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腊月廿五话赤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2-13
第8版()
专栏:

腊月廿五话赤豆
杨旻
据史籍记载,古时每逢腊月二十五,家家户户都要做赤豆粥吃。古人相信,这天吃了赤豆粥,疫鬼便会远逃,谷物便会丰美,来年就可以康乐平安了。因此,人人满怀希望地去吃它,连婴儿,甚至猫儿、狗儿,也要喂吃一点,还要留一份给在外未归的行人。这就是所谓吃“口敉粥”的风俗,虽然迷信的色彩非常浓厚,但由于赤豆具有许多可贵的功用,却病健身的效果也不是没有的。
赤豆的一种功用是清毒。在古代,对于各种痈疽疮肿,多有用赤豆粉末和水或酒来涂敷的,据说效果良好。在本草纲目中,还记载了用赤豆为末外敷治愈痄腮(即今腮腺炎)、发背等病的故事,这很值得我们重视。
此外,据古代医书的记载,赤豆还有健胃、生津、去湿、益气、利尿、解渴等许多作用。因而,在夏秋炎热的日子,许多人家习惯于煮赤豆粥吃;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冷食店,还特备赤豆粥出卖。它确实能清暑解渴。
经过现代科学的化验,我们知道赤豆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B1(仅次于糙米的含量),因而多吃了能预防和治疗脚气病(而这点,我们的祖先也早已发现和运用了)。我们还知道,赤豆中磷和钙的含量约同白米中的含量差不多,但含的铁量约相当于白米中的五倍,蛋白质的含量相当于白米中的二倍多。从这一点上,也足见它的营养价值了。
据说,哺乳的母亲吃了赤豆粥还能通乳。本草纲目引“陈自明妇人良方”云:“予妇食素,产后七日,乳脉不行,服药无效,偶得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当夜遂行。”究竟如何,还值得研究。
宋朝范成大的“口数粥行”诗中有句云:“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的确,赤豆本身已经清香可口,掺入粥或饭中,再加上佐料,是会叫人吃得津津有味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