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谈谈孩子的固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2-02
第8版()
专栏:

  谈谈孩子的固执
固执,是行为中的重大缺点。有这种缺点的人,常常要固执己见,蛮不讲理地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例如,六岁的格里沙走到桌旁,想把闹钟拿来玩。父亲不许。“我要嘛!”格里沙说。“我要钟!”
父亲和母亲给他解释,钟是不能够拿着玩的,因为它不是玩具,拿着玩可能把它碰坏或是打破。但格里沙不愿听,并且坚持地喊着:
“把钟给我呀!”
当父亲走了以后,母亲为了免得格里沙吵闹,就把钟给了他。但格里沙并没有玩钟,他只是紧紧地、很得意地抱着钟,他的整个神气表现出:对他说来重要的不是钟,而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这就是固执的表现。
神经质的孩子多半是固执的。由于神经衰弱,这样的孩子们很容易在剧烈刺激下处于反常状态。应该让这样的孩子去就医,并且给他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家长们对他们的态度必须是温和的、平静的,千万不能用任何激烈的,嘲笑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孩子变得固执起来,往往是由于家长们损害了他们的主动性,不尊重他们的人格,等等。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爸爸,我的功课全准备好了,”儿子说。“我和同学们去玩一下好吗?”
“你哪儿也不许去,”父亲粗暴地说。
“为什么呢?”
“就是不准去!”父亲断然地说。
这种无理的拒绝和粗暴的方式,自然会使孩子生气。
“我偏要去!”儿子也很生气地、坚决地说。
这时,孩子想要游戏的目的已经居于次要的地位了,他主要的是固执己见。这是父亲自己促使儿子固执的。
还有一些固执现象,是由于家长们过份地溺爱孩子而引起的。孩子受到溺爱,成为全家注意的中心,即使他的愿望是不合理的,全家人也都去满足他。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使孩子变得任性和固执。
有时候,孩子变得固执是由于家长们对他不加管教的结果。例如,有个十二岁的孩子柯里亚,家长们很少管他的事。他一切都可以自由自便,准备功课“凭高兴”,想玩就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家长们开始对他提出某种要求时,立刻遭到他固执的反抗。这并不奇怪,因为柯里亚习惯于只服从自己的愿望。
为了防止和克服孩子的固执,家长们及家庭中所有的成年人,首先应当学会适当地对待孩子的主动性。当孩子的
主动性受到压抑,或是相反地处于没有任何管束的状态时,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孩子形成许多不好的品质,其中也包括固执。
当孩子有了固执情绪时,怎么来消除它呢?
如果孩子因某件事而固执起来,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对他不加理睬,也不要去劝他,尤其不要以强迫手段来压服他。在孩子安定下来以前,最好任何教育手段都不要采用。当孩子发现没有人理会他的时候,他很快就会安静下来,这时就很容易说服他了。
有时候,只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可以消除固执。例如对年幼的孩子,同他说些别的事;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引他去作旁的事情。
也有这样的孩子,他不愿服从于直接对他提出的要求,而很容易服从以一般形式对大家提出的要求。例如济洛奇卡在午饭时总不好好吃饭。母亲就说:
“吃完饭我们大家去玩。要是有谁不吃饭,就让他留在家里。”
这种一般地提出警告后,济洛奇卡马上就吃饭了。
对固执的孩子采用限期的办法,也常常收到好的效果。不要让固执的孩子马上执行要求,而是过一会儿再执行。
一位母亲对女儿说:
“娜塔沙,该睡觉了。再过五分钟,你就得结束功课”。
“限期”,可以使孩子在感情上有一个准备时间,以克制他最初的习惯上的抗拒性。这对固执的孩子是一种适用的方式。
在教育固执的孩子时,必须善于对次要问题采取让步的态度,不能在一切问题上都强制他听话。在某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如果孩子固执己见,那么可以对他让步,然后要求他无条件地完成主要的事。
(李浩华节译自1957年4月号苏联“家庭与学校”杂志,原作者是苏联教育学硕士杰波达列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