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充满革命精神的甘肃省水利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04
第2版()
专栏:

充满革命精神的甘肃省水利事业
本报记者 顾雷
(一)在重重困难中行进
甘肃省的水利建设工作正在突飞猛进。甘肃农民用事实向全国人民证明:纵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也可以战胜干旱,使自然面貌迅速改观。
甘肃地处高原,多山,平川地区海拔高度均在一千五百公尺以上。省内没有大的湖泊,距离海洋很远,常受北部风沙侵袭,气候异常干燥。每年降雨量平均三百公厘左右,是全国最干旱的地方,历史上多旱灾。
据比较可靠的统计,从公元1644至1906的二百六十二年间,发生大小旱灾一百一十四次,平均二点三年一次。清朝二百六十年间平均两年一次,国民党统治时期平均一年多一次。素有“三年小旱,五年大旱”之说。翻开甘肃的省志、州志、县志,随处可看到这样的记载:“大旱,民饥,多卖子为奴”;“民饥馑,饿殍载道,民庶遑遑流移者众”;“至夏树皮皆被民食之一空,草根亦食尽,积尸梗道,臭不可近,人相食,甚有碾骨挖尸者”;“禾枯槁,饿死者以万计”……。
人民为了生存,长期坚持向干旱进行斗争,有许多宝贵的创造。现在,还可以看到秦代和汉代开的水渠。清朝嘉庆年间全省大旱,庄稼全部枯死。一个农民在老鼠洞门口的砂堆上,发现有几棵麦子长的很茂盛,意识到铺砂可以抗旱,创造了铺砂田的办法,一直是抗旱的有效措施。现在经过科学家的鉴定,认为这种砂田渗透率大,蒸发量小,具有抗热、保墒、保温、压碱等作用,产量比同样土地高一至三倍,成熟期早十天到半月。但是,在反动阶级统治的社会里,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被扼杀了。1949年甘肃解放时,全省只有水地和水浇地六百二十六万亩,不到总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每人平均不到五分。许多已有的渠道由于失修,无法保证灌溉,因此年年歉收。广大人民过着“野菜洋芋做搅团,填饱肚子就算饭”的日子。有一首歌谣唱道:“山上和尚头,沟里没水流,年年遭荒旱,人人都发愁!”
甘肃解放以后,中共甘肃省委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首先抓住了干旱这个实际情况。他们认识到:在甘肃,水就是粮食,水就是生命!水,是发展和巩固合作化事业,保证社会主义在农村中获得完全胜利,农民由贫困走向富裕生活的根本环节。因此,几年来坚持不懈地领导全省人民,展开了规模浩大的兴修水利的运动。
在甘肃,兴修水利的过程实际上是向各种困难斗争的过程。甘肃省所遇到的困难是非常多的。第一,历史上留下的基础太差,想尽快地摆脱干旱威胁,必须把六千多万亩旱田变成水地和水浇地,就是说每人要增加五亩以上,工作量是相当大的。第二,雨水稀少,又多集中在秋季,加之水源情况不清楚,增加了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兴修水利的困难。第三,地形多山、寡树,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二十五点五万平方公里,单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即达二十一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泥沙四点五亿公方,因之大量土地贫瘠,旱灾不断发生;兴修水利要同水土保持同时进行,任务是艰巨的。第四,这里原是个缺粮省,农民生活较为贫困,加上地区大、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只有二十五人,兴修水利、水土保持感到人力、物力不足。第五,山区面积大,87%的耕地面积都在山上和塬上,想实现水利化,必须引水上山,工程是艰巨的,技术是复杂的。第六,历史上长期干旱的结果,在群众心理上留下了某些对大自然恐惧的心理,靠天吃饭的习惯势力相当大,增加了兴修水利的阻力。
甘肃省的水利事业,就是在这种困难条件下用革命精神跃进的。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共有水地和水浇地近二千万亩,占耕地面积近30%。八年来增加的水地面积,等于解放前水地面积的三倍多。这些水地的抗旱能力,一般的都在六十天左右;加上其他抗旱措施,基本上可以摆脱一般旱灾的威胁;即使遇到特大的旱灾,绝不会出现历史上曾发生过的惨景了。由于甘肃省大兴水利,使全省由缺粮省变成了余粮省。1949年全省只产粮四十六亿斤,不够吃。到了1956年,粮食产量达到一百零九亿斤,1957年因部分灾害仍产粮一百零一点三亿斤,使甘肃的农民永远摆脱了贫困,不但够吃,还有剩余。
正由于甘肃省的水利事业,是在很困难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就更具有典范的意义——它使我们有了这样的信念:甘肃省能战胜干旱,全国其他地方也都可以更快地战胜干旱!
(二)打垮右倾 鼓励革命
甘肃省在极端干旱的困难条件下,向水利化的目标前进,是对大自然的革命。这个革命,是要掌握自然规律,消除其不利于人民生活的一面,利用其有利的一面为人民造福;这个革命,是要一反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争取在短短的时间里,完成前人没有做过、无法做到和不敢想像的事,争取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本改变干旱的历史。在这个斗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是人的劳动。这就不能不反映出人们思想上的斗争。甘肃省的事实证明,欲革大自然的命,首先要在人们思想上进行一次革命,不在思想斗争方面取得胜利,想战胜自然是不可能的。甘肃省水利事业的发展过程,一直贯串了反右倾保守思想的斗争,水利建设实际上也是一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大建设。这个斗争的焦点是:人在自然面前屈服呢,还是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自然面貌呢!
过去,曾有一部分干部夸大了甘肃的落后面。说到自然条件,总是强调雨量稀少,干旱多灾,温差很大,作物难于生长,地区辽阔,千沟万壑,童山秃岭,交通梗塞,治理面广等困难;提到经济条件,总是强调地薄,民穷,生活贫困,物资缺乏,各种条件很差;讲到社会条件,总是强调民族情况复杂,地广人稀,历史上就落后,群众没有兴修水利的习惯。虽然这些论调中有部分真实,然而在右倾保守者的眼里,许多困难是不可抗御的。他们把甘肃看作是荒凉的沙漠,无法改造或无法很快地改造;甚至有人对这块地方起了厌烦之心。他们静止、孤立地看待客观事物,忽视了人的作用,于是产生了消极、退却的情绪,强调落后,鼓吹落后,散布悲观论调,毫无革命之心,主张一切事情慢慢来,等待大自然的恩赐。这是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倾向,这就是1956年以前在甘肃广泛流行的“甘肃落后”论逆流中的主要一股。
中共甘肃省委,重视了对这种反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逆流的斗争。几年来的事实证明,凡是这种歪风被压下去的时候,各项事业必然跃进;反之,则止步不前。
1955年冬和1956年春,省委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对“甘肃落后”论的批判。在批判过程中,指出“甘肃落后”论是右倾机会主义,它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的形而上学,它的阶级根源是地主、资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反映;它的存在是危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同时,教育全省的干部:共产党人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待客观事物,既看到困难,又要看到有利的因素;共产党人不但要改造社会,而且要改造自然,不管这条道路上有多少艰难;共产党人对待困难的态度应是革命的进攻,而不是畏惧、退缩。
这一批判持续了五个月,收到了显著的成果。1955年冬天,全省参加农业合作化的农户由9.6%一跃而上升到98.18%,基本完成了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农业合作化跃进的形势,省委立即动员全党努力掀起一个生产高潮,主要措施是更抓紧水利建设工作。一方面,指出战胜各种困难,兴修水利的有利条件是:批判了“甘肃落后”论,鼓起了干部的革命劲头;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后,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长期干旱,农民具有兴修水利、战胜干旱的强烈的愿望;经过调查全省有地面水六百亿公方,加上雨水和地下水,可以发展水地七千万亩,有充分条件实现水利化;群众有许多行之有效的修水地经验,只要加以总结、推广,就可以事半功倍。另一方面,指示各级党的组织,在开展水利运动时,要“书记动手,亲自挂帅”。这样,1956年水利事业出现了第一个高峰,兴修水地四百三十六万亩,等于解放后几年新修水地的总和。粮食总产量达到一百零九亿斤,比1955年增加二十六亿斤,每亩产量由解放时不到百斤,提高到一百七十五斤;每一个农业人口在征购粮以后平均占有粮食,由1952年的五百零七斤增加到七百四十斤。
1957年,省委为了在一个大跃进以后巩固已有的成绩,总结经验,积蓄力量,准备另一个大跃进,在某些工作上适当地放慢了脚步,这是正确的。就在这时,某些人的右倾思想又抬头了。他们用这种做法反证过去,认为1956年是“冒进”了,夸大了兴修水利中的某些缺点。当右派分子向党进攻,全面否定社会主义建设成绩的时候,他们在某些问题上有同感,对规定的任务不积极完成。由于右倾思想抬头,1957年兴修水田的任务竟然由原计划的三百万亩减至二百五十万亩,分配不下去,又减到二百万亩还是分配不下去,一直降到一百一十二万亩,最后只完成计划74%。有不少地方是“水流着、天旱着、人喊着”。这一年,粮食总产量只达到一百零一亿斤,主要原因虽是因为受灾,但也是和没有积极兴修水利有关系的。
1957年全省开展了整风运动,在反右派斗争之后,在农村展开大鸣大放、大辩论,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取得了新的胜利。特别是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普遍批判了右倾保守思想,马上使水利事业出现了第二个高峰。去年冬天到今年1月20日,四个月的时间,各地充分利用了积极因素,经过主观的努力,已扩大灌溉面积五百一十万亩,等于第一个高峰扩大灌溉面积的一倍多,等于1957年的五倍。从领导干部到群众,牢固地树立了人定胜天的思想,鼓起了革命干劲。这是坚持向右倾保守思想进行斗争的结果,是一场不平凡的斗争,实质上是一场政治思想斗争。甘肃省在这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给实现水利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未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