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忻县专区推广和平农业社的好经验 利用盐碱地大量种向日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2-03
第2版()
专栏:

  忻县专区推广和平农业社的好经验
利用盐碱地大量种向日葵
本报讯 山西忻县专区决定今年利用盐碱地种植向日葵二十万亩,比去年种植面积提高七倍。
忻县专区的繁峙、代县、崞县、忻县、定襄等县,共有盐碱地三十八万余亩,分布在滹沱河两岸的四十二个乡、二百零七个农业社。由于盐碱的腐蚀,这些地区一般农作物不易生长,收获量很少。近几年来不少农业社根据党和政府“充分利用和改良盐碱地”、“在不与粮食争地的前提下,积极增产油料作物”的指示,在盐碱地里种植了向日葵。结果证明:向日葵不但有抗旱抗涝的特性,而且对盐碱腐蚀的抵抗力也很强,比种粮食的收益还大。如定襄县和平农业社(包括赵家营和崔家营两村),在1954年试种了向日葵二亩。种植后,一直是阴雨不断,年降雨量达六百一十多公厘,一般大秋作物都因天涝水浸和盐碱腐蚀而大量减产。如糜子每亩仅产一百三十斤(值价八元三角);高粱每亩产一百五十斤(值价九元七角);而向日葵每亩平均产到二百斤,值价二十二元,比高粱多收入一倍多,比糜子多收入近两倍。由于试种成功,当地群众得到极大的启示,播种面积逐年增加。1955年全社播种一百二十亩,获得每亩平均二百五十斤的丰产纪录。1956年播种面积增加到一千一百三十七亩,由于降雨量太大(年降六百一十二公厘),但每亩仍平均产二百零二斤,其中有五十四亩产到三百零四斤,轻碱地里种的十亩半竟产到四百斤。1957年播种面积增加到一千二百五十六亩,虽然由于先旱后冻和缺少肥料,但每亩仍产了一百一十五点五斤,其中有四百二十三亩间作黄豆,每亩还多产了黄豆三十斤。群众对向日葵的特性作了八个字的结论是:“耐盐、耐碱、耐涝、耐旱”。
今年,和平农业社初步计划种向日葵一千九百亩,每亩计划产量二百五十斤。他们并对具体收益作了如下的测算:
第一,对农业社本身的收益测算:(一)全年共产葵花籽四十七点五万斤,减去生产投资,实收入四万零八百五十元。间作的黄豆可收入四千三百八十九元。两项共收入四万五千二百多元。(二)共可产葵花头七十六万斤,适当搭配精饲料可以养猪一千五百二十口(每口猪一年饲料以五百斤计),纯收入七万三千五百二十元。(三)共可产葵花叶子和黄豆秸子四十三万斤,可以养羊二千一百多只。每只作价十八元,纯收入为二万八千四百元。(四)共可产羊毛三千二百多斤,纯收入为二千六百多元。(五)猪和羊共可积肥二千三百多万斤,每一万斤可增产粮食二百斤,共可增产粮食四十六万斤,每斤粮食以七分计,收入三万二千三百多元。(六)共可产葵花秆子九十五万斤,可收入九千五百元。以上六项合计收入十九万二千多元。全社二千零三十二人,每人平均收入九十四元,比1957年全社每人平均总收入五十元还增加了四十四元。
第二,对国家收益的测算:(一)葵花籽四十七点五万斤,按27%的出油率计,共可产油十二万八千二百多斤,可供应五万一千三百个农村人口食用一年(当地农村每人每年供应二点五斤),可供应本社全部人口食用二十五年多。(二)葵花籽的出饼率以27%计,可产油饼十二万八千多斤。可供应农业社养猪二千七百多头。(三)葵花籽的出壳率以40%计,共出壳十九万斤,可供应农业社喂羊一千二百多只(每只羊以一百五十斤计)。(四)黄豆共五点七万斤,以出油率12%计,共产豆油六千八百多斤。(五)黄豆出饼率以88%计,可产豆饼五万多斤,可供农业社养猪八百多头。
经过算账以后,广大的社员群众进一步认识了利用盐碱地种向日葵,不但不影响或很少影响粮食的产量,而且对增加肥料、提高粮食产量、支援工厂油料、增加社员与国家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改良土壤都有极大的好处,从而以改良碱地和积肥为中心,掀起了一个为1958年生产做好准备的群众性的生产运动。
忻县专区不少农业社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都纷纷订出了利用盐碱地种植向日葵的计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