了保守思想,采取抓两头带中间和开展竞赛的办法,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社一般选择了群众最感兴趣与冬季生产直接有关的问题,组织社员辩论了“能不能提前完成八百斤”、“几年内可以解决水利问题”等,通过辩论,确立了大跃进思想,制订了跃进指标与措施。在生产运动中,也不断地批判了保守思想,如西葛社社员不相信复兴社每人每天做八方土,社里即组织了三个共青团员试验了一天,果然每人挑了十六方土(一百步距离)。社委会立即用喜报形式向各队作了宣传,开展了人与人、队与队之间的竞赛。同时,又派社长张怀光领导丰产队,党支部书记张光年到最落后的第九队,贯彻了改良工具、任务包到户等一系列措施,使落后队的生产迅速赶了上来,现在全社出勤劳力每天平均工效已达六方土。
而少数一类社由于没有认真学习和辩论农业发展纲要,干部群众的保守自满思想没有受到批判。兰花乡兰花社在乡里帮助他们规划今年指标八百斤时,他们不相信今年生产会大跃进,还是按老一套办法生产,因此,当三类社百分之百劳力投入冬季生产时,这个社还有过多的劳力在搞副业。白马乡龙华社在运动开始时,一直没有贯彻县委提出的“任务包到人”的指示,也不开展竞赛,生产上便比跃进的同心社落后了。
要促使落后赶上先进
也要使先进更加先进
在领导思想上,重视落后赶上先进,忽视先进更加先进这个运动发展规律,也是造成三类社生产跃进,一类社生产缓慢的主要原因。在运动开始时,江浦县各乡党委都特别重视了对落后社领导。白马乡党委书记李文富亲自在同心社搞大鸣大放,龙山乡党委第一书记郑加银连续不断到孙垅社,使这些社落后面貌迅速转变,但却放松了对一类社的领导,认为一类社总是一类社,生产会搞得好。中共白马乡委派了三个常委领导三类社,而对一类社只是走马看花溜一趟。
中共江浦县委已经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指示各地除继续巩固跃进的三类社外,还要加强对运动中生产落后的原来一类社的领导,使他们迅速地赶上去。县委已派出干部到团结社加强了领导,使劳动出勤率从60%增加到100%,工效也提高一倍。中共兰花乡委也派出总支书记高德旺和常委董阳照两人,到兰花社领导,开展大生产运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