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充满革命精神的甘肃省水利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05
第2版()
专栏:

充满革命精神的甘肃省水利事业
本报记者 顾雷
(续昨)
(三)因地制宜 万箭齐发
甘肃各地地理条件、雨量、气候、水源、干旱程度、兴水利的方法等差异很大。有的地区最干旱,有的地区一般干旱,有个别地方还有涝灾。这就构成了复杂的局面,不可能找出一种通用的方法实现水利化。另外,由于地区大、任务重、人口少,也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怎样领导这个工作?是局部地、小手小脚地干呢,还是全面下手组织全民性的水利大进军呢?看起来这是个工作方法,实质上却是个思想问题。因为,两种不同的做法,代表着两种不同的领导思想。这是对甘肃党组织的考验,考验党组织敢不敢向干旱全面宣战。
甘肃省采用了大刀阔斧、全面下手的办法。省委为了从各个角落掀起水利运动,一再指示各级党组织深入实际,摸清和掌握各地区的自然特点、规律,全面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五水”(雨水、河水、地下水、雪水、冰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齐头并进,遍地开花,在全省创造千万种经验,用事实来树立“人定胜天”的思想,掀起千军万马的水利运动。几年来,全省各类地区,都找到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兴修水利的方法。
第一类,“河西走廊”及银川一带,是大面积灌溉。这里的雨量每年不过几十公厘,没有水就没有粮食。水的来源,依靠黄河水和祁连山的雪水,其中矛盾很多,要用水时水量不足,不急用时大量流失,浪费严重。至今,尚有大片肥沃的荒地,因无水无法开垦,已有耕地土壤盐碛化严重。这个地区的水利任务是开源节流,蓄水排水,经济用水,洗碱排盐,防止盐碛化。银川采用的方法是:挖沟排除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改良土壤,防止盐碛化,整修渠道,减少渠堤缺口,以免水流失;对旧渠裁湾取直,提高灌溉效率;增修毛渠,减少地块,增加灌溉面积。在河西地区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投入大量工日用卵石衬砌渠道,防止雪水渗透;修建洼地蓄水池,积蓄冬春余水,以备5月至6月小麦的需要;大量打自流井、半自流井,利用地下水,弥补地面水量不足;平整土地,改小地块,增开毛渠和地头沟,增加灌溉效率;实行按作物种类分渠轮作,集中输水灌溉,减少不必要的灌溉输水损失。
第二类是白龙江及西汉水流域地区,即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气候较暖,境内大部为石质山,河流急湍,年雨量五百至七百公厘,水源旺盛,多在山上。这里山上气温较低,雨量较多,河川气温较高,雨量很少,因此形成“雨涝成川,天旱成山,不旱不涝成半山”的特点。这个地区为了保证山上、山腰、山下都丰收,也找到了有效的方法:在山顶采取排水保土措施,挖排水沟,排除过多的雨水,减少作物受涝,保护土壤;在半山挖沟截引山溪小水,修连山湾塘、小型水库,储蓄夏秋雨水,灌溉山腰梯田;在河川开渠,引水发展稻田,增加复种面积;在白龙江沿岸浅滩地带,筑堤淤地,扩大耕种面积。通过这些措施,既可抗旱,又可防涝。
第三类是东南部丘陵高原地区,包括平凉、天水专区的渭河流域及临夏的南部。这里的耕地80%—90%是旱地,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年雨量在四百到五百公厘之间,常常是集中在秋季落下。正由于这里落雨量不算太少,群众普遍存在靠天的侥幸心理,没有修水田的习惯。现在采用的主要措施是:开渠道,引溪水上山;发展梯田,挖塘蓄水;在小溪小河上修建小型水库,蓄水灌溉;河谷地区大量打井,普遍发展提水灌溉。
第四类是中部干旱地区,包括定西专区,固原、吴忠回族自治州及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永靖、东乡两县。这里年雨量在三百公厘以下,即使适时降落,也不能满足庄稼生长的需要。各地水源异常缺乏,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境内河流很少,仅有的几条小河大都是苦水,不能直接用于灌溉,有的县连吃水都感到困难。这是甘肃最干旱的地方,经常受灾、受害的有二十九个县市、五百五十个乡、一百八十五万人口、一千八百四十五万亩土地。在这个地区,兴修水利的工作特别艰苦,办法也特别多:培地埂,修梯田,使雨水就地渗漏,增加土壤含水量;筑有防漏衬砌的蓄水池,收纳一点一滴的泉水细流,采用小聚大放的办法增加水地;在所有河谷地区遍寻水源,大量打井,广泛利用提升工具,扩大灌溉;地面水、地下水都缺乏的地区,修筑能防止渗透、蒸发、保水能力强的水窖,蓄存秋冬的雨水和雪水,第二年用来浇地;雨季,利用洪水、山溪漫田,增加土地抗旱能力;冬季,千万人冒寒往地里背冰、背雪,以保证春天播种;采用沟灌、小畦灌、点灌、简易喷灌等方法,节省用水;大量发展砂田抗旱;提倡灌水后耙地保墒,延长土地抗旱时间;打深井、台级井,普遍利用地下深水。
从这里就可以看到甘肃水利工作是复杂的,艰巨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全面进军以后,甘肃人民在不同地区创造了千万种兴修水利的方法。如果说干旱是甘肃农业最凶恶的敌人,那末甘肃的农民则用万箭齐发的方法,决心把这个敌人打倒。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区都出现了各种典型,加快了水利建设的脚步。以最干旱的定西专区为例,解放前只有水地三十六万多亩,由于采用各种方法兴修水利,现已有水田一百六十一万余亩,全专区粮食每亩平均产量由解放时的七十五斤提高到1957年的一百三十六斤。今年原计划修水地五十四万亩,现在已增至二百二十四万亩,并提出两年实现水利化的规划。定西专区是全省水利化的指高表,其他地区水利化的时间,只会少而不会多于定西。
(四)七大结合 全面改造
由于甘肃山区占总面积70%,森林面积只占6.4%,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五十三万平方公里的近50%,就更使得水利建设工作复杂化了。这种情况,尖锐地提出了另一个问题:面对这个破碎的自然面貌,是孤立地兴修水利呢,还是与兴修水利同时入手,从根本上改变自然面貌出发安排各项工作呢?这是先进计划与落后计划的分界线。能否正确处理这个问题,也是考验甘肃省党组织有没有革命的胆略,有没有战胜自然的信念,有没有一劳永逸地为未来的世世代代人们造福的强烈愿望。一句话,有没有革命的劲头。
甘肃省采取了气魄宏伟的做法:从根本改变自然面貌着眼,进行了全面规划、集中治理、综合利用的部署。为了加快改造自然的速度,他们用以下办法科学地组织了这一工作:
第一,兴修水利同水土保持、绿化荒山相结合。水土的大量流失,是造成干旱的重要原因,不保持水土就无法消灭干旱;由于大量开渠引水,各地都感水源不足,开展水土保持、大量植树造林,就可以大大增加水源。几年来,这三个工作在甘肃是全面结合进行的。这是按照水土相连、草木相生的规律,根本改变大自然面貌的作法。截至去年底,全省已控制水土流失面积三点七二万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16%;植树造林和绿化山岭一千一百四十八万亩,占总面积1.43%。在这方面已投入的劳动日大约有四千六百三十八万个。这样,实现水利化的一天,也就是消除水土流失之害、绿化荒山的一天,也就是甘肃省自然面貌根本改变的一天。
第二,大型工程同中小型工程相结合。几年来,甘肃省坚决贯彻了中央规定的“小型为主,中型为辅,必要和可能条件下兴修大型工程”的水利建设方针。结果,一方面在国家不可能大量投资的情况下,加快了水利建设的速度,教育了干部、群众,甘肃可以大兴水利。另一方面,也大大便利了更广泛地动员群众力量参加水利建设,因为中小型工程技术简单,投资少,建设快,当年就有收益。从实质上讲,这是个依靠群众办水利事业的方针。甘肃省在这点上表现的很突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修的八百零一万亩水地中,有五百五十八万亩是群众投资修的。
第三,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这里不管是兴修水利,或者进行水土保持,都有长远的计划,都着眼于根本改造自然面貌,同时也注意到当年的收益。例如,著名的东梁渠,先有了一个浇灌三万亩土地、使东梁山水利化的计划,并用这个远景鼓励农民动工修建的。在修建过程中,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把水引上山,让近千亩土地首先受益,使群众看到了修渠的好处;然后才实现了全部计划。又如,邓家堡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创造的“三套连环护坡法”,也是一个典型。农民先在荒坡上开沟挖垅,栽上酸刺,再播种上草木樨,中间又点种黄豆。这三道防线不但可以永远防止水土流失,而且第一年可以收黄豆,第二年可以割草木樨喂牲口,第三年可以砍酸刺当柴烧。这种结合的最大好处是群众负担少,容易接受,通过许多能够很快得到收益的措施,保证了长远计划的实现。这也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小结合,由小到大,“集腋成裘”的作法。
第四,培养典型,重点示范和全面推广相结合。这是从实际中来又到实际中去、由点到面、典型推动一般的方法。由于这是一件新的工作,大家都没有经验,因而全省不管是对那一种典型大都是抓紧四个工作:重点培养、组织参观、继续提高、全面推广。以天水专区为例,1952年属于这类的重点只有三个,到1957年已有三百六十七个。再以邓家堡为例,由于全省注意传播了他们的经验,已出现二千五百多个“邓家堡”,并且提出1958年内全省要出现一万五千多个“邓家堡”。现在,全省已拥有各种各样的旗帜,可以举出任何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经验加以推广。
第五,兴修和维护、全面突击和常年治理相结合。水利事业和水土保持工作的蓬勃发展是过去历史上没有过的,工作量很大。在修、治和维护的时候,需要很多劳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同农业生产是有矛盾的。有些农业社往往因安排劳动力不当而顾此失彼,打乱了农业生产计划,或者造成工程质量低劣、浪费,或者使某些水利工程半成品垮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甘谷县有一百八十四个农业社建立了常年基建队,共拥有劳动力七千九百二十四个,占全县劳动力9.06%。遇有大的工程,组织更多的劳动力突击完成,小的工程和日常维护任务,由基建队包下来。建立常年基建队的好处是:使水利和水土保持工作经常化,消除了季节性;合理安排劳动力,不再打乱农业社的生产计划;加强对已成工程的管理,使其常年发挥作用;便于研究、总结、创造、推广经验;创造合理的建筑定额,消除窝工浪费;由于专业化,能集中力量学习、提高技术,保证工程质量;基建队是随时随地培养农民技术员的学校,可以训练出更多的农民技术员。这一经验正在全省推广。这一经验的普遍化,将会有效地加强水利和水土保持的常年建设,既可巩固已有成绩又能不断前进。
第六,民办和公助相结合。过去,大型的、技术复杂的工程都由国家投资。中型、小型的大都是群众集资修建的。由于群众兴修水利的热情很高,也举办了一些大型工程。属于这类的工程,有时会在经济上、技术上遇到困难,这时,采用民办公助的办法,可以多办很多事情。如临夏县修的北塬渠,浇地九万多亩,共需投资四百余万元,曾由国家援助二百万元很快就建成了。又如,武山正动工的长三百华里的北梁渠,要通过渭河,需要修“倒虹吸”,省里准备给予技术上和物资上的援助,同样会加快工程的进度。这样作的结果,一方面可以把国家的资金用在最急用的地方,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更进一步鼓舞群众兴修水利进行水土保持的热情。
第七,水利、水土保持和根治沟壑、整治渠道以及充分利用田梗、隙地、塘边、河滩地、改良盐碱地扩大耕地面积相结合。过去几年,通过水利和水土保持,已扩大耕地面积几十万亩(不包括开荒),今后十年内还将扩大二百万亩。这样,通过水利和水土保持,不但对已有耕地进行了改良,而且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变许多被遗弃的土地为有用,增加了人民的收入。这也是改造大自然面貌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因为整个土地面积利用率提高了。 (未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