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一枝铁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11
第8版()
专栏:

一枝铁针
殷金娣
下乡以后,在我的家具里头,增加了一支织手套的铁针。最近,这支铁针在上海西郊区陇西社四队姑娘们的心里,起着很大的变化。
在我刚到这里的时候,最引起我注意的就是这支铁针。每当田间劳动结束以后,总是看到姑娘们在和铁针打交道,她们不论到那儿,手里总喜欢拿着这支针。有一天,我刚回到家里,隔壁秀芳提了一只小篮子来了,接着她从篮子里取出一支小巧的针,针尖发亮,有笔杆这样长,针杆上套着竹套,她将白线绕在针钩上,手就摇摆起来了。的答、的答……发出像钟表一样的声音。秀芳的手里也出现了手套的形状,上面还刻着精细美丽的花纹。
“这样好看的手套!给谁打的”。说真的,我从未看到过用线打的这样漂亮的手套。因为我听说秀芳不久就要出嫁了,满以为她一定是打结婚用的手套。没有想到,我住家的小妹妹世玲噗哧一声笑起来了,接着她也打起来了。以后我才了解,打手套是这里的副业生产,这里的姑娘们都会这种手艺。她们能打出各式各样的花样:什么桂花通、大麦通、耳朵通……等等花样,就有二十多种。这种手套是出口的,专供外国人出席宴会、联欢会用的。姑娘们打这种手套是加工的,一副手套,就可以拿五角钱加工费,难打的花式每副要六角六分钱。据说打得快的人一天就可以完成一副半。但是,姑娘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把这个活儿都放在业余的时间来做。就是这样,每人一星期内可以打三副呢!这里还有这样一个规矩:姑娘们打手套挣来的钱,都是归自己私有的,她们将这种额外的收入用来做衣服、买毛线衣、打漂亮的毛线围巾……到春节就要结婚的许秀芳、张小妹等,最近打得特别勤快。
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工以后,是姑娘们打手套的最好的时光。每天,我都看着姑娘们打,不觉心痒起来:“到农村里来,除了学会干农活以外,还能够学会这种手艺倒也很有意思!”我决定到铁匠铺里去买这样的一支铁针,向这里的姊妹学习这种打手套的手艺。
铁针刚买来,情况却起了变化。四点半到了,放工的哨子声照例地在田野里回响着。可是,在田里的姑娘没有一个想回家拿铁针,而是扛着锄头,奔向更远的小河边、小路旁。她们为着实现1958年的生产指标,在起劲地锄草肥呢!原来,姑娘们都参加了青年积肥突击队了。
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四队的共青团员们集合在队的办公室里,听着团分支委员在传达乡生产积极分子会议的精神:“现在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肥料,我们青年能不能带个头,组织个青年积肥突击队,劳动完了,抽出一小时,义务搞积肥,贡献给社,好不好?”
“这个办法好,我报名!”“我赞成!”几个男青年很快地就报了名。可是,姑娘们一声不响,脸孔涨得通红。参加呢还是不参加呢?参加吧!手套眼看就要少打了,少打手套,就是减少个人收入,不参加吧!积肥是件好事,共青团应该带头做。正在这个时候,有位女青年发言了,她说要是现在肥料准备得充足,今年来个大丰收,这不是为社多打了更多的手套吗?何况,放工以后抽一小时,手套也少打不了多少,但是如果把每个人的一小时加起来积肥,这份力量就不可小看啦!
给她这样一说,姑娘们的心都好像开了窍似的,一下有十七个团员和青年报了名,连春节就要结婚的秀芳、小妹等也参加了。以后,每逢星期二、四、六下午,放工以后,青年积肥突击队员们就忘记疲劳、忘记了铁针、奔向田野。一直等到夕阳下山,暮色降临,大家才愉快地将锄的草肥装进篓内,扛着回家去了。
我虽然还没有很好地学会打手套。可是,每当我摸到这支铁针的时候,我似乎觉得它更亲切了。我过去只知道姑娘们爱铁针,现在,我更知道姑娘们更爱合作社,更爱社会主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