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三年内掌握普通农业科学技术 四川农村干部向技术人员和老农学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30
第1版()
专栏:

三年内掌握普通农业科学技术
四川农村干部向技术人员和老农学习
本报成都29日电 记者纪希晨报道:促进农业技术改革,保证农业生产跃进,四川省组织农村干部向农业科学技术进军,同时并培训大批农业初级技术员,在农村积极组织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基本队伍。
为了争取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亩产八百斤的指标,广大农村干部,热烈响应中共四川省委要求农村工作干部在三年内掌握普通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号召,积极学习和钻研农业科学知识,要把自己锻炼成又红又专的农村工作者。南充专区普遍结合农事活动,在干部中组织技术短期轮训,利用各种干部会议,进行技术传授,掀起学习农业技术的热潮。南充、西充、广安等十多个县,从县到乡都召开了技术大会,会上除由农业技术干部向到会干部和农民代表系统讲述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外,还举办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模型展览和技术表演。中共南充地委第一书记戈润生并率领二百多个县、区、乡的党委书记,到田间学习棉花、红苕、水稻的栽培技术。他们一面请农学家讲授土壤、气候、作物生长和病虫害的理论知识,一面在老农指导下实地在田间操作试验。由于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技术,许多先进技术和增产措施迅速得到了贯彻。
组织参观评比,把试验田和农业技术革新结合起来,将学习的农业技术知识立即运用到试验田中去,是干部向技术进军的重要形式之一。南部县在县委书记齐世勋带头下,县、区、当各级领导干部都培植了丰产示范田。在每一重要农事季节之前,干部们都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和老农讲授技术知识,然后结合实际大胆地进行技术革新。例如棉花推行提苗、花期增施追肥;红苕实行温床育苗、长藤密植、高厢包粪;水稻推行小株密植、铲秧匀栽之后,都获得了高额产量。升钟乡支部书记赵登良的示范田中的棉花,亩产高达一百九十斤,超过了当地平均产量六倍以上。为使先进技术在群众中普遍得到推广,全县还组织了四万多人对示范田进行参观评比。
各地还通过举办各种农业技术训练班、技术夜校、农业合作社干部学校,为农业社训练大批初级技术员。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在经过训练的农业技术员,已有六十多万人。他们正同分布各地的七百多处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八千多专职农业技术干部,在农村组成了一支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基本队伍,把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