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青年农场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30
第2版()
专栏:

青年农场见闻
本报记者 纳一
茶淀青年农场是去年秋季从北京去的一千九百多名青年学生建立起来的。农场全部面积一万七千亩土地,以种稻米为主,还有果树园、牧畜场等。这些青年学生在这一阶段工作中有些什么进步,他们有那些希望,目前又在作些什么……这是人们在时刻关心着的。不久以前,我到过这个农场,把一些见闻写在这里。
脚步快了,肩头厚了
我看到的这群男女青年学生,一个个都精神健壮,满面红光,红里发黑。我想,要想知道这些青年学生有些什么收获的话,这就是第一个收获,是他们开始参加体力劳动锻炼的结果。十队的女同学陈玉芬、赵颐君说,她们在劳动过程中慢慢养成了许多好习惯。如走路,青年农场刚建场时,去距农场二十多里路远的克苦农业社参观访问,那时,许多同学认为路太远,提出要坐汽车去;去清河农场总场参观,不过十多里路,也提出要坐汽车。现在看来真是笑话,走他十里二十里的,又算什么!路是越走越近越走越好走了。“肩膀也是慢慢压出来的”。陈玉芬说,去七里海挖河泥,开始的时候同学们抬河泥,肩头给压肿了,发疼。许多同学提出:肩头是自己肿起来的,把它再压回去!说也奇怪,过了几天肩头也就不疼了,不过人们觉得自己的肩上好像增加了一层薄薄的胶布一样。过去,两个女同学只能抬几十斤重,现在能抬一百多斤重了。
在农场生产的许多同学,特别是共青团员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希望,就是作最艰苦的工作,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七队的任海朋说:“我认为,只有经过艰苦的锻炼,才能到祖国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潘作坤同学告诉我说,他希望到新荒地去工作。任海朋和潘作坤,他们二人是作夜间运肥工作的。在开始动员挖河泥的时候,七队的同学曾提出要求,到最艰苦的工地七里海去挖河泥。当时上级未答应,他们想不通是什么原因,后来才知道更艰巨的夜间运肥任务在等待着他们,他们这才安下心来。七队同学冒着严寒的月夜,每次三十多辆大车,一车约装河泥三千斤,十人拉一车,每夜运两次,往返一次五十余里,从七里海把河泥运回农场的土地上。
一股子干劲
“努力大跃进,争取过长江”,这个口号已经成了青年农场人们的口头禅。在这一号召下,有一千多人赶赴最艰苦的七里海地方去挖河泥。我趁此时和大家一同赴工地。在这里,人们在紧张地工作着。在空旷的原野上,天气特别冷,开水喝着喝着变成了冷水,热饭吃着吃着就变成了冷饭。居住的条件也比农场差。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同学表现出他们克苦耐劳的精神。九队的文泽良同学,他有胃病,领导上叫他回去休息,他不愿向困难低头,坚持挖河泥。每人每日挖河泥的任务是一方五,但他每次均超过,最多时挖到四方五。八队的张有义干得最猛,挖河泥时他抡大镐,刨一尺多厚的冰层取河泥,他的手给震裂了许多口子,都流血了,但他还是不停地干着。在工地上,新纪录不断出现。九队的蔡伟成创造了日挖河泥八方的纪录,接着,六队的张树轩超过了他,日挖河泥八方七。但是,二队的杨继忠同学又创造了日挖河泥九点三方的新纪录。挖河泥的任务是超额完成了,原计划挖河泥一千五百万斤,结果完成了二千多万斤。
在青年农场的一千九百多名青年学生中,有七百多名女同学,她们在劳动中一点也不逊色。十队的二百多名女同学表现的更好。她们在冰上运稻草整整运了五天,完成了497%的任务。
半工半读
有一个谭大生同学告诉我,根据中共北京市委的指示,农场将实行半工半读,也就是一面劳动一面学习。农场已经作了初步规划,计划开设农业科学技术课程,其中有农学、农业气象、农业机械、园艺、牧畜、植物保护等专业。计划聘请二十位专职教师。当实行“半工半读”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许多同学像过节日一样欢欣若狂,高兴地跳着,蹦着,互相传告。谭大生同学说,实行“半工半读”以后,同学们一方面很高兴,一方面又觉得自己的担子加重了。以后,在农场里不仅要完成生产任务,还要完成学习任务,要劳动得好,还要学习得好。现在,农场已修起两座大房屋,每座房屋能够容纳一千多人,已经有十几名专职教师到农场进行筹划,很快就能开学上课。我和曹场长曾经谈到实行“半工半读”的问题,曹场长对我说:“老纳同志,你看吧!再过三、五年,这些青年学生将是我国第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的农业技术干部。”我相信,这些年青人将成为我国未来的农业专家,成为实现祖国农业现代化的坚强骨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