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新人新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25
第8版()
专栏:

新人新作
马克
看过第三届全国版画展览的人,都会产生一种“新”的感觉。的确,这次展览中除了老作者和近年来成长起的作者如赵宗藻、李唤民、庄元、吴燃、莫测、梁栋等,又出现了陈天然、赵瑞椿、晓岗、羊争等一百二十多位新人,特别值得兴奋的是其中还有蒙古族、苗族和布依族的作者。他们都带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品,走进了版画家的队伍。这是新的一面,但更重要的一面是版画家们在作品中所反映的新的生活,与在艺术上那种新的、独创的探求。
如何反映工农业生产建设事业,是版画家们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次展览中有关歌颂工业建设的作品,创作的水平比上届展览也有所提高。例如赵瑞椿的“合力”,用特写式的构图,明快的黑白对比和有力的线条,表现了炼钢工人在紧张劳动中团结一致的精神,显示了劳动者的威力,给人的印象深刻。郑震在“在佛子岭人造湖上”,努力揭示了自然经过人力改造后的美。画面上,前景垂直的树木与平行的水坝相交叉;后景起伏连绵的山头与平静的湖水相对衬;来往安全行驶的船只与水库的联系,种种匠心的安排和描绘,能使人产生一种和平、宁静的感觉。其他像“最后一根钢梁”、“湛江的黎明”、“狮子滩工地”和“热电厂建设”等,也都是比较成功的作品。这不只是说明作者对于祖国劳动建设的激情,而且也表明我国新兴版画继承了与现实斗争紧密结合的革命传统。
艺术创作产生于充沛的感情,诉之于生动的形象,而通过形象再去感染别人,这是许多成功的作品一再证明了的。记得我读苏联小说“士敏土”,就是先是书中的木刻插图引起的。版画家梅斐尔德对工业建设的激情吸引了我。特别是“波浪”那一幅,画面上以粗壮奔放的刀法,表现了苏联工业自恢复而盛大的情景,给人以豪迈、强大的感觉。这种是表现而不是叙述生活的特点,也为前面所提到的一些版画所具有。但是,目前仍有不少反映工业建设题材的作品(也不只是版画),对劳动建设是缺乏激情的。作者往往只是漠不关心地把一些工地和劳动场面搬进画面,不善于看到最重要的东西,也不善于概括所要表现的对象,更谈不上去发掘劳动创造当中的美。因此,描绘劳动生产的表达不出工人自觉劳动的精神面貌;描绘工业风景的表达不出动人的诗意。展览中也有这种作品。
最近,有一位深入工厂劳动的朋友谈起他在劳动中思想情感的变化,他说亲身参加劳动之后,才发现过去在表现工业题材时,为什么总是缺乏感染力的原因。过去创作只是感到“需要”和“应该”,而没有真正走进自己所表现的生活中去体会、孕育和创造。这种缺乏热情的作品,自然不能感人。
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丰功伟绩,和他们丰富的精神与文化生活,是艺术创作无穷无尽的宝藏。已经鼓起革命干劲的画家们,深入这个宝藏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