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自由的人自由支配自然 榆林专区往日风沙逐人如今阡陌纵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05
第2版()
专栏:

自由的人自由支配自然
榆林专区往日风沙逐人如今阡陌纵横
本报特约新华社西安专讯 陕西省榆林专区负责人对新华社记者说:榆林地区人民和沙漠斗争的成就证明,在沙漠地区,只要有人、有水、有肥料,任何高大的沙丘都可以变为良田。
八年来,榆林地区的人民和风沙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当地的自然面貌已开始发生变化。这里营造的一百五十多万亩防沙林带大部分已葱郁成林,其中三十五块五千亩以上的大片密林,断断续续接连成带。这些防沙林的成长,使许多裸露的沙丘,逐渐变成绿洲。农民们把许多起伏不平的沙滩,修成平整的稻田,阡陌纵横,水光闪闪,每到夏天,田垅里一片嫩绿,成了“塞上江南”。
榆林县黑海子、古城滩,横山县雷龙湾,靖边县杨桥畔等地农民,在一片起伏不平的流动沙丘中,挖渠引水到大沙丘顶上,利用水力向下冲刷,逐渐把两、三丈高的沙丘冲塌拉平,变成平坦湿润的可耕地。农民们还引灌带有泥土的浑水,漫淤沙层,变沙粒为壤土。现在,榆林县古城滩的农民已把两千多亩荒沙地变成稻田,每亩平均产稻四百多斤,最高达到八百斤。比当地旱沙地产量高出八、九倍。横山县雷龙湾一带修成的两千五百多亩旱沙地,平均亩产小麦一百六十八斤,比全县平均产量高出三倍到九倍。靖边县杨桥畔新修的八千多亩土地,去年每亩产小麦二百多斤,使当地农业社由缺粮社一跃而为余粮社,基本上摆脱了贫困。
靖边、定边靠近丘陵沟壑区的风沙地带,农民们根据当地雨季的洪水量,在许多山坡沟口挖修了几百条排洪渠系。每当山洪暴发,渠道上下游的群众就引洪下泄,有计划地分片漫地淤泥,把二十多万亩沙滩,逐渐漫成了肥沃良田,这些经过漫淤的土地,虽不施肥,每亩产量仍比当地一般旱地高出一倍以上。
在没有河流、山洪的大沙丘地区如神木县大保当、靖边县沙井子和榆林县海流滩等地,农民们研究了当地的主风方向,在沙丘迎风坡的下部,搭障蔽、种沙蒿,使退沙畔下的流沙逐渐固定;同时,在沙丘背风坡面种沙芥,栽沙柳,阻止沙丘流动,这样“前挡后拉”,利用风力把沙丘逐渐拉平,阻止和延缓了流沙移动速度。根据典型调查:在同一地区,无林区的沙丘每年平均前进十五至二十尺,而林地里的沙丘每年平均前进五尺至十尺。沙丘的高度每年也平均降低一尺半至三尺。目前各地已固定和拉平的沙丘有四十多处,面积达二十二万多亩。
榆林专区是长城沿线的风沙区,面积共约两千二百多万亩。这些沙漠主要分布在神木、府谷、榆林、横山、靖边、定边六县的北半部,占全专区土地面积52%。其中有八百六十二万多亩流动沙丘,每年春天,狂风遮天,卷沙南移,历史上曾埋没的村镇、河流、农田和牧场不计其数。据地方志记载:自明代以来,榆林县城因风沙逼迫曾南迁三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