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昆明农业学校教学方向的转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2-24
第7版()
专栏:

昆明农业学校教学方向的转变
本报记者 秦军光
昆明农业学校,经过整改以后,全校出现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一向以所谓“全国水平”为准则的教学工作,现在已是处处从云南的实际出发了;从来不愿同农业社打交道的师生,现在已和很多的农业社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原来90%以上的学生根本没想过要去作一个体力劳动者,现在不仅习惯了体力劳动,还决心要去做一辈子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农民。
昆明农业学校是一个以培养中等农业技术干部为方针的学校,从1950年到现在,共为各国营农场和技术推广站输送了七百四十六名技术干部,基本上满足了需要。今后,各国营农场和技术推广站,不仅不需要增添中等的技术干部,而且还要向外输送。那末,昆明农业学校的毕业生往那里放呢?有人说,全省一万多个农业社很需要技术干部,可是在五、七年内又不需要这种脱产和“专”得只懂得一点农业常识的技术干部。怎办呢?昆明农业学校是照原样办下去呢?还是不办或改变方向再办呢?
去年2月间,中央农业部在南京召开了全国农业技术学校校长会议。会议确定技术学校还是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还决定要“面向地区、面向生产、面向农业社,为农业社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具有文化、技术、身体健康的新农民”。
方针是有了,如何具体地去做,谁也不清楚。一直到这次整风,经过了大鸣大放大辩论,才算找着了途径。
去年8月间,全校教职员工共贴出了大字报三百多张,提出意见五百多条。在这些意见中,尖锐的批评了教学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教学脱离实际。
教学工作脱离实际,主要的表现是不从云南地区特点出发,生硬的搬运苏联教学经验和所谓“全国统一标准”。有的教员说,云南需要的正是教学大纲上没有的,云南不需要的却常是教学大纲中的重点。例如:蚕豆是云南最主要的小春作物,但植物栽培课程中没有。云南种的是冬小麦,课程中讲的都是春小麦。植物栽培课程里还有盐碱土、黑钙土的改良技术,可是云南根本就没有这种土壤。云南很需要防止螟虫、稻热病,可是植物保护的课程中占的份量不多。云南根本就没有飞蝗,为了“全国统一标准”,防治飞蝗却是讲授的重点。还有电气化、机械化的耕作方法和养鱼、养蜂等专业课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用不着的。
虽然如此,可是有些教员却认为昆明农校关键问题不是教学脱离实际,而是教学质量不高。他们提议要增设教学设备、建立兽医院,构置拖拉机……。说农业社“太落后”,没有拖拉机,没有电气化设备就不能满足教学实习的要求。他们主张,应该继续到国营农场实习。
学校党总支和学校行政综合了这些意见,为了更好的贯彻“面向地区、面向生产、面向农业社”的方针,提出学校今后究竟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农村到底有前途没有?组织大家进行专题辩论。在辩论中,对于面向地区、面向生产,绝大多数教师都表示拥护。但是也有一些人思想搞不通。有的教员认为:“教学工作面向实际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把毕业生分配到农业社里当社员,未免太可惜了。”有的说:“国家花这样多钱来培养他们,结果还是个农民,这笔账我看划不来。”在学生中,思想震动也更大,有的说:“偶而参加一两次义务劳动还腰酸腿痛的,农村根本用不着有文化的人,只要能举得起五斤重的大镢头,就是好社员。”一个叫鸣平波的同学说:“农村需要的是能记个分挂个账的人,像我们这样的人放到农业社当农民太可惜了。”
农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却这样轻视农村,轻视体力劳动,这就是教学工作严重脱离实际所造成的后果。学校领导认真的研究了这一问题,认为这是此次整改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师生进行劳动教育,有计划地分批把他们放到劳动中去锻炼改造,为将来从事农业劳动打好基础。接着学校就明确规定了每班每年有七十天在农业社进行教学生产实习,每周要有八个小时在本校农场劳动,此外,每一个星期六下午还要有四至五个小时到附近农业社参加体力劳动。
接着,学校同附近十多个农业社建立了联系。并和农业社共同组成了实习指导委员会,统一定出实习的日程。
要去农业社进行实习,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愉快的。动物饲养专业班听说要他们去金光农业社实习,多数表示失望似的说:“这有什么好实习的,还不是几条老牛老马,那里比得上嵩明畜牧农场来劲。”这个班在老师和党团员积极分子的带动下,终于还是去了,到了金光农业社,许多同学的看法就变了。这个社有各种牲口二千多头。有些同学在这许多牲畜前面,深深感到自己的技术懂得太少了。去先锋、前进等农业社实习植物栽培和植物保护等专业班的同学,也都觉得比在农场实习收获大得多。有的还说:“并不是农业社落后,而是我们的思想落后了。”老师们也深深感到知识不够,不能圆满的解答学生们提出的各种疑问,须要踏踏实实地在农业社钻一钻。
实习同学在同社员们相处的日子里,深深的感觉到农村是迫切的需要他们。动物饲养、兽医,植物保护等专业的同学,为农业社的牲畜医病、帮助农业社修建牛厩、猪厩、羊厩、盖厕所、并耐心的传授了许多农业技术,农业社非常感激。跑马山农业社社长再三向该校校长表示感谢,并要求学校一定要分配几个毕业生给他们。
经过这一段实习,学生们在思想方面也起了很大的变化。兽医班学生严子健说:“我起初是很怕体力劳动的。我想,像我这样的人劳动一定是吃不消的。可是现在,我已是习惯了。体力劳动真是先苦后甜”。女同学赵慧坤过去曾说:“要我当农民,一百个想不通”,现在表示有信心在农村干一辈子。
昆明农业学校通过几个月的劳动锻炼,教师们的思想也有了很大提高。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修改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把那些不适合云南地区情况和目前还用不到的一些课程作了删减,增设了云南迫切需要的动物饲养、牲畜农具、蚕豆学及水田耕作法等课程。在教学中,还特别注意了专业课程同综合课程密切相结合,不仅使学生懂得专业知识,还要懂得一般的农业知识,以适应农业社的需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