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新的矛盾和新的平衡——评述上海工业大跃进中面临的新矛盾及其克服的措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24
第3版()
专栏:

新的矛盾和新的平衡
——评述上海工业大跃进中面临的新矛盾及其克服的措施
本报记者 张沛
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一向影响深远的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上海,正处在它自1843年开办第一个近代工厂以来前所未有的历史顶峰。今年,它的工业生产增长率将达到35%。如众所周知,这个35,是占全国工业生产总额20%基础上的35。1957年,上海生产了一百一十四亿元的工业品(按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今年将生产一百五十三点九亿元。它的绝对增长量是三十九点九亿元。这个增长数字等于江西省最近提出的地方工业七年以后,即1964年的总产值。很显然,这个35也还不是最高限度,在奔腾澎湃的双反运动中,随着思想的大解放、陈规的大破除,潜在的生产力像爆发的泉水一样到处涌射出来,因此最终超过这个35,甚至达到40%,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可以想像,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由于党的领导和上海百万产业工人革命传统的发扬;由于资本主义企业得到了彻底改造;由于逐步实行了生产改组和技术改造;由于一批扩建、改建、新建企业投入生产,上海工业的面貌又将有一个突变。那时的上海将成为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具有新式装备的、产品是高级的、质量是头等的大工业城市。那时的上海将是一个全能的工业城市,它不仅拥有强大的纺织工业和各种各样的轻工业,而且拥有强大的化学工业、机电工业和冶金工业。1958年就是达到这个伟大目标的伟大起点。
如同新的季节会出现新的气候一样,新的跃进一定会带来新的矛盾,旧的平衡必然会受到冲击,新的不平衡必然会到来。
中共上海市委密切注视着大跃进中所产生各种大大小小的新矛盾,并且即时在市委的会议上进行讨论,提出了克服这些矛盾的方针和途径,积极组织新的平衡,以保证彻底达到反保守、大跃进的目标。上海工业生产大跃进中出现了哪些新矛盾呢?这些矛盾如何解决呢?现在择其要者,分述如下:
各地地方工业大发展对上海工业的影响
从总的方面来说,上海工业的大跃进、大繁荣,是全国工农业大跃进、大发展的集中反映。这种情况的出现已经不是第一次。1956年的情景也是这样。由此可见,各地的发展和上海的工业不仅没有矛盾,而且相互促进。以眼前的事实为例:由于全国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上海今年要供应全国四十万瓩的电动机、十五万马力以上的农业动力机械、二万五千台水泵、五千台万能拖拉机。增长的比例从150%到440%。由于全国地方工业的大跃进,全国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要求上海供应的成套的机、电装备比去年分别增加了一倍半到两倍。由于各地纷纷建设支援农业的化肥工厂,上海承担了大量过去从来没有生产过的年产合成氨两千吨到二万五千吨的化肥工厂的全套设备。此外上海还要为各地制造许多中小型冶金设备、小型电站设备以及成套的轻工业工厂设备等。这就是说,各地地方工业的大发展,促进了上海工业特别是机电工业的大繁荣。而上海工业的大跃进,又推动了各省地方工业的前进。这怎么能说有矛盾呢?问题在于个别方面,这就是上海的轻工业的某些部分的产品和各地方的同样产品发生矛盾。
大家都知道,上海的轻工业品,历来是行销全国各地的,从东南沿海直至西南、西北的边疆,都是“上海货”的销售市场。这个情况在解放初期仍然如此。然而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情况发生了变化,各地陆续举办了一些地方工业,一部分上海货就不可能再在这些市场上独占鳌头了。特别是一些简易的轻工业品如日用化学品(肥皂、冷霜、雪花膏等),文教用品(墨水、复写纸、腊纸等),皮革制品,印刷,火柴,榨油等行业,很快就能为本地货所代替。在这次工业大跃进后,这个矛盾还可能显得突出起来。目前,上海已有六千工人的上述行业由于这个矛盾不能正常生产。此外,一些在全国市场上容量有一定限度的产品,由于各地地方工业的大发展,今后还将继续影响上海有关企业的生产。
矛盾如何解决呢?上海市在近年来就已经看到这种矛盾,已经主动采取了若干措施,如七个火柴厂只留一至二个继续生产。在全国大跃进中,上海市考虑到今后的全国形势,考虑到上海的各种条件,确定了今后上海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向高级的、复杂的产品发展。在这个前提下,首先是主动让出一部分产品给各省发展,然后和各地进行合理的分工和改组自己的生产。现在上海已经按照这个方针,结合反保守大跃进的运动,积极采取措施来克服这个矛盾。
我国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经济日益繁荣,人民生活上升,从总的方面来说,不会发生轻工业品过多的问题。但在某个特定时期中某一部分产品,可能会发生此一地和彼一地的矛盾。这种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下是无法解决的,他们只能用残酷的竞争手段使对方破产,把对方打倒。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绝不可能发生这种现象。由于生产和生产手段的占有都是社会化的,经济是计划化的,只要采取一些调节平衡的措施,甚至只要彼此协商一下,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今年上海的轻工业仍然以21%的递增速度前进,不就是一个证明吗?能说这不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吗?矛盾的发生并不是只起消极作用,相反,由于这个矛盾的出现和解决,却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合理分工,使其更能适应需要,起了积极的作用。
紧张和不足
大跃进和生产任务也发生一定矛盾。这个矛盾,目前表现为两极状态。一为任务繁重,生产紧张。这主要是机电工业。它增长的总幅度达到130%,而若干产品则是两百、三百、四百。上海的工业生产指标从最初增长5.78%,经过五次突破,跃进到35%(地方工业为40%),主要的“压力”,也是加到机电部门。由于机电工业这种超常的飞跃,也引起了原材料工业的紧张。另一为任务不足,生产困难。这主要是前述轻工业局系统中的一小部分企业。应当说明,上海的轻工业分两大部门,一是纺织工业,这是上海轻工业的主体,它拥有棉纺锭二百三十二万锭,占全国纺锭的33%;织布机六点二万台,占全国织机总数50%。它拥有全国80%毛纺锭(八点二万锭)。另外它还拥有全国45%的丝织机;用纱量占全国三分之一的针织设备。纺织工业,由于去年棉花丰收,今年的任务都有相当大的增长,例如棉纱的产量指标从一百四十二万件跃进到一百六十三万件。可以这样说,上海的纺织工业,今年是处在春风和煦的状态中,当然不发生什么问题。问题在于纺织工业以外那部分轻工业。但也需要加以分析。因为这部分轻工业又分两类,一为轻工业局系统,它去年的产值是十四亿元,一为轻工业局以外非工业系统所属的企业,去年约有七点五亿元产值。任务不足、生产困难的问题只是发生在轻工业局这十四亿元的15%的范围和部分非工业系统行业中,产值总共只有两亿多。只占今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多一点,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这就是“两极”矛盾的基本状况。解决的办法:对于前者,生产紧张的机电部门,是反掉保守,放手加码,充分发挥潜在能力,完成国家交付的任务。这个办法看起来很抽象,却是特别灵验。半个多月以前,机电局的领导人曾经在“机电工业今年翻一翻”这种飞跃的形势面前表现犹豫、胆怯。半个月以后,当反浪费反保守的群众斗争的烈火起来以后,这个局的领导人也信心十足了。确实,生产机器不像包饺子那样容易,可是机器和饺子都是人做的,当然也必须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才能克服矛盾,达到翻一翻的目标。这些问题是:①经济改组。上海的机电工业和沈阳或其它某些城市的机电工业的面貌是很不同的。到过沈阳的同志都知道,在铁西区那些机器工厂里,都是拥有几千几万平方公尺的新式厂房、几千工人、几百几千台新式设备,流水作业、产品定型。一句话,具有近代大机器工业的特色。而上海的机电工业的基本状况是:一曰多,厂数有四千多;二曰小,绝大多数厂子的厂房只有几十、几百平方公尺;三曰旧,近80%是皮带和脚踏车床。这种不合理的落后状况是旧时代形成的。公私合营以后,有了适当改进,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尚不可能作根本的改变。这种状况的好处是能进行多种多样的协作生产,但是这种过度分散、产品不定型的情况对生产力的发展已有了一定的限制。目前也还不可能马上作出惊人的改变,只能逐步通过经济改组即裁、并、改、合,调整设备、产品定型方面达到扩大生产的目的。②作业面积。眼前矛盾最尖锐的是作业面积。由于许多小工厂都设在小马路或胡同里,而上海的建筑密度又特大,这就发生了机械大量增产以后没有地方装配的问题。这个问题上海市委已经指定专人召集会议,调整房屋和场地,供生产使用。③原材料。生产指标大跃进的结果,今年上海的黑色金属的需求从原计划的五十七万吨激增到八十万吨以上。最近平衡的结果是五十万吨已有着落,尚差三十到五十万吨,这个差数正在通过几个途径予以解决:加速和提前建设原材料工业企业,如无缝钢管、黑铁皮、矽钢片等。从反浪费、清查积压物资中弄出五——十万吨可用的原材料。从增加地方出口换回外汇中进口一些重要的原材料。请求中央主管部门再调拨若干。积极节约原材料和找寻代用品。
紧张带来了矛盾也带来了克服矛盾的办法,可以预见上海的机电工业今年将突出地发挥它在促进生产大跃进中的先锋作用,从一个顶峰进到另一个顶峰。
对于后者,即任务不足、生产困难的那一小部分轻工业,上海的方针是鲜明的,首先是让出若干阵地,改组生产。办法是:向高级的、出口的产品发展,如肥皂厂向合成洗涤剂的生产发展。淘汰旧行业转移到新的生产轨道上,如火柴厂转移到塑料制品,一部分火柴处理厂转移到玩具、缝纫机的生产。还有一些厂不能马上转移的,则与别的厂进行协作,如口琴厂作小五金。其次,需要经过中央主管部门,把某些产品的生产,进行合理分工。
从上述情况中可以看出:在我们生产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经济形势的演变,经常可能出现某些生产部门极度紧张,而某些生产部门生产任务不足,这种不平衡丝毫不足为奇,只要我们打破本位主义,及时运用计划经济的武器,组织积极的平衡,不仅不会影响到生产发展的总趋势,而且会促进生产达到合理化计划化的更高水平。
严重的挑战
上海的工业品特别是轻工业品是以花色多、质量高闻名而长期保持其全国冠军地位的。这也是上海货能行销全国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是它现在面临着全国在产品质量方面的严重挑战。不仅北方的天津、南方的广州,瞅准了上海作为竞赛对象。近至苏、杭,远至西北、西南的许多城市,都向上海发出了挑战书。质量比赛的产品种类已达到几百种。这是一个极其生动、可喜的革命现象,然而对于上海来说,这却是大跃进中的一个矛盾。同时,产品数量急剧上升,也可能发生质量不稳定甚至下降的现象。因此,不解决这个矛盾,不保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今年生产增长35%的指标和以后继续提高生产就可能受到“威胁”。
好比是足球场上原来的冠军受到了后起之秀的猛烈进攻,形势迫使上海作出:“站住脚,前进!”的决定。办法的第一条是承认落后。现在上海已有一些产品落在别的城市后面。如棉纺的均匀度落后于青岛,电池、电筒落后于广州,油墨不如太原,手风琴不如重庆,灯芯绒不如常州。不承认落后就不能使自己猛醒和急起直追。接着就提出奋斗目标,不仅要比得过国内,而且要比得过国外。现在已提出一千多种产品,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赶上国际水平。要在质量比赛中取胜,就必须加强技术措施,加强新产品的试制工作。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又必须教育技术人员抛弃单干思想和门户之见。在双反运动中,这一点已经有了剧烈的变化,技术人员的干劲起来了,新产品试制工作也正在大跃进。截至3月初,造纸工业试制的新产品有二十四种,质量要达到英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的名牌货水平。缝纫机工业要试制八种新产品。钟表工业要试制十五种新产品,制笔工业要试制三十三种新产品。为了推动产品质量的大跃进,上海正在举行一个大规模的比先进展览会,这是企业中双反运动收获的大集中。
毫无疑问,一向以花色品种多著称的上海市,凭其多年的技术传统加上革命干劲和技术措施,一定可以在产品质量方面大大跃进一步,从而保证生产指标的直线上升。
生产组织和大跃进不协调
目前的生产组织和生产安排不利于大量增产,这个情况在机电部门尤其突出。其一是专业公司过去多是专业生产,形成忙闲不均,束缚了整个生产力的发展。其二是在各个工厂生产没有系列化,项目过多,因而不能大量增产。其三是没有作到充分协作,浪费了生产力。现在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克服这个矛盾。一是加强局的统一调度,打破专业公司的界限。在专业公司的范围内,强调多品种生产,充分发挥生产潜力。二是在每个工厂组织成批生产和产品系列化,以达到大量增产的目的。三是根据大小厂的特点,充分组织协作,以发挥小厂的潜在力。四是统一安排各个学校的勤工俭学,使这批生产力运用到急需的地方去。
上海在工业大跃进中所面临的矛盾当然还不止上述四项,如原来认为电力供应的问题不大,生产指标大跃进后,这个平衡不存在了,需要积极建立新的电源。如上海许多企业过分落后的技术装备和进一步提高生产是有矛盾的,这需要逐步通过技术改造来克服。上海的情况告诉我们:这个大工业城市今后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如何有步骤地实行生产改组和技术改造。上海的情况还告诉我们:问题不在于矛盾本身,而在于即时发现矛盾,并正确地处理它。不要为旧的平衡受到振荡而吃惊,也不要被新的不平衡吓倒,问题在于要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新的平衡,事实越来越证明了这是一条客观真理。矛盾的发现和解决,将把我们推向大跃进的新高度,上海的情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