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南京农学院培养学生着重实践帮助农业社一心无私 向社会主义农业大学迈进 争取两年内做到科学研究经费自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2-24
第7版()
专栏:

南京农学院培养学生着重实践帮助农业社一心无私
向社会主义农业大学迈进
争取两年内做到科学研究经费自给
本报讯 南京农学院在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推动和鼓舞下,采取下放教师劳动锻炼,办好实习农场,向社会主义农业大学迈进等措施,使教学工作密切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占全校讲师三分之一以上的一百一十四位教师,已经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站、试制农业机械等工作。
除此,南京农学院还决定支援南京郊区农业大跃进,保证他们所联系的十月、红旗、红光和紫金山等农业社完成增产指标,六畜平安,并成为无虫害社。年内要帮助南京郊区全面调查土壤情况,提供改良土壤的具体技术措施,并充分利用农机系的农业机具为郊区农业社代耕土地三千亩,脱粒九十万公斤。实习农、牧场扩大良种、种畜、种禽的生产,以供应农业社。办好实习农、牧场要达到成本低、产量高。今年农场粮食作物争取平均每亩达到一千五百斤,棉花平均每亩达到籽棉四百五十斤,丰产田平均每亩达到籽棉六百斤。把农场旱地全部变成水田,成为无虫害农场。保证农、牧场今年盈余七万元,两年内完全做到以农、牧场的盈余解决学校科学研究的经费。校园内的空隙地除绿化植树外,全部利用做生产实习地。农、牧场全年二万多个临时工全部由师生员工充任。为了实现示范农场的保证,师生员工在今年寒假中,参加了农场的水利工作,完成了一万二千土方,把一千一百多亩旱地变成了水田。目前,每天都有四百个劳动力在农场里进行田间管理。
南京农学院从1953年以来,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一贯坚持了“深入农村、面向生产”的方针,和南京郊区的农业社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联系。去年,农学院组织了综合工作组,对十月社的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全面技术指导。第九生产小队在工作组的帮助下,各种作物显著增产,收入也大大增加。如山芋每亩平均产一千九百斤,比去年增产199%,比全社平均产量增加72.7%;油菜也比全社平均产量增产121.9%。全队户户增加收入,每人平均收入达118.5元,超过了当地中农78.6元的平均收入。去年在葛玉发队示范的黄豆、玉米间作这一措施,就增产了黄豆和玉米十万斤。今年,该社已经根据工作组的意见,重新划分了土地,改变单一生产队为多种经营的生产队,做到一年四季有种有收,土地和劳力逐步做到充分利用,合理调配。劳动模范沈章林说,山芋用玻璃温框育苗的办法真好,今年决定全部推行,争取每亩产山芋二千五百斤。
农学院对郊区农业社的支援是无私的,真正做到合作社需要什么就支援什么,随要随到,受到农业社的普遍欢迎。顶山社发生了严重的猪瘟,牧医系师生四十余人停课前去扑灭猪瘟,抢救小猪。去年秋旱严重,农机系出动拖拉机帮助和平社及时进行耕耙抢种。该社的番茄产量低,成熟迟,果蔬教研组的教师们把农学院繁殖的芜菁甘蓝良种送给他们,还教授了温框育苗,营养钵移栽的技术,使番茄提早六天至十九天供应市场,每亩还可增产二千斤。1956年师生还利用课余时间,在红旗社举办了九十余人的“业余技术学校”,讲授了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栽培知识,提高了学员的农业技术水平。
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和研究室,和生产相结合之后,熟悉了农业生产的操作方法,实际中丰富的活教材大大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也进一步加强了师生的劳动观念,教师们普遍要求下乡劳动,同学们都要求自己首先做一个会种田的农民。 (史越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