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在国际主义的旗帜下——访国际大队队长赫罗马特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04
第6版()
专栏:

在国际主义的旗帜下
——访国际大队队长赫罗马特柯
东生
四十年前,有一支红色国际大队,战斗在乌拉尔前线。俄国人、中国人、朝鲜人、匈牙利人、奥地利人,在国际主义的旗帜下,出生入死,并肩为保卫苏维埃共和国而战。
国际大队队长赫罗马特柯,如今住在苏联的贝尔姆城里,这位七十五岁的匈牙利老人,快乐、健谈。他向我们谈起了国际大队。他说:
“我是石匠的儿子,在布达佩斯大学法律系毕业,当过律师。后来被抓去当兵,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我被俄军俘虏。在乌拉尔的工厂里,我认识了俄国布尔什维克谢尔盖耶夫,他引导我走向革命,介绍我参加了共产党。
“1918年初,在叶卡杰林堡(今为斯维德洛夫斯克城)成立了国际大队,我被任命为大队长。我们大队归红军第三军国际纵队指挥,纵队司令是费伦茨·明尼赫(现任匈牙利总理)。当时,红军里有很多匈牙利人,伊斯特万·道比(现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主席团主席)也在这儿打过白匪。
“国际大队有五百多人,多数是中国人,朝鲜人,匈牙利人。俄文是我们的共同语言。战士们中间懂俄文的很少,可是,他们常常聚在一起,用各种手势和表情来谈话。
“我们的第一个战斗任务,是消灭富农匪帮。狡猾的土匪藏在森林里,一不小心,就要吃他们的冷枪。记得有一次,几个战士经过柯莫维斯村附近一块林中空地,突然,从灌木丛里飞来了子弹,两个中国士兵负了伤。另一个中国人,立刻开枪还击。他是站着打的,匪徒们正向他瞄准。这时,一个俄罗斯战士,猛一下把中国人按倒,伏在他身上,接受了敌人的子弹。俄罗斯人牺牲了,中国战士继续战斗,直等援军赶到。
“过了几天,我们配合友军攻打轻克恩村。白军的炮火非常厉害,尤其是一挺机关枪,打得我们头都抬不起来。我正在发愁,忽然看见两个战士向前爬动。一个是中国人,他很快就牺牲了。另一个是匈牙利人,叫伊姆雷·卡包斯,他用一根树枝作掩护,慢慢向前爬。我命令向敌人开火,掩护他前进。不一会,只见卡包斯一跃而起,手榴弹一颗接着一颗扔了出去。我们飞奔向前,占领了敌人的阵地。卡包斯也牺牲了。
“黄昏,敌人凶恶地反扑过来。开始了一场血战。一夜之间,阵地九次易手。我们人数越来越少,子弹尤其缺乏。十几个朝鲜人和中国人,在枪林弹雨中,爬到敌军尸体跟前去搜集子弹。在那里,我们苦战了五天五夜,最后不得不退了下来。我们把同伴们的尸体埋葬在克恩河边,冒着11月的寒风,涉水过河,退向克恩车站。
“战士们忍饥挨饿,抬着受伤的伙伴,疲惫不堪地向前走,没有吃的,每天用马肉充饥。沿路农民送给我们一些面包,但是大家互相谦让,谁也不肯吃。后来,我不得不亲自处理这件事。我下令每人轮流啃一口,剩下的全留给伤员。
“1918年12月,大队奉命掩护红军退却。在一次战斗中,我中弹负伤,失去了知觉。战士们轮流抬着我,把我送到医院。从此,我就离开了队伍。
“内战结束了。我在苏联安了家。1924年,在莫斯科大剧院附近,两个匈牙利人和两个中国人一下认出了我,原来他们是国际大队的战士。我们像兄弟一般,热烈地拥抱起来。……啊,我永远忘不了国际大队,忘不了那用鲜血凝结的兄弟友谊。”(附图片)
赫罗马特柯(右)正在同苏联一位老布尔什维克谈话
苏联 舍亚金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