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下放干部在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2-03
第4版()
专栏:下放干部在农村

下放干部在农村
  亩产千斤稻!
走过福建省闽侯县田壋乡,人们一提起聂道灿的名字,总要夸他带领群众创造山区千斤丰产田的成绩。
聂道灿原是闽侯县林业局副局长,去年2月份下放到高山的田壋乡工作。他到田壋乡的第一天起,就脱掉鞋子,积极地和农民一起参加生产,带领群众前进。
这个乡是一个群山环抱的乡,山多岭大,土地贫瘠,产量很低,很多人总感到山区的农业生产没有多大“文章”可做。聂道灿来到山区以后,就一直考虑这个问题:怎样打破群众固有的成见,积极起来改造山区面貌呢?
当他第一次提出“单季稻改双季稻”时,群众普遍接受不了。这时他就深入群众中去了解,发现这个乡1956年曾作过试验,结果两季不如一季收,每亩减产五、六十斤粮食。因此群众失望地说:“单改双,是个减产措施”。
遇到这个情况,聂道灿并没有灰心,他花了几天时间和老农专门研究这个问题。老农张先进说,从外地的经验以及我们自己的体会来看,单改双肯定要增产。1956年双季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青水田”不应该改的也改了三十多亩。其次是季节超过“谷雨”迟了十五天,还有些田施肥太少,远不能满足双季又密植的需要。后来,他又听说张礼仁生产队一丘季稻改双季稻的田,比前年增产了三成。于是,聂道灿就请张礼仁向大家介绍改制的经过,教育群众重新鼓起了劲头。
山区第一次插上了连作稻。常言说得好,“长嘴的要吃,生根的要肥。”当开始插晚稻秧时,就碰到了缺肥的困难。这时候,他就和别人到山里去找肥源。在杂树丛中,他们收集了二百多担鸟粪。同时他又发动群众,开展了“三清”(清沟、清坑、清舍)积肥运动,共积了八百多担肥料。
经过一年的努力,全乡九十亩单季田改双季田的连作稻成功了。其中十二亩山区稻的亩产量,还达到了一千斤! (曾全)
黎明拣粪忙
天麻麻亮,贵州省惠水县城里街道上十分清静。清晨的北风吹得冷飕飕的。有几个穿干部服的人,肩上挑着粪筐,沿街寻找着牛粪马粪。这些拣粪的人,就是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下放到惠水首创社劳动生产的同志。
他们到这里不久,就在贵州日报上看到了领导上关于大力开展积肥运动的指示,便先后积极投入了这个运动。从那时候起,不仅在长岭乡的田坝里、在山坡上能见到这些人在拣粪,就是在惠水城区的大街小巷也经常能遇到这群青年小伙子挑着粪筐,挨家逐户地问:“大伯、大妈,你家喂了牲口没有?我们是来要粪的。”有一次,一家马店老太太见到他们穿着干部服装,女的头上还有一绺尚未最后剪完的烫发,就笑眯眯地问:“你们就是贵阳下来当农民的干部吗?”“是的,老大妈,我们是来向农民学习的。”其中一个年轻人带笑回答她。“唉呵,毛主席的干部就是文武双全哩。好!我们到后院去,我家猪圈里几年的粪都没有人掏了,马粪也有几大堆,一下雨来冲得满院都是。……”老太太兴奋地边说边走向后院。
就这样,他们经常钻到猪圈里、马房里,把粪一堆一堆地耙出来,又装到粪筐里挑回社去。虽然那股腥臭的气味往鼻子里扑,但他们的脸上总是显露着愉快的神气。特别是每当遇到好粪最多的时候,就似勘探队员发现了稀有的矿苗那么高兴,他们兴奋地说:“我们简直是在掏金子呀!”十多天来,有的同志已经积了一千多斤肥。
(立非)
  劳动第一课
是我到吉林市郊贵子沟乡红星农业社的第三天。早晨,牛已架上了爬犁,马也架上了胶皮车,人们也都已来到,于是就开始了我们新生活的第一天。我的任务是装车,把粪装上车拉到地里去。
我拿起洋镐往没有刨松的粪堆刨去。陈队长和杨主任好歹也不叫我干,为的是怕我乍一干活受不了。于是我只好放下洋镐,拿起洋铲往车上上粪。生产队长吩咐同我一起干活的社员李邦权,要他帮助我,教我铲粪技术。我一听这话,心里有些不服气:“难道我铲粪也不会吗?”
零下十几度的天气,粪已经冻硬了,刨过来的粪,还是像石头一样,打得洋铲叮当地响。一位老大娘好奇地看着我。她看我铲粪这股劲,显然是耐不住了:“你这样干那行哩!粪冻硬了,从上面铲下去那行哩!绕着边铲,再加脚一蹬,这样又不费劲,又铲得满满的,干活也得找窍门呀!”她回过头来对李邦权说:“你教教人家,他乍来,不会嘛!”我照着她指点的做去,的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时我不由地想起刚才生产队长的话来,脸上热烘烘的。我使劲地干,越干越有趣,连腰也不直一直,一口气就装满了一爬犁粪。一位社员看到我这样干不对头,就走到我面前,关怀地说:“你这样干,不行呀!干活不能性急,要匀匀的干。你这样干,保准不到一上午就把你累垮!”我带着感激的心情看了看他,依着他的说法缓缓匀匀地干起来。
太阳渐渐西沉,该休息了。卸下牲口,荷着洋铲和洋镐,走进暖室。大伙儿总结一天来的劳动成绩,进行评分,我得到了七分(满分)!我带着感激和从所未有的极为愉快的心情,接受了劳动的第一次洗礼,疲倦立时消失,浑身又有了力量。
(萧克昌)
民校恢复了
周思辉,一个二十二岁的姑娘。她于去年11月5日下放到湖南省衡阳市驹峰农业社后,不但努力进行劳动锻炼,还积极帮助农民学习文化。
驹峰农业社第四生产大队,有四十多个青壮年,但其中只有一个初中生,相当于高小文化水平的,也只有六人。文化水平低,不要说学习先进技术有困难,就是记个工分也不方便。他们记的工分数字常常模糊不清,日子久了,连自己也认不清楚。清工结账时,他们常因此闹起纠纷,争吵不休。有的社员不识字,还拿买糠的折子去买粮食。过去,这里也有一所民校,但由于许多原因,已经一年多没有上课了。
周思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下定决心要把民校再办起来。她首先找社员谈话,了解民校停课的原因。社员包永洁告诉她:过去一个大队办一个民校,路程远,晚上去上课很不方便,而且影响第二天的生产。别的社员的意见,和包永洁的差不多。周思辉把社员的意见告诉了李茂贵、钟鹤。李茂贵和钟鹤是和她一块下放到这个队的干部,听到这些意见后,也愿意帮助农民把民校再办起来。经过他们研究后,决定以小队为单位成立三所民校,由他们三人分别兼任教员。
不久,三所民校成立了。社员没有钱买识字课本,周思辉就拿出七元钱给他们买。周思辉隔一天晚上,给社员们上一次课。如今,她所教的那个民校,经常坚持学习的社员已经有八、九人了。(邓秀海)(附图片)
  ①收拾白菜。
  ②帮助社里结账。
  ③帮助队长记工分。
  ④学修水渠。
  ⑤施尿肥。
  ⑥装公粮。
  ⑦出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