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山区水利建设新创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26
第2版()
专栏:

山区水利建设新创造
铁管桥
太岳山区长子县刁黄乡在开展山区水利建设中,创造了一种轻便耐用的铁管桥。这种铁管桥是用普通水车筒铁皮,制成弧形水槽,一节一节的接起来,然后在沟底下立木架支撑,把孤山(法久山)的一股泉水引过十多丈宽的山沟,浇了对面山坡上二百多亩梯田。
铁管桥很省钱,十多丈长只花了四百多元,而且轻便耐用,冬季还可拆卸保管,延长使用期。
法久山八角琉璃井泉水,地势高,流量小,又隔着一条深沟,过去都白白流到山沟。有人建议在下游修水库浇地,但占地多,花费大,误工误时。去年冬季,下放干部郭二毛和农民一起研究铁管桥办法,同时,把八角琉璃井筒砌高,泉眼挖大,使流量扩大一倍,并且还腾出下游二十多亩荒地、节省一千五百多人工。
旱井群和盘山渠
太行山区的潞安县魏家庄五一农业社,在没有地下水源的梯田里打了许多旱井群,使全社九千八百多亩梯田作到“有地就有井”。
旱井群是按不同地形决定的。在水源充足,地块大、土质好的梯田里,打梅花形状的旱井群,每群五十至一百眼,各井之间以暗洞连通,选择最中间的一眼井上安装提水工具进行灌溉;在窄长的台阶梯田里打排排自流旱井群,井底都用砖砌成一个方形出水口,并安置木塞,用水时拔木塞水就自流入梯田里了;在零星地块、水源缺乏的梯田,打星状井群。五一社的社员们共打了各类旱井一千四百多眼,修筑了四十条盘山引水渠,与旱井相连。做到“井井蓄水,个个不空”。
地下水库
忻县牧马河沿岸六十五个农业社,为了引取砂层底下的水源,正在联合修建一处地下水库。他们在上游横切河床,在下游修筑一个地下坝。修筑这个坝,要在河床砂土层中辟开一条深沟,然后在胶泥层土上用粘土做成一个高十五公尺,长三百四十二公尺,坝面宽七十九公尺的大坝,以截断潜入卵石砂层的水流,同时再从坝旁安装地下水管,导引潜流水量,通向沿岸纵横交错的水渠。这个地下水库在汛期以前完成后,不仅可使沿岸十六万亩干旱的土地得到灌溉,使六万多亩碱化土地也会逐渐改变原来荒凉面貌。
磁管渠道
忻县岩峰农业社的社员们以共同研究大胆创造的精神,利用磁管接成的引水渠道,把每十秒钟仅蓄一桶水的一股泉水,从远离村庄五里外的山沟里,横过十七丈宽的石砂河、两座山、四条沟引入村里,不仅解决了全村农民吃水的困难,还使三百亩梯田得到灌溉。
曾有人提出过在这条引水道上,有一段沙土河道,如果修一般土渠就会把水全部渗漏。老农民建议用缸磁管接成渠道,引水过河。社员们先在出水口筑一滤水坝,控制泉水急流和泥沙。为了保护磁管不被洪水冲刷,在河底筑了一个地下土坝,把磁管放在坝内,这样还防止了磁管遇冷破裂现象。在通过石崖和深沟的时候,社员们遇山凿洞,逢沟架桥,使八百多丈长的磁管渠道,一直伸展到村庄和农田里。全部工程只投资二千三百多元,并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工。
(冯建伟、水天生、武赞庭)(附图片)
张德育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