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牡丹江上的少年之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2-22
第7版()
专栏:

牡丹江上的少年之家
本报记者 苗风
一个晴朗的下午,我走进了牡丹江“少年之家”。这里有许多孩子,有的埋头在书报里,有的打乒乓球、篮球,有的吹大号、拉胡琴、敲锣、打鼓、排练歌舞和木偶戏,还有的在植物园里修剪苹果树的枝芽。
牡丹江“少年之家”从1954年10月建立以来,已经组织和帮助了三千五百多中、小学毕业生自学,其中,有四百五十多名经过自学升学,一千七百多名投入工、农业生产,和在各行各业就业。现在还有一千三百多人,分布在二百三十多个小组安心学习。他们是怎么自学的呢?学得好吗?
上午八点至十一点是自学时间。我参观了设在各家炕头上的许多小组,有汉族组、也有朝鲜族组。各组除房子有大有小,有亮有暗,组员五至七人不等外,小组的布置和学习方法基本相同。墙上贴挂着学习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学习公约、批评和表扬壁报、点名册、记分册。各门功课,各小组都有科代表(小先生),科代表是本组选出的某门功课的优秀生,每星期到少年之家听两次课,然后在小组传授。各小组都有小组长,也是大家选的,组长在老师指导下组织领导学习,主持每星期六的检讨会。检查学习、团结、劳动、遵守时间、请假制度等。有受表扬的,也有受批评的。
我到姚玉洁小组的时候,十六岁的语文科代表马凤兰正站在黑板旁,向围坐在炕桌旁的五个同学提出:“老实话”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是谁?他还有什么著作?大家低着头,却举起手。发言先举手,不可喧哗,公约上已写得明白。马凤兰指定刘万富回答,并提醒他不要再啃指甲。刘万富是这个小组里唯一的男孩子,年龄最小,只十三岁。常常喜欢像小狗啃骨头一样啃大拇指。这时他规规矩矩放下手,回答问题。之后,大家依次提出不同意见和补充,最后科代表归纳起来。各小组都觉得这种提问、讨论的方法好,相互启发,容易记忆。不努力学习的学生,也慢慢对学习发生了兴趣。
少年之家一开头,就注意了劳动教育,老师们除平时讲解劳动光荣的道理,还常常号召参加社会劳动和家务劳动。他们是全市参加社会劳动的模范单位。许多小组还经常帮助烈、军属抬水、砍柴、扫院,帮助政府登记户口、扫盲、给群众读报等。他们还开垦了二亩多地的植物园,栽了一百多棵果树,还有一个培育各种菜秧和花草的小温室,小温室是自己盖的。最近买了三只小猪,大家轮流喂养,又盖了三间小猪棚。
由于少年之家注意了对儿童的劳动教育,绝大部分孩子都从思想深处懂得了劳动光荣的道理。在组织牡丹江青年集体农庄到密山县垦荒时,有一百五十多人报了名。
孩子们,他们曾经成群结伙,在街道上弹琉璃球,踢足球,打架,妨碍交通,经常摔伤擦破,自不必说,且做出了许多恶作剧。商店丢货,书店丢书,行人丢钱的事,时有发生。“少年之家”成立之后,这种情况大大减少了。
办这样一个“少年之家”,是否需要国家花很大的本钱和加重家长的负担呢?不,完全不需要。
牡丹江“少年之家”是这样成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牡丹江市委,召开了各机关团体有关人员的会议,决定由团市委负责具体组织领导工作,市人民委员会拨出一间训练小先生兼阅览室的房子,支出七个教员的薪水,各机关团体捐助了几千册书和三十多件乐器,团市委每月补助二十元书报费,家长每季只负担五角钱的杂支费。仅仅如此而已,却很好地解决了一个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访牡丹江少年之家后,我想,在我们祖国的各个城市里,办这样一个:大家支持、花钱不多的“少年之家”,也许并不困难吧!让像牡丹江上的“红牡丹”,在全国各地开得更红更鲜艳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