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在事实面前——莲花社通过展览、参观发动群众除四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2-05
第7版()
专栏:

  在事实面前
  ——莲花社通过展览、参观发动群众除四害
  程万里 孙海云
在湖北省浠水县鸡鸣乡的山区里,有一个莲花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个社有二十四个大小垸子,一百二十户,五百四十二人。现在,这里已经找不到一只麻雀、老鼠、苍蝇和蚊子。人们赞扬莲花社说:“这真是梦想不到的事,莲花社出现了几千年来所没有的新气象!”
昔日的面貌
过去,莲花社的社员们是不相信卫生的。这个社的二十多个垸子,多少年来,都是人畜同居,一进大门不是牛栏,就是猪窝,垸子里露天厕所、粪窖林立,屋前屋后垃圾成堆,杂草丛生,畜粪满地,每逢天雨,粪尿横流,一到夏天,则臭气熏人,蚊蝇成群。过去,人们曾给这个社的花屋垸编了一首顺口溜:“一进花屋垸,臭气往上翻,厨房把猪睡,堂屋把牛关!”这首顺口溜,不仅概括了花屋垸的卫生面貌,同时也是其他二十多个垸子的缩影!由于卫生环境恶劣,疾病曾像瘟疫一样在这里流行,葬送了不少人的生命。仅1934年花屋垸流行天花,全垸十七口人,在两个月内就死去了八人,农民王少堂的两个孩子,两天中连续被夺去生命!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这里也进行了不少卫生活动,根绝了天花、霍乱。但是,人们对开展经常性的卫生工作还缺乏认识,因此,其他许多疾病,如疟疾、伤寒、痢疾、肠炎等,仍在这里流行。据1955年秋天调查,全社五百四十二人中,患疟疾的五百零六人。第四生产队十八个劳动力,就病倒了十六人。“田里庄稼无人问,许多家里没炊烟”,这是当时莲花社的悲惨写照。在这样严重情况下,不少社员仍然迷信“命运”,把这看成是“天定”的,是“神灵”的安排,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菩萨”身上。社员王幼坤、王绍为,为了摆脱多年的疾病痛苦,年年丢下生产,翻山越岭,花了不少钱,到罗田县观音山去求神拜佛。可是,菩萨没有给他们赐福免灾,他们还是连续患了几年疟疾,被折磨得腰酸臂软,面黄肌瘦。
一次实物展览会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喜讯传到了莲花社,干部们十分兴奋。他们想,要改变社的落后面貌,促进生产大发展,必须根治病害,提高和保护劳动力。于是,他们下定决心要搞好卫生,消灭四害。接着,社里成立了卫生委员会,下设宣传、环境卫生、捕灭鼠雀、妇幼卫生和检查等五个小组。但是,尽管领导动手,干部带头,参加的人总是不多。这时,群众中有些人说:“人吃五谷米,那能不生病!”“老鼠会钻地,麻雀会上天,苍蝇、蚊子该几多,怎么灭得了!”“我们世世代代没搞卫生,还不是一样过日子!”有的干部听了这些风言风语,也开始松劲了。社领导及时研究了这个情况,认为主要是思想工作做得不够,因此,群众对搞卫生、除四害的重要性还认识不清。于是,他们马上在社里举办了一个实物展览会,组织社员和干部参观。展览会上,群众看到了许多被老鼠咬坏的衣服、家具;了解了社里几年来人口死亡和劳动力下降的情况;知道了全社仅去年一年共被老鼠、麻雀损耗的粮食就有两万六千六百多斤。这些生动的事实,激起了社员们对四害的仇恨,树立了搞好卫生的决心。共青团员徐秀英看到自己的一件新花褂子被老鼠咬了两个窟眼,家里的厨柜、蚊帐也被老鼠咬的东一个洞,西一个孔,气得大哭一场,她说:“我一定要做个除四害积极分子!”许多老年社员也说:“平时一家一户不觉得,这样集中起来,四害真是害人精,不消灭还了得!”从此,一个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在莲花社的群众中,初步落了脚,生了根!
两丘宣传田
展览会后,社员们的思想认识提高了,但是,人们除四害、讲卫生的劲头仍然不太大,而且极不经常。原因是:许多人思想有顾虑,怕误了生产。如有人反映:“四害要灭,卫生要搞,就是现在生产忙,人手扯不开,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解除群众的顾虑,社里一面结合民校上课和出大字报、黑板报宣传搞卫生工作不仅不影响生产,而且可以推动生产外,并且由财经主任王正国同志,将清洗阴沟取出的污泥,迁移厕所挖出粪缸周围的泥土,和打扫清洁所积的卫生肥料共两千多担,专门培育了两丘(一点五亩)田。由于肥施得足,这两丘田的秧苗长得特别茁壮可爱,被评为一类苗,社主任王幼彬高兴地说:“这是两丘最好的宣传田。”他马上组织全社群众参观,让群众看搞卫生所带来的好处究竟是什么。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参观后,社员们说:“百闻不如一见,这一亩田起码要产千把斤粮!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定报酬、订制度
在提高认识解除顾虑的基础上,社委会又及时地规定了劳动报酬,如修建厕所按底分记工,积四担阴沟泥肥记工一分,挖蛹土三担记一分,挖地皮和铲杂草一般是三担一分等。因此,社员们搞卫生,除四害的劲头更足,情绪更高。他们的口号是:“户户动员,人人动手,不灭四害不收兵!”通过十多次突击运动,在去年上半年全社就消灭了露天厕所,基本上做到牛有栏,猪有圈,鸡有笼,人有厕所,粪缸有盖,和家家无鼠洞,户户无雀窝,垸前垸后杂草一扫光,全部阴沟也都进行了清理,几十年的臭天井也翻了身。全社有一百二十户置备了捕灭鼠雀工具三百二十多件。为了使卫生工作能够坚持经常,达到彻底根除四害,党支部和团的组织,除了进一步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外,并且制订了每天一小扫,七天一大扫,每月一检查,两月一评比和好的奖励,坏的批评等工作制度。现在,莲花社出现了四十多个青年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徐秀英,一年捕灭鼠雀八百六十多只,十三岁的王建平,一年捕鼠雀七百七十多只。去年全社共捕灭了老鼠七千五百多只,麻雀五百多只,半年积卫生肥料二万五千七百多担。这里再也看不到鼠雀和蚊蝇。社员们高兴地说:“我们莲花社,老鼠、麻雀断了根,苍蝇、蚊子不见影,真像个新农村样子!”
一片新气象
莲花社出现了一片新气象!人们走进那个垸子,都感到一股清新爽人的气氛。勤洗衣被、勤打扫,已成为每个社员的生活习惯。许多疾病也一去不复返了,如一向大量流行的疟疾,1956年的发病人数由1955年的五百零六人下降为八人,去年发病人数仅二人,全社没有一人生痢疾、伤寒、肠炎等疾病。去年社里的劳动出勤率经常保持在95%以上,连几年来的老病号王幼坤、王绍为每人都做了四千多分,比1955年增长了一倍多。疾病的减少,劳力的提高,给生产带来了显著变化,粮食平均亩产量,由1955年的亩产四百九十斤上升到1956年的五百三十六斤,去年又上升到六百零六斤。另一件使人兴奋的事是:去年社里将搞卫生积的六万六千八百担肥料,专门培育了三十八亩六分田,秋收时,其中八亩一分平均亩产一千一百斤,有十二亩五分平均亩产一千斤,有十八亩平均亩产八百斤。“亩产千余斤”,几千年来山村人民所不敢梦想的事,如今也成为活生生的现实了。莲花社的社员们满怀信心地说:“现在我们是人强马壮,今年的生产一定要来个大跃进,平均亩产要搞个千把斤!”一向迷信于“命运”和“神”的王绍为、王幼坤说得更为动人,他们说:“过去,我们烧香拜佛,诊病求福,看来真是活见鬼,给人民幸福的原来不是‘神’,而是共产党、毛主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