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两个高潮的汇合——记河北行唐武庄农业社的整风运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30
第4版()
专栏:

两个高潮的汇合
——记河北行唐武庄农业社的整风运动
 新华社记者 朱成
“生产同整风有矛盾”,“要整风就得停止生产”,这是河北省行唐县武庄农业社的干部们在整风运动开始时的一种论调。但是,事实正和他们的论断相反,整风越是深入,社员的劳动热情越高。经过大鸣大放和着重整改两个阶段,全社的劳动出勤率已由80%上升到百分之百以上——连许多社员家中的辅助劳动力都投入了社内的生产。当前,社员们兴修的一座能浇地四百三十多亩的小型水库就要完工,另外,还拉回了大量的垫圈土,在山坡上挖鱼鳞坑准备春季栽树的工作也开始了。
这个社的整风运动是中共行唐县委工作组领导的,他们是怎样解决了生产同整风的“矛盾”使两个高潮互相推动的呢?
解除干部的顾虑
武庄农业社是由一百八十四户农民组成的山区农业社。县委工作组在去年11月20日来到这个社的时候,社里的冬季生产还未开展起来,65%左右的劳动力在家闲着。从10月间就已动工兴修的一座小型水库,由于参加施工的人少,土坝工程进展很慢。针对这种情况,工作组采取了发动干部和社员大鸣大放的方法,讨论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制订生产规划,用幸福的前景鼓动人们的劳动热情;同时,还算活计、算时间、算劳力,安排当前的生产。这样,经过七、八天的工作,到11月底,全社劳动出勤率已经激增到80%以上,历来冬季不出门的妇女,也出动了一百多人,在山坡上栽了二万棵洋槐,男社员们除披星戴月地干起往年冬季不干的拉土垫圈和送粪等农活以外,还有更多的人涌向了水库工地。
生产高潮初步形成了,在11月底,工作组和村支部研究,决定开始整风,干部白天领导社员生产,晚上发动大鸣大放。但是,在每个生产队的鸣放会上,干部鼓动社员鸣放的劲头很不足,表现得很消沉,因此,参加会议的社员有70%不言不语,互相观望,很多人坐着打瞌睡。据此,在二十名党员干部中就有十七名向工作组反映:整风同生产“有矛盾”,“白天干一天活,晚上哪有精神开会?”支部副书记、农业社副主任王士新说:“要整风,水库就得停工!”
大鸣大放,揭露和暴露问题,是决定整风好坏的第一关,人们不讲意见怎么能成呢?工作组召集村支委开会,研究了鸣放不起来的原因。支委们讲了自己的心里话,也反映了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状况。他们说,晚上开会鸣放不起来,并不是因为太累没精神。干部主要是有一怕:怕个人思想作风上的缺点和错误被社员揭露出来受批评,受处分。群众主要是有四怕:怕得罪人;怕打击报复;怕提意见不顶事;怕说错了挨斗争。工作组和支委会研究,认为关键问题是干部怕“引火烧身”,这个顾虑打消了,发动群众大鸣大放,及时地表示态度接受社员的正确批评,社员的顾虑自然便会消除了。据此,在12月初的几个晚上,工作组协助支委会连着召开了几次生产队长以上的党员干部会议和党员大会,反复地申述了整风的意义,宣布了在整风中党对干部的政策,指出了党员干部在整风中应持的正确态度,启发他们自觉地投入整风。这样绝大部分党员干部的觉悟提高了,在12月3日晚上一次党员干部会上很自然地展开了鸣放,一向不互相批评的支部书记、社主任等十一个人,相互提了三十四条意见。支部副书记、农业社副主任王士新检讨了自己的强迫命令作风,表示还要发动社员多给自己提意见,主张瞒产私分的社主任李绍凯(党员)检查了资本主义思想,决心要在整风中提高思想。
党员干部思想搞通以后,经支委会和社管理委员会研究,召开了一次全体社员大会,会上,除主要干部初步检讨了思想作风上的缺点鼓励社员大胆鸣放外,还接受社员在讨论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时鸣放出的一些正确意见,宣布改正一批:社干部立即参加生产,和社员共同劳动;在水库工地上改变死分死记和男女同工不同酬的记工方法,实行定额记酬制度;接受社员意见,乘尚未封冻的时机,立即突击翻耕应耕的冬闲地。这样,广大社员鸣放积极性突然增高了。社员杨小车、杨闹子等人在大会会场上就给王士新等人提了不少意见。第五生产队以前开了几个晚上的会议社员一共只提出七条意见,在举行全体社员大会的当天晚上,一次会议就鸣放出意见三十二条。特别是及时的整改,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生产,社员大会以后,全社劳动出勤率增到90%以上。在水库工地上,由于实行了包工定额,劳动效率提高了三倍。社员们打一下夯暖一暖手的情况改变了,人们脱掉棉衣还干的直冒汗。社员赵马子过去刨土一天不过五车,实行定额以后,一天刨土十车还多。
边鸣边改鸣放劲头大
干部对整风由消极变为积极以后,便提出了许多生产和整风互相结合的方法。一般的除白天领导社员生产晚上开会外,还针对不同的人安排了不同的鸣放时间。例如二十多名饲养员,晚上要喂牲畜,下午要预备饲料,便组织他们在较闲的上午集中开会鸣放。为了解决一部分老年人和孩子多的妇女晚上不便参加鸣放会议的问题,支部动员六十九名党、团员作为代笔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访问他们,为他们代写书面意见三百六十多条。在领导力量的分工上,确定一批干部掌握生产,一批干部掌握整风。掌握整风的干部,每天都归纳分析社员提出的意见,以便边鸣放边改进。
在大鸣大放中,对社员提出的容易解决或障碍当前生产的四百四十多条正确意见及时采纳处理,不仅进一步鼓舞了社员的鸣放情绪,还推进了当时的生产。例如社员们提出要突击翻耕冬闲地,社领导上采纳了,也做了起来。但畜力却感不足。原因是:社里规定社员使用公有牲畜推碾一天给钱一角,因为出的用费太低,社员家里的辅助劳力宁肯闲着也用社有的驴推碾,当时就有二十三头驴子由社员使用,不能用来耕地;而一角钱的用费连草料钱也不够。对此,很多社员提出意见,要求改正。社管理委员会采纳了这个意见,经社员讨论,把使驴一天的用费提高为三角五分,同时,社员们又动员家中的辅助劳力人工推碾,结果,耕地的畜力增加了二十三头驴子。另外,还采纳社员鸣放出的意见,成立了编织组,水库工地用筐的问题,也获得了解决。
由于边鸣放边改进,使社员们看到了自己的意见真正顶事,很快就掀起了鸣放高潮。到12月10日,97%以上的社员都发表了意见,共计鸣放出各种意见一千零九十五条。在同一期间,除水库工程加快了进度外,社员们还突击翻耕了一千六百多亩冬闲地,拉回了大量垫圈土,还做了送粪、用尿浇麦等许多农活。改的越狠生产热情越高
随着鸣放高潮的到来,在12月中旬又出现了整改高潮。整改阶段是远比鸣放阶段紧张的,因为容易解决的问题在鸣放阶段就解决了,留在整改阶段集中解决的都是牵涉到农业社能否办好和个人同集体关系的大事,因此,在那些天中,社员白天劳累了一天,晚上都老早地跑到会场去,热烈地讨论、争辩社领导上提出的整改方案。重大的问题,还先由社员代表大会研究提出方案,再交社员讨论。就这样,在整改阶段,在互利政策方面,解决了树木的作价问题;在经营管理方面,建立和健全了如像耕畜饲养使役、财务公开等制度;在组织规模上,根据过去生产队太大调配劳动不便的缺点,重新组织了户数较少的生产队,相应地重新划分了耕作区,搭配了耕畜和农具。同时,还解决了由于分配不合理而引起的队与队(村与村)的矛盾问题。
这个社是由一个较大的村庄和两个较小的村庄组成的。去年春季组织生产队和划分耕作区的时候,两个较小的村庄便算两个生产队,耕种原有的土地。但是,由于这两个生产队人多、地少,特别是好地少,去年虽然因为耕作细致和及时抗灾产量都超过了包产指标,受了超额奖励,但因实际用工数超过包工数很多,在分配时每个实际劳动日报酬比包工的劳动日报酬低,如第六生产队超产部分折款共达一千多元钱,但每个劳动日报酬只有五角四分钱。而较大村庄中的生产队,由于人少、地多,特别是好地多,虽然有三个队因为没有达到包产指标赔了产,但因实际用工数比包工数少,每个实际劳动日的报酬却比包工的劳动日报酬高,也比超产队高,如第二生产队每个劳动日就达六角二分。为此,小村的社员在整风以前和在大鸣大放中都说:“大村吃了小村”,影响了队与队间的团结。这个问题,经社员代表大会研究讨论纠正了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后,社员都满意了,特别是由于在改组生产队之后,又重新划分了耕作区,搭配了好坏地,从根本上消除了今年再次发生超产少分的可能性,因此社员生产积极性更加高涨。去年赔产少分的第七生产队(生产队改组时,该队因原先户数就少,未动),在问题解决后社员们都来了干劲,连五十多岁的杨金荣等两名老太太都上了水库工地。
经过大鸣大放和着重整改,不仅生产没有受到影响,而且社员的劳动热情越来越高,干群关系有了显著改善。原先认为生产同整风“有矛盾”的社干部都说:没有整风,社里就不会有这样的变化!
当前,这个社的社员正在结合生产批判富裕中农在大鸣大放中放出的资本主义言论。在生产上,小型水库工程完工以后,就要着手兴修一条能拦水浇地百亩的拦河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