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大力发展茶叶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2-17
第3版()
专栏:社论

大力发展茶叶生产
我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但在解放前受到反动统治长期摧残,树衰园荒,产量不断减低,1949年只产八十二万担,仅为历史上最高年产量四百五十万担的18%。土地改革初步解放了生产力,农业合作化后群众生产情绪更加高昂,加以八年来各级党政领导采取了不少的积极措施,如发放长期贷款,实行预购,对缺粮的茶区保证供粮,适当提高茶叶收购价格等,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生产的恢复。1957年全国茶园面积较解放初期扩大了一倍,产茶二百二十七万担,为1949年产量的二点八倍。八年来出口的茶叶,可换回钢材三百四十二万吨,保持了国内市场的平稳,对改善山区人民生活也起了一定作用。
但是,现在茶叶产量还仅及战前常年产量三百四十万担的三分之二,和最高年产量四百五十万担的二分之一。新园开辟尚少,部分荒茶园尚未垦复,现有茶园单位面积产量也很低,每亩平均只有干茶五十斤左右,仅及苏联茶园单位面积产量的三分之一。茶叶品质几年来虽有所提高,但高品质的茶叶仍感不足。
在全国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今天,茶叶生产能不能大跃进呢?肯定能够的,因为:茶叶一般不与粮、棉争地;茶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强;旱、涝灾害比粮、棉为小;秦岭和淮河以南广阔山区均宜植茶,现在全国有十五个省包括六百四十九个县产茶;南方各省现在荒地还很多,茶园面积大有扩展的余地;我国人口众多,茶区群众又普遍有生产和制造茶叶的经验;所有这些都是有利的条件。就是现有的衰老茶树,也可以台刈更新,“返老还童”,延长采摘时间。如采用挖野茶苗与无性繁殖的方法解决种苗问题,把现有缺株茶园补植起来,就等于茶园面积增加一倍以上。仅仅把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一倍,就可超过历史上年产最高水平。
现有的茶园,增产的潜力也很大。1957年已有单产一百斤以上的县、市有七个,其中最高的农业社达到三百一十斤,丰产茶园有亩产高达四百五十八斤的,安徽祁门解放后生产增长四倍,湖南涟源增长七倍。这些事实都足以说明增产潜力之大。但这是需要人们努力争取的。不努力就不能增产,甚至会减产。在同一地区如湖南双峰县星星社1957年比1956年增产21%,而毗邻的大埠社则减产26%。其他地区也有这种情形。这种对比值得人们深思。
当然,当前茶叶生产和粮食生产是有矛盾的:第一,茶区粮食增产任务大,容易忽略茶叶生产;第二,粮、茶生产季节劳动力难以安排;第三,肥料不够,同时满足粮、茶的全部需要有困难。但是,事实证明,只要全面规划,具体安排,这些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中共祁门、安溪、涟源、婺源、五峰等县县委,全面安排了粮、茶、林及其他农副业生产,加强了具体领导,粮食、茶叶和其他农作物均能增产。祁门粮食每年由外地调入,粮食增产任务重,县委提出在今后两三年内达到粮食自给,争取多余;同时也要求茶叶生产在1957年增长24%的基础上,1958年再增产20%;安溪县委提出“茶粮两丰收”的口号,1958年要求粮食、茶叶在1957年基础上增产20%;婺源是个缺粮县,现已变为余粮县,与粮食增产同时,茶叶的数量、质量均能有所增长和提高。这些事实都说明粮、茶生产的矛盾是能够解决的。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农业合作化以后,粮、茶和其他农作物所需劳动力可以统一合理的安排,这就更增加了有利的条件。许多地区采用算细账、活路排队的办法,已经建立或健全了粮、茶三包责任制,做到了粮、茶生产两不误。湖南涟源提出“男下田,女采茶,老婆婆带娃娃”,这些具体经验各地都可以采用。
粮、茶争肥是个矛盾,但茶叶所需肥料主要是农家肥,特别是肥土、野草和绿肥(商品肥料只能配合使用),这些都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肥效大。浙江淳安县井坪社的一块茶园,间作赤豆当绿肥,每亩用种子二斤,加上自己劳力,共花工本三元五角,而每亩茶园的产量却由四十九斤提高到一百二十八斤。这个事实说明,只要发动起群众的干劲,肥源是取之不尽的。
我国是六亿人口的大国,目前国内茶叶消费量平均每人每年只有一两多,远远低于埃及平均每人每年消费一斤半的水平。我国兄弟民族地区,也只有三十五两。如果全国每人每年消费二斤,即需要一千二百万担以上,再加出口的需要,则为数更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茶叶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