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力争新的平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28
第7版()
专栏:思想评论

力争新的平衡
大可
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空前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热忱。特别是整风运动的胜利进行,更促使了人民思想的大解放,生产力的大解放。目前,一股大跃进的洪流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泛滥全国。在生产战线上,人人大显身手,奋勇争先。这个如蛟龙入海,那个如猛虎下山。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家无不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同心协力,齐争功勋。
在这种大跃进的形势下,许多地区和部门都大胆突破旧的计划指标,提出新的计划指标。于是,有的人就不禁发出忧虑,唯恐这会破坏平衡,招致恶果。
是的,在全民大跃进中,总会出现先进和落后的情况。有些部门和地区一马当先,另外有些部门和地区就会暂时落在后面。这就必然会使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必会带来某些不可避免的困难。例如,钢铁生产的跃进必会引起生铁和焦煤等供应的紧张,农业生产的跃进必会引起农业设备和化学肥料等供应的紧张。但是,这不是一件坏事,而正是一件好事,——一件天大的好事。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对立面的统一(平衡)是相对的,而对立面的斗争却是绝对的。并且,发展过程就是旧东西死亡和新东西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作为对立面的斗争而实现的。因此,只有打破平衡,才能使旧东西死亡,新东西产生,从而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
那末,这是不是说,我们可以安于不平衡的状态呢?当然不能这样。如果我们对于不平衡的状态安之若素,那就糟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但是,这种斗争总是以新事物的胜利和向新的更高的质态的转化而告一阶段。例如,在政治生活中,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其结果不是社会的瓦解,而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经济生活中,情形也是这样。任何社会都要求生产的各部门和各要素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不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比例的保持是偶然性的,经济是通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而循环地发展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就在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而计划化的实质就在于经常地不断地保持比例关系。不平衡就是先进的事物突破旧的平衡,通过调节达到新的平衡。只有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才能使事物有一个新的发展。事物的发展就是从平衡通过不平衡到达新的平衡,再从新的平衡通过不平衡到达更新的平衡。如此循环不已,以至无穷。这里,建立新的平衡是重要的。如果我们长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那就不仅不会使事物获得发展,而且会使事物遭到毁灭。就以我国工农业的生产来说,过去,工业生产有了迅速发展,而农业生产却是比较落后的。这就是一个不平衡。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措施,那就会使工农业生产发生脱节,甚至会使整个国民经济遭到破坏。但是,我们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从而就使整个国民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由此可见,那种庸俗的“平衡”论是错误的,那种把不平衡作为追求目标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我们既要打破旧的平衡,又要建立新的平衡。大跃进必会出现大不平衡的现象。为了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就要迅速采取措施,力争新的平衡。我们所要力争的平衡,决不是那种把先进拉向落后的平衡,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向先进看齐,通过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在先进的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太原和上海等地组织社会主义大协作,这就是争取平衡的一个好办法。我们应该力争新的平衡,使落后赶上先进,使先进更加先进。我们要使社会主义建设在大跃进的波涛中,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一个洪峰赛过一个洪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