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徐水县大力发展集体养猪事业 由户养为主转为社养为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2-27
第2版()
专栏:

徐水县大力发展集体养猪事业
由户养为主转为社养为主
编者按:徐水县采取社养为主、大力发展集体养猪事业的作法,在目前农业大跃进的新形势下,是一项大胆的革命措施。我们认为:凡是具备了一定条件的地区,经过群众辩论,征得群众同意,都可以而且应当采取这个作法,积极地把养猪事业由户养为主引导到社养为主(至于社养和户养各占多大比例,可以因地制宜),以增强集体经济的基础,巩固合作社所有制。
当然,这并不是说今后户养猪不重要了,国家仍将保障养猪户有适当的收益,农业社仍须继续帮助养猪户把猪养好,来支援农业生产和国家建设。
本报讯 本报记者张潮报道:大力发展集体养猪事业,以社养为主、户养为辅,已经成为河北省徐水县今年大跃进中一项重要的方针。到目前为止,全县生猪由去年的三万七千头激增到三十二万头(平均每户由半头上升到五头)。二百五十九个农业社,已经建立了一千七百多个集体养猪场,一万三千多个集体猪圈。其中有九十六个社的社养猪已占各社养猪总数的50%以上,大寺各庄瀑河二社已达到70%。中共徐水县委最近决定:在秋季以前,全县达到瀑河二社的标准,即社养猪占三分之二(70%),户养猪占三分之一(30%);并且规定以后户养猪每户不超过两头。
为了保证全县亩产量达到五百斤,县委提出一个口号:“每亩万斤肥”。但是,一半以上的肥料要靠养猪来解决。原有的三万七千头猪,远不能满足今年农业大跃进的需要,县委又提出一个口号:“多养一头猪,多积十车肥,多打二百斤粮。”并且通过参观养猪,专业会议和其他各种会议,算细账,讲道理,阐明养猪对个人、社和国家的好处,广大社员咬紧牙关,短时间内投资二百多万元(包括投料)。县委随即组织一百六十多名干部,分头到山东、河南、山西、湖北、黑龙江、辽宁等省,买到了二十八万头优良猪秧和一部分母猪。到年底,将发展到五十多万头。
养猪大跃进产生了两个新问题:第一、原有社养户养的比例已经不适合新的情况。如果继续以户养为主,例如80%归户养,按全县六万多户计算,平均每户要养四头猪,到年底,就要达到每户七头左右,势必占用社员的劳动力,增加社的粪肥奖励开支;更严重的是由于养猪利大,势必助长社员的资本主义倾向,损害集体经济利益。县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积极地引导农业社,由户养为主经过社养户养并重而转入社养为主。对养猪户仍将给以适当的奖励和帮助。
为了保证农业社把大量的猪养好,县委紧紧抓住了两个主要环节:
一、发动群众克服饲料的困难。群众说:“猪吃百样草,看你找不找。”县委组织一批干部到安国等县去学习了养猪经验,随后派出三十多名干部,在八个社试办饲料加工站。各乡以负责养猪的乡党委副书记为首组成五人饲料加工指导小组,各生产队组成五至七名妇女和男半劳力的饲料搜集加工专业小组。试办结果,发现一百二十多种植物茎叶经过加工可作粗饲料。接着就举办展览会,推广到全县。现在,社社都有了饲料加工站,全县全年可加工二亿四千万斤,等到青饲料(苜蓿、薯类等)上场,饲料就绰绰有余了。
二、开展防疫保健工作。农业社集中了大量的猪,一有疫病,就会顷刻蔓延,这是对社养为主方针的严重考验。县委首先集中了八百多名中、小学毕业生和社干部,训练出一支防疫保健队伍,现在社社都有畜牧指导股和畜牧诊疗所,每一千头猪有一名“猪医生”,每五百头猪有一名“保健员”。80%的猪圈建立了经常的消毒制度,半月用石灰抹一次圈,三、五天用热盐水洗一次槽。向阴圈改为向阳圈,有的猪圈改地窖,有的圈内加小圈,许多猪圈还挂上了草帘子并且在猪圈里面生火保温,让猪秧们舒适地度过冬天。有些社员还把南方来的小客人放到家里,抱到热炕上过冬。春暖即将来临,正是猪疫流行的季节,县委早在1月底就发出通报,规定2月上旬为防疫突击旬,展开了一个无病猪乡、无病猪社、无病猪队的竞赛运动。
以社养为主发展养猪事业,对徐水县说来,完全是一件生疏的事情,时间、任务又很紧迫,因此,在开始一个时期内,县委投入了两个书记亲自领导。一个书记主持购买猪秧、搜集饲料、建立猪场、训练干部,并深入一个乡搞试点;一个书记主持参观养猪、专业会议、动员报告,每周汇报。在短短三个月内,从县到社建立了一条以养猪为重点的畜牧生产战线,各乡有一名乡支部副书记,各社有一名社长分工负责这项工作,并决定成立一个由商业局主持的畜牧公司,来管理养猪和其他畜牧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