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十年任务一年完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25
第2版()
专栏:

十年任务一年完成
中共肥东县委第二书记 姜克
肥东县在安徽省淮南地区,全县去冬今春兴修水利的工作是一个大跃进。县里原订计划要作一千二百多万方土的工程,现在却已突破一亿方土,要完成一亿五千万方土了。这就等于原计划的十倍多,等于解放八年来兴修水利工程总和的二倍。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在十年内消灭水旱灾害,我们在四个多月的时间内就基本实现了。去冬今春全县新建和整修了三万六千多处塘坝工程,增加和原有的蓄水量,使全县二百零五万亩田中的80%以上在连续六十天不雨的情下,可以达到保收。广大干部和群众都兴奋地说:“今年真是塘翻身,坝翻身,拔掉了十年九旱的根”,“我们一年干完了十年的事,要不是合作化,做梦也想不到。”
肥东县委在兴修水利中,除通过整风整社,一再检查批判干部和群众中存在的保守思想外,还自始至终进行了认真具体的领导工作,贯彻了中央和省委关于兴修水利的方针。我们贯彻这一方针的一个重要办法,便是在兴修水利中总结推广本县八个乡消灭普通水旱灾害的经验。
肥东县丘陵地区,乌龙乡乌龙社的群众创造了拦冲打坝的办法。他们利用两个高岗之间水源汇集的地方筑坝,便拦蓄了地面径流,构成大面积蓄水区。这种工程简便易行,乌龙社1956年冬用了六百个劳动日,挖土一千多公方,便打了三道拦冲坝,蓄起了一点五到一点七平方公里的花水,蓄水量可达三十四万公方。这种蓄水办法并不占用耕地面积,蓄水的田里冬春蓄闲水,夏天就可用来栽秧。因为它的水位高,通过沟渠对较高和较低的田、塘都可供水,乌龙社利用沟渠使全社75%的田和塘都能引用冲水,把死水塘变成活水塘,车水田变成放水田,旱地变成水稻田。山王乡肥光社群众创造的并塘办法,把四十八个互相毗邻的小塘逐步并成了一口大塘。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治水办法。这个社并塘后,挖去了三十多条塘埂,蓄水面积由原来的一百二十多亩增加到一百四十多亩,蓄水量提高一倍多,比原来灌溉面积增加了二倍,使水稻产量由平均单产一百五十斤提高到四百六十斤。因为蓄水量增加,许多田由车水灌田变成了放水灌田。并塘的办法在培修时节省劳力,在管理上也比较方便,因为塘埂大大减少。群众还创造了加高冲田埂的办法。他们利用每年春上补修冲田埂的习惯进行加高,多蓄春水,使冲田栽秧不用塘水,这是一个既省工又可大面积蓄水的办法。
圩区的大兴、长乐等乡的群众,把一个个邻近的圩堤,筑埂连起来,便把许多小圩联成了大圩。这种办法的好处是很多的。大兴、长乐两乡把小圩联成大圩后,圩埂减少了,缩短了一万多公尺的防洪线,在汛期节省了很多防汛的劳力、物力,在平时也便于对圩埂加高培厚,作到巩固。
山区的复兴、山王等四乡利用多植树木、养草护坡、修建谷坊、小型水库、在山沟节节用乱石打坝拦水和引洪灌塘等办法,基本上消灭了洪灾、水土流失和旱灾。群众高兴的说:“合作化力量大,开沟引洪灌满塘,过去田里栽山芋,现在能够栽稻秧。”
肥东湖滨、复兴、长乐、大兴、山王、乌龙、高亮、解集等八个乡的群众,利用上述的治水方法,在1957年就达到基本上消灭了普通旱、涝灾害。县委研究总结他们的经验后,认为这些办法都符合以小型为主,依靠群众的治水方针,它既做到了防旱与防涝并重、蓄水与排洪并重,又达到了花钱少,受益大,易办到,收效快的要求。所以从去年冬一开始修水利,就根据“全面发展、综合治理”“工程安家、效益有着”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推广了这八个乡的经验。目前全县已拦冲打坝三百二十八处,单这一项就可多蓄一千四百多公方的水,保证二十多万亩田栽秧不用塘水。双墩乡今年修建蔡塘拦冲坝,拦蓄七百万方水,受益五万亩,只做了二十五万方土,平均每方土蓄水二十八方,比一般塘挑一方土蓄二方水的效益高了十多倍。联塘、并圩也在全县取得成绩,各地因地制宜地将四千四百多处小塘去埂挖深,合并为一千九百多个大塘,挖沟相连的塘有一千三百多个,通过这一办法,在原蓄水基础上就增加了三千多万方蓄水,改善和扩大二十一万亩的灌溉面积;全县有七十六个小圩并成二十五个大圩后,增加圩田一万多亩,缩小防洪线一百五十华里。这些小型土方工程都由群众自办,根据检查,质量绝大部分都是很好的。
全县因为作到了基本消灭水、旱灾害,更加鼓舞了干部和群众的干劲。群众说:“愚公移山自古有,禹王治水美名留”,但经过今年兴修水利,“从今后,旱涝两不愁,子孙万代庆丰收。”广大干部和群众正在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水利工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