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阿衣夏姆和祥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07
第8版()
专栏:

阿衣夏姆和祥子
李之华
看了“天山脚下”和“骆驼祥子”两出戏以后,一闭上眼,剧中主人公总是在面前闪来闪去,祥子和阿衣夏姆(“天山脚下”的女主人公)的影子,带来了一连串的生活联想,心情上好久不能平静下来。
祥子这个早年北京人力车工人的形象,使我想起他的伙伴儿:那些穿着破军衣,破女袄,既没领子又没袖子,脑袋垂得比脊梁还低,胳膊驾着车把,随时都可能“打天秤”的老头儿;那些胸脯儿很窄,小腿儿精细,腰下围着几片破布的小孩儿;他们拉着贴满车捐票儿的破车,低着头往前奔跑着,跑到城门脸儿一齐“乍住”,搁下车,跑到“卡子”那儿去上捐……为了五个大子儿的苦买卖,多少只瘦骨嶙峋的手,多少对饥饿的眼睛,多少张哀求的嘴,围着一个“坐儿”。
至于那些坐车的呢,除了少数,大半都是阔人,比如像吴祖光少爷之流。他们从公馆,衙门出来去到酒楼妓院,都是叫祥子们拉着跑,慢了还不成。他们一晚上的鸦片烟,就够祥子们半个月的“嚼谷”。
那个人吃人的社会,随着铜子票儿,花旗票儿,老头票儿,法币,关金,永远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祥子们已经站立起来。有人继续蹬着三轮儿,但他们穿着整齐,以主人翁的姿态驰骋在北京清洁宽广的马路上。他们往返医院接送病人,去火车站接旅客,拉科学仪器,教育图书,工农业产品。他们从果子市场拉来的水果,也许就是阿衣夏姆农业社生产出来的苹果,葡萄,哈蜜瓜!我好像看见阿衣夏姆代表远在天山脚下的维吾尔族农业社员们,向北京的祥子们提出倡议书——“我们社里今年要生产多少万斤水果”。而祥子也在同他的伙伴儿商量,如何提高运输量的指标,和“阿衣夏姆”竞赛。
当年祥子曾经爱车如命,但在那个人吃人的社会,即使有一辆车子还能保得住吗?这在老舍同志的原著里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今天我们的“阿衣夏姆”爱树如命,但这是不同的,她爱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当我们看到她用自己的身体保护那棵树的时候,谁能不觉得她是在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呢?
阿衣夏姆保护树木的英勇行为和祥子们也是有关的。因为从木材,想到工业,想到车辆的电气化;想到祥子们更美好的将来。
这些联想也许太远了,但生活本身就是一条长河,使我的思想不知不觉随着它飘流了这么远。
艺术,特别是戏剧,就有这么个好处,它能把许多年前的事情(如“骆驼祥子”)或万里以外的事情(如“天山脚下”)活生生的摆在我们的面前,它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隔绝,使我们接近生活,引导我们对生活进行思索,提醒我们进一步认识工作和劳动的意义,为此,我感谢“骆驼祥子”和“天山脚下”创造者们的辛勤劳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