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也是一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2-15
第8版()
专栏:

也是一害
史御五
偶翻旧书,三条光怪陆离的奇闻吸住了我:
谢景仁居宇净丽,每唾必唾左右人衣。(宋赵与旹宾退录)
苻坚从兄朗,初过江,……谢安常宴请之,朝士盈坐,并几褥壶席,朗每事欲夸之,唾则令小儿跪而张口,既唾而含出,顷复如之。坐者以为不及之远也。(晋书卷一百十四苻朗传)
严东楼唾吐,皆美人以口承之。方发声婢口已巧就,谓之香唾盂。(清姚之驷元明类钞引明杂记卷十七美人条)
这真令人怒发冲冠、气愤难忍,岂只感到恶心和失掉人的尊严而已!为了保持居室的整洁漂亮,为了夸耀,竟将痰吐在奴仆的衣裳上、侍童和侍女的嘴里,是何心肝?当然,封建王朝时代的王公贵族,大都穷奢极欲,无所不为,本来不把“下”人当人看待的。但像谢、苻、严这种一脉相传到后来的洋场恶少的行径的,就连他们的同类也不免瞠目咋舌,自叹“不及之远也”了。
我不是要来同他们算阶级仇恨的旧账,只是由此想起了关于痰的处理。
从前洋人以为我们中国人一向都是“随地吐痰”的。其实,是他们缺乏历史知识,或是故意歪曲。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常提到必须注意卫生习惯的话,“千金要方”中所说的“常习不唾地”,就是叫人养成不要随地吐痰的习惯。事实上早在公元初,我们就有了用痰盂收拾痰的记载。那时皇帝出巡,大都有专门捧着痰盂侍候的从者,小官们还以取得这个差使为“无上光荣”;外国、属国以及臣子的贡礼里面,也常常有痰盂一项,至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汉代古物陈列室里,还存放着两个离现在约摸二千来年以前的“鎏金”痰盂,式样同现今的相仿而小些,却很精巧细致。
不过,我们的祖先确也不曾个个做到“吐痰入盂”。那些王公贵族后来宁愿把奴仆当痰盂,而把那些金、玉、铜、水晶、琉璃做成的精致玲珑的痰盂当成摆设来赏玩。至于老百姓,吃、穿尚且不周,顾不到也不可能随时随地讲究卫生。渐渐地“随地吐痰”的情形也就普遍起来了。
解放以后的中国人民,有了条件去进行有计划有领导的卫生运动。特别是近来,一个除四害、讲卫生的爱国运动,像壮阔的波澜,汹涌到了全国各个角落。在出现了许多个四无地区、单位的令人振奋自豪的消息声中,随地吐痰的情形也已经随着减少了。上海、北京等地去年秋冬还曾展开过劝止随地吐痰的运动,所以情形更为好转。但可惜还远远没有绝迹。
随地吐痰分明也是一害。它害不在吐痰而害在随地。随地的结果,不仅有碍观瞻,更严重的是传染疾病。猩红热、脑膜炎、百日咳、白喉、肺炎、肺结核等病,很多是从痰里传染开去的。其中尤以结核病最厉害。去年,北京东单区结核病防治所检查过街上九百多口痰,发现1%的痰里有结核菌;上海防痨医院也曾在一个公共汽车站的地上取了三十五口痰去化验,发现有口痰里含有大量结核菌;旅大市防痨协会化验的一百口痰里,有四口痰有结核菌,每口含菌量少者几百万,多者几千万。据科学家计算,一个肺结核患者一天所吐的痰,可以含到三十亿个结核杆菌。多么惊心动魄!然而更其惊人的是细菌的抵抗力极强:在摄氏六到十度时可以活数月甚至数年之久,随着灰尘浮游在空中的时候可以活八到十日,就是在阳光直射下,也还能活半天到一天。
一个健康的人是不吐痰的。健康人的气管、支气管和肺脏,平时也不断分泌出一些黏液来,用以润湿黏膜,但这不是痰。只有当呼吸道有病时,才大量分泌黏液,并要一吐为快,这才是痰。可以说,有痰就有病。也许他不是传染病患者,却可能是带菌者,总之是会传染疾病。
怎么处理痰呢?在屋里好办,吐痰入盂便了,但痰盂里必须放些石灰或清水,要勤洗勤消毒。在街上,公共车辆上,不可能广设痰盂,只得吐在自己的手帕或纸上,但吐后不可再作揩拭用,应当用开水烫洗或烧掉。有人随地吐了之后用脚一擦,以为这就消尸灭迹了。其实,细菌是擦不死的,反倒因着痰被擦干而更快“脱颖而出”,因而危害也更快。又有人忍住不吐,往肚里咽。这也不妙,病菌到肚里照样会兴风作浪。
要使这一害绝迹,似乎还有待于人人起而歼之。现在多少还有这样的情况:吐者自吐,毫不在乎,而旁人熟视无睹,不加干涉,于是仿佛相安无事。我就常如此。看到地上、墙角那星星点点的脏东西,也绉眉恶心;遇到别人咳的一声直射出去,也急躁厌烦。但除非唾沫星子溅到了自己身上,缺乏“唾面自干”的忍耐力,才逼不得已提出抗议,否则是至多白眼相加而已。究竟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遗风呢,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由主义呢,还是别的什么思想在作祟?我不及细辩,反正都不对。让我们大家自觉而又相互督促地一起来消灭这一害,移风易俗,还我们劳动人民爱好清洁卫生的本来面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