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沁县的“万宝全”工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08
第3版()
专栏:

沁县的“万宝全”工厂
本报记者  展潮
编者按:沁县联合加工厂是在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厂的领导方面坚持执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为农业服务的方向,解决了资金和技术上的许多困难,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他们的经验可供其他县营工厂参考。
汽车离开了太原市,沿着白(圭)晋(城)公路直奔东南,前面耸立着一溜山脉,那便是太行山了。
我们通过抗日战争时著名的子洪口,进入来远沟,翻越分水岭,便来到了太行区西北部的沁县。
沁县过去以城门高大著称,有所谓“襄垣的城,沁县的门”的说法,那城门确实是山区其他县份所少有的。但是今天沁县吸引人的却不是这些历史的遗迹,而是它由小到大、由无到有、朝气蓬勃的新型地方工业。
当我到达沁县的时候,碰巧遇上中共山西省委会和省人民委员会在那里召开“现场会议”,就地总结、推广沁县地方工业的经验;同时,河南、河北、陕西乃至黑龙江等许多省份都派了代表团,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访问。作为县地方工业基点的联合加工厂,便成为大家参观访问的中心了。“官厂”变成“万宝全”
提起沁县联合加工厂,农民都亲热地叫作“万宝全”工厂,足以证明它和农村的关系是多么密切了。
这个工厂原是长治专署经营的一个蛋厂。1956年2月管理权下放到县后,改成六种业务,但是因为经营思想不对头,工厂一直在走下坡路,闹得月月赔钱,买不上材料、发不了工资,年终结账总共亏损三万多元,另外还欠银行贷款六万多元。工人们痛心地说:“一年辛勤苦,赔钱三万六千五!”领导干部不安心,一般职工想跳厂,自上到下思想都很混乱,有人编了一首歌谣说:“钢磨吃不饱,电力没人要,泥炭垮台了,印刷没原料,油籽加工少,修理不可靠,完了!算了!钱串断了!”
当时工厂的业务和经济情况都很糟,但是在管理上却耍阔气、讲排场。全厂一百四十个工人,就有二十七个专职管理干部;各工段之间吆喝一声就可以听见了,却安了五部电话机,厂部里还有收音机、麦克风和大喇叭筒,大门口一边是收发室、一边是传达室,门前站着两个门警,墙上挂着一块“奉上级命令谢绝参观”的牌子。农民见了说:“这不是工厂,是官厂!”
正当沁县联合加工厂路越走越窄的时候,1957年2月,中共长治地委召开会议,确定县营地方工业的方针是:“就地取材,就地加工,既作整批大活,又作零星小活,面向农村,积极为农村经济服务”。沁县县委再根据这提出了“全力以赴,支援农业”的奋斗目标。这时,工厂的负责同志开始检查自己的经营思想,一方面组织下乡访问,一方面在厂里以工农关系和县营工业方向为题展开大辩论。
第一次下乡访问,没有负责干部带领,工人随便走到一个地方问农民说:“你们对工厂有什么要求?需要什么产品?”农民回答说:“你们先把产品拿出来看看再说!”工人碰了个钉子回去了。第二次下乡访问,厂长亲自带领,三十七个人分成七个小组,总共下了四趟乡,访问了一百八十一个农业社。当他们在郭村的时候,看见了二十五部水车闲搁着、许多新式步犁变成了“挂犁”,问农民是什么原因。农民说:“这都是你们工人老大哥干的好事,管卖不管安装!”访问组听了,马上动手把水车安上,把新式步犁的零件修理好。农民们高兴的说:“工人老大哥就是行,你们动手就解决了积压一年多的老问题。”经过这样的访问,工厂和农业社的关系建立起来了。
他们一面访问农村,一面在工厂里进行群众性的大鸣、大放、大辩论。有人说:“农业种他的地,工业生咱的产,为啥要为农业服务?”又说:“为大厂矿服务光荣,气魄大!工业化油水大,离开农业也不怕!”说这种话的人,错误地认为给大工矿企业加工,活成批,好经营,赚钱多,前途大;和农村打交道,市场狭小,农民购买力低,油水不大,说什么:“三个螺丝钉、两个犁铧片,费上半天劲,赚不下几毛钱!”“支援农民是三个核桃两颗枣,好比麻雀腿上生连疮,没有多大脓水!”但是一些老工人,特别是下乡访问过的工人,纷纷起来反驳。老机工陈廷彦说:“只要机器转,不怕没饭吃,一天镟上二十多个螺丝,就会有十五块钱收入,换了新螺丝,农业机械也能开动了,为什么我们不这样做、却让机器睡大觉呢?”老钳工刘纯山说:“工农联盟绝不是每年正月十五联欢一次就够了,要是没有农业生产,咱们工厂能开工榨油、磨面吗?咱们吃穿从哪里来?”
经过下乡访问和大辩论,澄清了职工中许多错误的想法,在全厂范围内树立起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正确思想。这时候,工厂党支部提出了“以业养业,以组养组,以人养人”的口号,通过查生产漏洞、查管理漏洞、查浪费、查事故的“四查”,以及出题悬赏试制玉米轴粉碎机、碾米机等新产品的办法,在职工群众中展开了“献百计运动”。结果从4月到6月,职工们总共提出了一百三十七条合理化建议,许多过去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工厂管理人员由二十七人减到十三人,厂长和党支部书记分片包干,工会主席和团支部书记都是兼职的,电话减成一部,门警撤销了,“谢绝参观”的牌子摘掉了,他们新的口号是:“随到随修,随叫随到。”不论是下班或是假日,只要农村有活送上门来或者请去修理,都是“有求必应”。
路走对了,沁县联合加工厂的业务就飞跃地发展起来了,在1957年一年内,他们已经实现了县委“以厂养厂、自给自足”的指示,并且有了盈余。职工们干劲越来越大。他们时刻都在考虑怎样适应农业生产大发展的需要。去年一年里,工厂的产品就由原来的十三种增加到五十多种,从小的“土螺丝”起,到农户粮食和饲料加工用的“土钢磨”、“土玉米轴粉碎机”,一直到水利建设用的“土水平仪”、“土钻探机”、“土闸门”等等,真是要啥有啥,很受农民欢迎,因此农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万宝全”工厂。
技术支援队
农业生产要大跃进,就需要进行许多基本建设,其中最繁重的任务是水利建设,这许多工程都需要技术力量支援,于是沁县联合加工厂便组织了一支“技术支援队”,支援农村水利建设和其他基本建设工作。
技术支援队由老工人刘纯山等十三个人组成。他们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支援“迎春水库”的建设工程。这个水库方圆一千亩,蓄水三百三十万立方,渠长二十里,是沁县有史以来第一次修建的大水库,要经验没有经验,要东西没有东西,摆在“技术支援队”面前是重重的困难,但是他们都一个一个地克服了。
开始,因为要选择水库库址和进行技术设计,就需要测量、钻探。但是没有工具。技术支援队的工人们便试制了一架简易水平仪、一部手摇地层钻,送到工地上大受欢迎。测量、钻探的困难解决了,又碰到坝基积水排不出去。技术支援队派了四位工人去,用机器昼夜排水,使水坝建设工程能够顺利地进行。后来,技术支援队又试制了一个带滚珠的三吨重的大石滚,派工人到工地上安装电灯,保证水库建设工程提早在雨季前全部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技术支援队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试制控制和调节水量器械的小组,派老工人陈廷彦到长治“幸福水库”去参观,画了一张图回来仿造,返了好多次工,终于在6月下旬做成了四吨重的起闸机、高压水闸、冲沙闸、预备闸和拦鱼网等全套控制和调节水量的机械设备。
随着农村建设的发展,“技术支援队”的作用是愈来愈大了。后泉农业社和县供销社合办的小型水力发电站,故县农业社和手工业社合办的小型火力发电站,都是在支援队的帮助下建设起来的。后泉水力发电站的水轮机、水轮调速器、天轴、地轴、起闸机等整套设备,也是他们帮助制造的。此外,还派了电机工人去给这两个农村电站培养技术人才。
现在,这支农村的技术突击力量,正活跃在全县新建的一个最大的水库——圪芦河水库的工地上。
流动检修组
除了支援农村重大的建设工程外,沁县联合加工厂还成立了一个“流动检修组”,经常下乡上山,帮助农业社和农民修理各种大小农具。
流动检修组是由六个工人组成的。他们从1957年4月到11月,总共下乡一百三十次,修理好各种农业机械、零件等一千八百件。天旱的时候,组长陈廷彦跟徒弟张云孩两人骑上自行车,不停地帮助农业社修理农具,在七天里跑了七百多里地,使工人和农民的关系愈来愈深厚了。
一天,老工人陈廷彦刚把固亦村的一部锅驼机修理好,又接到电话说任胜村的锅驼机坏了,他马上骑着车子赶去。这时候农业社有些社员冷言冷语地说:“开机器还不如人干得快呐!那不是锅驼机,是气肚机,修了也白搭!”老陈听见了也不作声,心里暗暗地想:“我非要把这部机器修好不可。要不,咱这工人的脸往哪儿搁!”他饭也顾不得吃,整整修理了两个钟头,还是开不动;老陈又仔细检查所有的部件,终于在深夜一点多钟把机器修理好了,农民都很感动。
现在,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里的新式农具和农业机械不断地增加,光靠检修组的几个工人去检修是不行了,必须在农村里培养一批技术人才。这个担子便落在了“流动检修组”的身上。老工人陈廷彦、青年工人樊小红现在在农村里都有了自己的徒弟,他们采取“母鸡下蛋”的办法,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签订了师徒合同,双方保证在半年或者一年内,教会、学好一种或几种农业机械和新式农具的检修技术。这种师徒合同,现在已经发展到八十多份。(附图片)
这个容水量三百三十万立方公尺的水库,全套技术设备都是由沁县联合加工厂制造供应的。   展 潮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