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匈牙利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2-16
第5版()
专栏:匈牙利通讯

匈牙利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本报记者 胡济邦
在遭受反革命破坏后的第一年,匈牙利农业生产已取得巨大成就,农民对于这一年的收获,像在1945年分得土地时那样高兴。政府通过物价政策,鼓励了农民的生产情绪。由于农民的勤奋,全国几乎没有一块荒芜的耕地。各种主要作物普遍增产,牲口数量也有显著增加,全年农产品价值约合四百二十五亿福林,比1956年增加四十五亿福林,比战前几年的平均总值约增加七十五亿福林。
农业生产在匈牙利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据1955年的统计,占国民收入的38.6%,农产品占出口贸易的38.4%。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4.2%。匈牙利农村人口的密度据说在欧洲居首位,因此,党和政府特别强调深耕细作和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意义,而且在这方面已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1957年是农业生产高涨的一年
一年来,城市农产品的供应比往年都好,同时还保证了轻工业原料的供给和农产品出口计划的完成。政府在取消征购制和关于谷物播种面积的规定后,全国最关心的是如何保证粮食的供应问题。农民对养畜业的兴趣大为提高,因此1957年小麦播种面积减少,饲料、特别是玉米的播种面积相应扩大。由于农民深耕细作的结果,小麦总产量比1956年增加了,估计达一百九十五万吨。国家需要掌握一百二十万吨,其中十万吨为后备粮。现已收到一百万吨,其中八十万吨是由土地税、国营农场、拖拉机站和磨坊缴纳的,其余约合16%。过去由征购制取得,现在则按市场价格自由收购。去年初,原向苏联订购小麦五十三万吨,后来改为十四万吨,这十四万吨将用玉米和苏联交换。政府计划在一、二年内,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努力,作到粮食完全自给。
农民对国家的纳税也比往年完成得顺利。农民收入普遍提高,平均约增20%—25%,政府并以大量工业品供应农村。这一年在农业战线上取得的成就,使政府和农民皆大欢喜,使党在农民中的威信更加提高,使农村干部和农民之间的关系也获得了改善。
这个胜利的取得,一是由于自然因素,年成好,二是由于政治因素,党和政府在反革命叛乱平息后对农村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产生了积极效果。
对征购制的取消,在干部中间有两种不同的估价。主管税收和收购的部门强调其积极的一面较多,认为增产目的已达到,通过税收和物价政策,进行收购(订产销合同和自由市场上的收买)比征购制更为灵活有效,领导生产合作社的农业部门则认为,取消征购制改为收购制是在反革命叛乱之后不得已的过渡办法;它也带来消极的一面,即农村资本主义有些滋长,农民希望保持现状,这会影响合作运动的开展。但是无论哪一个部门都认为只有集体化的大型农业才能不断提高生产,国家才能主动地实现有计划的领导。一年来党和政府在普遍鼓励生产的同时,努力协助农业合作社的恢复和巩固。在反革命破坏后重新组织起来的高级社约有一千多个,它们在年终结算时,绝大多数都有盈余。社的公积金一般都超过规定,提高到10%到15%左右。
这一年集体和个体农民在自由生产的竞赛中,小农经济也获得某些发展。但这是在好年成的条件下而获得的,它有一定的限度,而生产合作社虽在不久前遭受反革命的破坏,仍能迅速恢复起来,站住了脚,而且显示出生产的优越性。如粮食收成,合作社比个体农民一般高出30%,生产成本约低25%,有三分之一经营良好的社,社员平均收入已赶上中农的水平,中等的生产合作社社员也普遍超过小农的收入。
但目前匈牙利尚有76%的耕地是小块分散经营的,80%以上的农民还没有组织起来,现有的二千六百零七个农业合作社的规模也是比较小的,可见农业中的潜在能力还远未发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几个月前制订的农业纲领和最近时期的报刊文章,都一再宣传和强调农业大规模生产的优越性,指出这种大规模生产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是使农民走向富裕生活的发展道路,就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农场主为了降低成本,加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也都走向大企业的生产。所不同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是使小农破产,采取兼并和淘汰的办法;社会主义的道路则是采取诱导农民集体化的办法。而修正主义者却幻想小农经济也能扩大再生产,能自流地长入社会主义。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已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上日程,指出农村是今后两条路线斗争的主要阵地。可见由于反革命的叛乱,匈牙利农业合作化的发展曾一度受到了阻挠,比起东欧其他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缓慢了一些。修正主义是农业合作化的主要障碍
解放前的匈牙利,农村阶级关系尖锐,土地集中程度与波兰相近,全国一千万霍尔特(一霍尔特合八点五五市亩)耕地中,48%属于地主所有。最大的一个地主占地达十四万霍尔特,教会土地达九十万霍尔特。五百万农业人口中有三百万贫雇农,农业经营落后,普鲁士式的封建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其特点是生产力低,农民穷苦。1945年实行土地改革时,有六十多万户农民分得了三百五十多万霍尔特耕地,这种情况对于开展合作运动是一个有利的政治条件。
匈牙利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从1948年开始的。到1953年,集体经营的土地已占25%,加上国营土地12%,占耕地总面积的37%。如在匈牙利东部地区著名的四个合作化小城,集体经营的土地在1951年已达到75%,有许多过去在地主庄园上当雇工和短工的农民原班一起组成生产合作社。如二万三千人口的卡尔察克城,十月事件前参加合作社的农民已占92%,现在仍占85%。
如果没有1953年和1956年修正主义和反革命的进攻,匈牙利的农业合作化完全可以达到像捷克斯洛伐克所达到的水平。在五年之内经受两度激烈的震动,合作化事业遭受了不小的挫折。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特别在1952年,由于当时国际紧张局势的影响,工业投资过多,犯了左倾冒进的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也由于片面追求数字而犯了强迫命令的错误,一部分农民因负担过重,对土地抱消极态度,弃农从工,大批流入城市,又加上旱灾,以至于使1952年九十万霍尔特土地荒废,农业生产下降,城市供应紧张。1953年开始纠偏,当时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在6月作出纠正错误的正确决议。但由于纳吉当了部长会议主席,他违背了党的决议,乘机实行自己的一套修正主义农业纲领。他在政府的施政纲领中公然宣布“我们的农业生产主要是靠小农经济,他们的生产对国家是必须的。……政府认为鼓励个体农民的生产是首要的任务。”他又宣称:“政府要准许自由出租土地。如有人愿意把从前献给国家而现在由政府保留作为一部分后备地的土地收回自用,他们可以收回。”当时大部分富农为逃避重税曾将超过中农的土地捐献出来,这些土地已变成国家的后备土地,并且国家已把它交给生产合作社使用了。如果解散生产合作社,富农就可合法地收回土地。纳吉还公开发出取消富农名单、农民可以自由退社等等谬论。纳吉一向以党内的土地问题专家自居,他从理论到实践一贯主张巩固小农经济,夸大合作社由经营管理不仅造成浪费的缺点,而且反对走合作化大型生产的道路。当时地方干部对纳吉这种声明感到很突然,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其后果不仅引起中农和小农的单干思想上升,而且使一部分贫雇农对于合作社的信心也发生动摇,认为政府既不支持合作社,则不如单干有前途了。一部分农民则以上升“中农”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富农更是大摇大摆地来到乡政府要求归还土地和农具,公然联合中农向合作社发动进攻。结果在两个月之内,三分之一的生产合作社解散了,大批中农退出了生产合作社。
1955年初,纳吉被撤职,在这一年生产合作社已被恢复起来,接近原有的水平,但1956年春天,右派集团又重新向合作化事业进攻。10月初,右派集团在西部绍莫吉州召开了一个农村干部大会,在会上宣扬匈牙利农民有自己的特点,根本不欢喜生产合作社,主张首先发展和巩固单干农民的经济,要等到所有社员的收入都超过中农时,农民就会自愿入社了;因此作出这样一个结论:“发展生产合作社是几十年以后的事。”右派集团还诬蔑过去的合作化道路完全是错误的。在这种煽惑言论的影响下,这一州的生产合作社又像1953年那样大批解散了,许多中农又退社了,这就为反革命在农村中向党和合作社进攻作了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动员。
生产合作社再度大批解散和中农退社是在1956年11月4日以后,主要在12月底和1957年1月上旬发生的。当时反革命力量在城市失败后,一部分退却到农村,企图在农村中瓦解社会主义基础。当时党和政府还没有力量顾到农村,因此三分之一的社被解散了。这次反革命向合作社的进攻也是以“收回原有土地”作为煽动农民的主要口号,并用暴力进攻那些经济基础强固的社。
过去被生产合作社调整过土地的个体农民纷纷要求归还原有土地,退社农民要求带走自己的那块地,富农要求退还捐献的土地,有的更擅自占领和夺取公有土地,造成农村一度紧张而混乱的状态。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在1957年2月初公布法令保证社员和个体农民合法使用的土地,指出擅自分割公有土地一概无效。另一方面,允许对土地调整时受到损失的农民予以补偿。这才稳定当时农村的秩序和春耕的进行。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生产合作社则是坚定不移地,甚至武装起来保卫住自己的社和公共财富。有一部分社是在惊惶失措中临时散伙的,如匈牙利东部的裴多菲生产合作社,当时因为怕反革命抢劫,在两天之内把全部牲口都拍卖给单干农民;并将收回的现款,归还历年向政府贷来的债务。情况稳定后,虽然已失去全部牲畜,但社员们又凑在一起,重新组织起来。这样的例子很多。由于许多社是处在暴力和威胁的情况下解散的,因此,当反革命在全国范围被粉碎后,从2月开始有些贫雇农又重新组织起来了。
截止1957年12月止,匈牙利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成就如下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