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教育要为促进生产力服务 陆定一在江苏农业中学座谈会结束时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22
第7版()
专栏:

教育要为促进生产力服务
陆定一在江苏农业中学座谈会结束时讲话
新华社南京2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19日在江苏省委召开的农业中学座谈会结束时讲了话。他说,这次座谈会证明以农业中学为主要形式的职业中学是很需要的。这种职业中学不但合乎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使教育工作大跃进。说我们找到了钥匙,是很对的。你们大规模地办农业中学,解决几十万高小毕业生的就学问题,这样做了,从前认为很难办到的小学教育的普及,就可以很快实现,教育工作就出现了全面跃进的形势。
他要求大家苦干三年,发展和巩固农业中学。他说,农业中学可以又多又快又省地办起来,同时又必须办好。江苏要办的农业中学数量很大。办起来,第一年可能问题少,第二年、第三年问题就会多起来,主要是教师和办学干部不够。要预先看到这种困难,全面规划,走群众路线,苦干三年,把农业中学发展和巩固下来。
陆定一解释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方针。他说:我们的口号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知识的劳动者。这个口号,要求学生有社会主义的觉悟,要求学生有文化知识,要求学生是能够生产的劳动者。劳动者有各种各样不同职业。工人、农民、教师、工程师等等,就是不同的职业。不同职业的劳动者要熟练不同的技能。抽象的劳动者,世界上是不会有的。所以,全面发展要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全面发展,就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就是要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知识,又能劳动;因材施教,就是对各种职业不同的人给以不同的职业技能的训练。不但如此,每个学生个性不同,也必须因材施教。
陆定一特别强调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项工作,一定要在党的密切领导下,认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千万不能“为文化而文化”、“为教育而教育”。文教工作那些项目应该大跃进,那些项目不应该大跃进,要有所选择,要分别轻重缓急。标准就是是否直接或间接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迫切程度如何。他说:做文教工作的人,包括党员在内,常常容易产生“为文化而文化”、“为教育而教育”的偏向。这个问题特别值得注意。我们文教工作者一定要为当前的政治服务,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服务。要做到这样,就需要有党委的密切领导。做文教工作的人,每个人应该又红又专。陆定一指出,在教育方面最大的浪费,是培养出来的人在思想上没有社会主义觉悟,没有文化知识或知识很差,不会劳动或轻视劳动。学校里的反浪费反保守运动,要着重注意这个问题,并在工作中努力改进。
陆定一最后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争取尽可能的最高速度,必须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必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