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友谊之花遍地开——广西各族人民团结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27
第4版()
专栏:

友谊之花遍地开
——广西各族人民团结的故事
昔日共患难
今日同生产
毛主席啥!
你像红鲜的太阳呐;
红啥红啥!
照得瑶山金光亮呐;
山下僮族妹哥啥,
帮助瑶家耕田啥;
瑶僮兄弟一家亲啥,
团结互助建家园呐。
这是广西巴马县良竹屯的瑶族农民唱的。歌唱他们与僮族农民间的友谊。
原来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兰、巴马、凤山等县的僮族农民和汉族农民、瑶族农民就建立了战斗的友谊。1947年,巴马县坡累屯的僮族农民在国民党匪帮迫害下,全村二十一户全都逃往西山。西山上的瑶族农民把僮族老人、妇女和小孩藏起来,和僮族农民团结一起向国民党匪帮进行斗争。解放后,僮族农民才从西山回到坡累屯,重建家园。
1952年5月,住在西山上的十二户贫苦瑶族,在人民政府帮助下迁到坡累屯附近的地方安居生产,取名叫良竹屯。坡累屯的僮族农民热情地接待了同生死共患难的瑶族弟兄,把三十多亩梯田送给瑶族农民。僮族的青年男女农民还帮助瑶族农民造房子、开荒。长期居住在石山上的瑶族农民不懂种水田的技术,坡累屯的僮族四十多个男女青年就帮助他们。1953年,良竹屯一百多亩玉米失收,有些瑶族农民便不安心生产了。坡累屯的僮族农民黄福康,便去良竹屯向瑶族农民解释失收的原因,说明这是因为山上高寒地方种的玉米种子,不适宜种在暖和的土坡上。1954年春耕时,坡累屯的僮族农民送去二百多斤本地玉米种子,还到别的村子去给瑶族农民换种子。这一年良竹屯的玉米便获得了丰收。1955年冬天,良竹屯瑶族农民全都加入了坡累屯的僮族农民的合作社。几年来这个社年年增产,户户增加收入。
“团结池”
田东县三力农业社,有八十六户瑶族社员。他们住在石山上。每天瑶族社员都要翻山越岭到五里多路的三卡屯去挑水吃,一天一个人只能挑四担。因为要挑水吃,瑶族社员每天只能出半天工参加生产。三卡屯的僮族生产队长林元生向社管理委员会建议,要帮助瑶族社员修两个蓄水池。社管理委员会和中共党支部征求了瑶族社员的同意后,便在弄略和定略两处修了两个蓄水池,解决了瑶族社员吃水和用水困难。三力社瑶族社员们兴奋地把新修的两个蓄水池叫作“团结池”。
“卡同”的来历
在桂西僮族地区,年龄相仿的人相遇,就会热情的招呼:“卡同,辈却烈!吼栏更烟更茶宽”(“卡同!”你去哪里?请到家里抽烟喝茶)!称呼“卡同”这个字眼,使人一见如故。
“卡同”这个称呼传说有一段动人的来历。很久以前,在环江县有三个年纪相仿的小伙子,一个是汉族,两个是僮族,他们三人同在一个地主家当长工。他们白天给地主放羊,夜里还得给地主巡更打点。
一个严冬的晚上,雪雨纷飞,寒风刺骨。三个小伙子疲劳极了,再加上他们身上无衣,肚中无食,在那“弓箭射不过的廊房”的宽大庄院里,怎能巡遍全庄呢?于是,他们就跑进羊圈里,伏在羊身上取暖,不知不觉三个人都睡着了。第二天地主发觉了,把他三个人打的遍体鳞伤。这三个小伙子实在忍无可忍,生法要报仇雪恨。一天,当地主坐在鱼池旁边看游鱼取乐时,他们便把地主推到鱼池中淹死了。以后,他们便逃到深山里开荒,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他们三个人共同经历了苦难,又分享了快乐,他们认为这是神仙指引所致。这样便结成生死之交,互称为“卡同”。
这个美丽的故事,直到现在还在人们中间流传着。为了表明友爱,不论汉族与僮族,或者僮族与僮族之间见面,只要年龄不相上下,虽不相识,也相互称呼“卡同”。(附图片)
(关君放编写 郝红章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