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发扬了自爱爱人的美德——访南京市五老村一群爱劳动讲卫生的人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2-17
第7版()
专栏:

发扬了自爱爱人的美德
——访南京市五老村一群爱劳动讲卫生的人们
本报记者 甄为民 史越峨
我们在新年前夕访问了南京市内的五老村,那里的居民正在进行一年一度的大清扫运动。
在阳光照耀下的新巷马路上,走着那些勤劳而热爱家乡的居民,有的人在讨论着老鼠的“食欲”,有的人在灶角用吸管吸捕蚊蝇,有的在浆洗衣裳,有的在扫清街道,把地板拖洗得发白发光。人人爱清洁,户户讲卫生在这里已经变为事实。1953年以来,我们曾几次访问五老村,几次访问都给我们这样的印象:我国人民自爱爱人的美德,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扬。虽然这里的人们经济收入、文化水平都不算高,然而应该说:他们都是些有文化、讲道德、懂科学的人们。
她是这样的热爱家园
在访问五老村的时候,我们碰到的第一个熟人是冯桂珍。人们总喜欢说她是“捕鼠能手”。三年前,她曾为消灭五老村的鼠患贡献过力量。几年来,五老村的居民可以把米坛子不加盖,饭菜摆在桌上过夜。这是和她的一份努力分不开的。
去年10月,开展冬季爱国卫生运动中,冯桂珍仍然是一个积极分子。她挨家挨户地访问了本村第九组的居民,果然发现了问题:无鼠村发现了老鼠。有的人家,米袋又被老鼠咬穿了。于是,冯桂珍就到每家串门子,挨家研究老鼠出没的动向,帮助人家上好鼠夹,把鼠夹放在有老鼠动静的地方,第二天一早,她又跑到各家去问,果然打到了两只老鼠。
冯桂珍并不满足于这点成绩,她想,上了几十家的鼠夹,为什么只有两家打到老鼠呢?她曾经听到一些家庭妇女说迷信话:“冯桂珍,你越跑得凶越捉不到,老鼠最灵巧,听到你要捉它,它还不赶快逃生吗?”可是她并不相信这种说法,她和居民们研究五老村的老鼠爱吃什么东西。她们先后试用锅巴、油条、麻团、鸡头等许多食物做诱饵,结果证明这里的老鼠最喜欢吃有油腥味儿的新鲜食物。她们就用这种食物引诱老鼠,最近两个月内已经捕捉到九十多只老鼠。五老村的人们称赞冯桂珍的工作,我们问她,几年来为什么能坚持当爱国卫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她说:“1952年我们这里搞爱国卫生,是为了防止和消灭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现在搞好卫生除四害是支援农村实现四十条,我的家乡就在苏北里下河,解放前那是块年年有水灾的苦地方,我们一家就是在苏北不能生活才逃荒到江南来做工的,现在党领导要改造农村,改变里下河的面貌,作为一个从苏北农村来的工人家属,我能不积极吗?有人说:搞卫生是讲形式、图表面,我说搞卫生、除四害真是毛主席看透了我们的心,要我们人民延年益寿的最大的好事情。就拿我家说,解放前,一家老小一年到头总有人生病,你看,现在就很少有人生病了,怎么能不搞卫生呢?再说,搞卫生也成了我们的习惯,我们做家务活的不搞卫生就不能算是家务活了。”
懒汉为什么成了持家模范
谈起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居民委员会副主任黄文卿陪我们到了“五好”积极分子曹鹤峰的家里。这时曹鹤峰正在煤炉旁操持家务。他是一个五十六岁的老汉。解放以前,曹鹤峰是一个油瓶倒了都不扶的懒人。1952年,南京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曹鹤峰的爱人李月华成了本村爱国卫生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可是曹鹤峰还常发牢骚,要老婆背着孩子去开居民会。
爱国卫生运动的结果,根本改变了五老村的自然面貌。在他屋后的费家菜园附近,占全村四分之三面积的臭水坑,变成了大马路,盖起了大楼房。死猫、烂狗、死孩子、苍蝇、蚊子和疾病都没有了。在国家帮助下,全村有了电灯、自来水、幼儿园和小学。“苦恼村”变成了“欢乐村”。这些事实,深深地激动了这个老人的心,他打定了主意,要在这个有全国荣誉的欢乐村度过他的晚年。这时,地方政府根据李月华的积极表现,和他们家庭的情况,介绍她到纸坊工作。老曹激动地对老婆说:“政府太关心我们了!你安心工作去吧,家里的一切事情,都由我来管。”从此,曹鹤峰才开始学着烧饭、做菜、洗衣、补裤、带孩子、打扫内外。老曹不仅关心家里的清洁卫生,还关心周围邻居的清洁卫生。他家门前隔一条明沟就是宁芜铁路,是他第一个想办法把明沟里的污泥全部挖光,经常保持雨水畅通,路轨下的石子,每年也要扒出两次,铲去积存的污泥,然后再堆好,这样,既改善了环境卫生,又保护了路基。从此曹鹤峰成了一个清洁卫生运动中的积极分子。我们三年来三次到曹家作客,曹家的住屋虽然只有一间,但室内明窗净几,从地板到天花板,几乎一尘不染,黄文卿告诉我们说:我们检查卫生,都是先检查积极分子家的。检查的人戴着白手套,检查橱顶和窗子,还到桌子底下去查看,如果发现有一点灰尘就得重搞。老曹家里是从来没有叫我们费心的。
自爱爱人没有矛盾
也许有人会问:这里的人们经济收入并不宽裕,搞卫生会妨碍他们的生产,影响他们的收入吧?会是他们的额外负担吧?不,搞卫生是为了大家的利益,也正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劳动人民看来,自爱爱人之间并没有矛盾。凌云和方永昌都向我们证明了这样一条道理。
一天傍晚,我们访问了早出晚归的单身汉方永昌。方永昌的房子很小,却整理得有条有理。我们问他:“你每天早出晚归,家里收拾得这样干净,不太麻烦吗?”他的回答是质朴的:“不整齐怎么行?光是这床底下的劈柴,就能堆满这间小屋子,那叫我住在那里呢?”
方永昌是一个街头理发师。他从早到晚挑着担子,在街上给劳动人民理发。方永昌的理发挑子生意特别好。本村大部分劳动人民是由他理发的。在夫子庙一带,老主顾叫个不停,新主顾一听说是五老村来的,都愿意让他理发。方永昌给人理一次发,剃刀、剪刀都要用酒精消一次毒。我们问方永昌,一般理发店都很难做到理一次发消一次毒,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正在用酒精擦洗理发工具的方永昌,面露笑容反问我们说:“我能拿着五老村卫生模范的招牌去欺骗顾客吗?前几天,我从夫子庙挑着担子回家,路上有人要我理发,因为我的酒精用完了,工具没有消毒,我就没有答应给他理。我宁可少做生意,也不能让别人染上皮肤病。”
我们到凌云家里去的时候,正碰上凌云一家人吃晚饭。两个大人和三个孩子都很熟练地使用着公筷。也许有不少人会觉得,使用公筷真是一件麻烦事,一桌有几个菜,七八个人吃饭,那不成了筷子飞舞的世界了吗,我们问他使用公筷方便不方便?凌云的回答是:“使用公筷比不使用公筷要方便,我们吃一顿饭一般只有一、两个菜,用公筷挟一次菜,摆在碗头上,就可以吃半碗饭,要是不用公筷,大家的筷子在菜碗里叉来叉去,那才麻烦呢!”凌云告诉我们,他是五老村的卫生急救员,1953年,他在本村举办的讲习班上学了卫生常识之后,就觉得吃饭时,各人筷子上的饭屑沾来沾去不大卫生,就开始采用公筷制,一直坚持到今天,现在一家人,连最小的孩子都养成了使用公筷的习惯。公筷制给他们全家带来了幸福。去年春天,南京市全城的流行性感冒十分严重,他的大孩子,一度在学校里传来了感冒,可是他们坚持了隔离,使用公筷,感冒就没有传染给其他人。
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五老村的卫生运动改变了村里的自然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面貌。这个村五年来深入持久的卫生运动,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在五老村幼儿园孩子们的心灵中,也可以找到许多生动的反映。
五老村幼儿园现在有一百三十多孩子。一清早,孩子们来到幼儿园,都要让阿姨检查双手,还要互相比比,谁的手最干净。不论在园内还是在家里,孩子们都能做到不随地吐痰,饭前或便后洗手。每逢星期六,阿姨就问:“小朋友,星期天回家做什么?”孩子们总是这样回答:“洗澡”、“洗头”、“换衣服”、“剪指甲”。有一个星期天,大班小朋友王善宁的奶奶没有替他洗头,第二天,王善宁就拖着他的奶奶到幼儿园来,一定要她当面对阿姨说:明天保证给孙儿洗头。
这一学期,幼儿园来了一位新阿姨。新阿姨第一次值班照顾孩子吃中饭,阿姨说:“小朋友,吃饭罢。”小朋友们以奇异的眼光打量着新阿姨,阿姨问:“你们怎么不吃啊?”孩子们这才齐声回答说:“不洗手吃饭不卫生。”一直等到洗好了手,大家才高高兴兴地用饭了。孩子们都在用饭,可是,小班的小姑娘陈天云却撅着嘴,不动筷子,新阿姨问:“天云,不舒服?”她摇摇头。又问:“菜不好吗?”天云又摇摇头。阿姨又问:“那么你为什么不吃呢?”小姑娘羞羞答答地说:“这是人家的饭碗,我不吃。”
这些小朋友对于卫生制度,执行得是那样的认真。幼儿园的马桶少,阿姨动员离家近的小朋友回家大、小便。一天上午,薛才喜小朋友急着要小便,奔回家去,只见家里的门锁着,他的妈妈上街买菜去了。急得他蹲在地上直哭。住在附近的三轮车工人张炳南走过这里,问他哭什么,小朋友说:“要小便,家里门锁了。”三轮车工人说:“那哭什么,就撒在地上好了,傻孩子!”薛才喜摇摇头说:“阿姨说过,好孩子是不随地大小便的。”这个三轮车工人听了又感动又惭愧,以后他也成了在三轮车工人中搞卫生运动的积极分子。
我们正在从事前人所不敢梦想的事业,这一伟大的事业,又在下一代孩子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影响!未来的成就,更将是不可估量的。爱国卫生运动目前正在全国乘长风破万里浪地展开,它引导着人们把祖国的自爱爱人的美德,更加发扬光大,推动着人们去促进崭新的具有现代工业、农业和科学文化的强国的成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