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一个又红又专的榜样——鹿邑县桑园乡干部种试验田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09
第2版()
专栏:

一个又红又专的榜样
——鹿邑县桑园乡干部种试验田的经验
中共中央转发河南省委批转“鹿邑县桑园乡干部种试验田的经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
河南省委批转“鹿邑县桑园乡干部种试验田的经验的报告”(一个又红又专的榜样)很好,转发各地参考。
我们相信像湖北省红安县的干部那样种试验田,从生产中领导生产这样一种良好的领导经验,其他地区一定也有。河南省鹿邑县桑园乡的干部四年来坚持种“丰产田”的榜样就是一例。希望你们在推广红安种试验田经验的同时,注意总结当地类似的经验,以便更快地指导农村工作干部搞好种试验田的工作,改进和提高我们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方法。 中 央
中共河南省委会的批语:
鹿邑县桑园乡干部种试验田的经验,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材料,特转发各地,请你们细致阅读。
桑园乡的干部四年来坚持种“丰产田”,取得很大的成就,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全乡干部中特别是乡党委副书记傅景玉同志,排除各种困难,积极钻研技术,带头种丰产田,由外行变内行,推动全乡生产连续跃进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这个乡的干部,原来有许多人不懂生产,经过种丰产田,多数已经变成了生产能手;原来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不够密切的,现在和群众亲如一家,群众由厌干部变成了争干部;原来全乡粮食平均亩产一百六十四斤,现在亩产达到四百零四斤。这种方法,实际也就是中央所规定的种试验田的方法,经过种试验田,达到锻炼干部,联系群众,推动生产,又红又专,政治与技术的统一的目的。问题在于我们过去没有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提高到改进领导方法上加以普遍推广。省委要求各级党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普遍推行试验田的通知,普遍学习红安县的经验并将桑园乡的经验一并研究,把种试验田的方法,在全省普遍推广。
桑园乡干部种丰产田已有四年之久的历史,1954年开始创造,1955和1956年逐步推广,1957年普遍开花。中间经过许多曲折的过程,终于获得了丰收的果实。下面就是这个乡建立试验田的一个大概发展的过程。
碰了钉子,受到了教育
1953年由土改转向生产,桑园乡全体干部积极响应了党的号召,领导群众开展生产运动。但是,由于有的干部本身没有经过实际生产锻炼,缺乏生产知识,有的虽参加过劳动,但技术不高,讲生产不会生产,讲技术不懂技术,群众说干部领导生产是外行,干部本身也感到苦恼。有的群众批评干部说:“你们睡到日头多高才起床,不上地生产,连二十四个季节都不懂,一亩下多少种都不知道,怎领导生产呢?”有的故意为难干部叫给定“籽眼”(耧出种籽的地方)。乡党委副书记傅景玉在杜楼村开会向群众讲生产时,当场就有人站起来说:“你们知道麻喳子几个牙?还讲生产哩!”乡干部开始对群众的批评,思想上不大通,认为“干部不如土改时吃香了。”到区里开会时,向区委汇报了碰钉子的经过,区委书记彭金生同志向大家总结了碰钉子的教训:“不懂技术,就抓不住群众要求。”号召大家下决心向老农学习,钻生产技术。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个方面,群众的讽刺和批评,促进了干部钻研生产的积极性。
傅景玉的创造,打响了第一炮
乡党委副书记傅景玉同志受了彭书记的教育,认为群众批评的有道理,1954年秋天便下决心先从自己头上“开刀”,亲自带头种试验田(当时叫丰产地)。傅景玉是本乡人,确定在自己家里地上种二亩试验田。开始他和别人商量,人不理他。但他并不灰心,和自己的老父亲下地种密植麦。到了地里,老头一听说是采用套耧密植,下种量由十二斤增加到二十二斤,气的双脚乱跳,指着傅景玉骂了一顿,扔下耧回了家。这时傅景玉一人没法下种,只好把麦种和耧背回家去。种试验田的一股热情支持着傅景玉,搞不成功决不罢休,当天把自己的姐夫请来,才把二亩密植小麦种上。麦子种上后,他唯恐麦子长不好,于是就把自己的屋山墙扒了一个,积了七车屋土肥,施了两次追肥。结果麦收时获了丰产,每亩平均产量二百八十七斤,比当地一般小麦亩产一百四十斤高一倍以上。傅景玉的试验田打响了第一炮。村上群众普遍反映说:“这个办法真中,明年咱也试试。”傅景玉的老父亲傅松林也惭愧地说:“真是老法子不能治新病,老技术真不中了。”1955年傅景玉种了三亩试验田,是“九头”小麦,每亩下种二十四斤,肥料比1954年上的多。因为1954年的小麦丰收,教育了傅景玉的父亲,这一年他和傅景玉合作的很好,整地时帮助整地,下种时高兴地帮助架耧。由于新老技术的结合,这一年小麦获得了更大的丰收,每亩平均三百七十斤,比当地一般小麦产量高两倍多。1956年傅景玉的试验田品种增加了好几样,除小麦、玉米、红芋外,还试验了一亩二分麦茬栽谷子。移苗栽谷是为了赶季节种白菜,创造一年三作。移栽谷子是一件新工作,许多社员不赞成,傅景玉一面说服大家,一面带领几个积极分子下地移苗。他们在移苗栽种的时候,有些走路的人还讽刺说:“你们还栽哩!俺那里昨天栽的今天就收了。”和傅景玉做活的几个人也动摇了。在傅景玉的领导下才坚持下来。谷子长到快熟的时候,许多社员还不相信能丰产,有的说“快到北地看看咱千斤粮万斤菜”,有的说“一百五十斤包给人家还得连秆草在内”。傅景玉心里也很耽心,经常下地查看,和其他谷子比较,他发现:试验田的谷子虽然长得低,但株数多,穗很结实;其他地里的谷子长得虽高,但株数少,穗很松。他这才放下心来。收割的时候,一车没拉完,结果每亩平均收到五百七十七斤,比社里的春谷每亩二百八十斤高一倍多。许多社员说:“咱社里真有福气”。有些老农说:“骑马也赶不上新技术。”傅景玉经过四年亲自种试验田,得到了全乡群众的拥护,和群众亲如一家。凡是推广一件新的技术,农民都要先和他商量,只要副书记点头,群众马上就干。
由点到面,普遍开花
傅景玉1954年种的二亩试验田获得成功,给全乡干部指出了方向,大家一致表示决心要种试验田,学会生产技术,由外行变内行。乡党委认真地总结了傅景玉的创造,决定在全乡推广。1955年全乡种了十一亩试验田,1956年试验田发展到五十八亩,1957年社社种试验田,发展到七百一十四亩。全乡十三个乡干部,除两个秘书外,有十一人经常参加劳动;七十个主要社干,有五十四人经常参加生产。去年试验田获得了空前未有的丰收,亩产一千五百斤以上的十一亩,亩产千斤以上的一百三十六点五亩,亩产八百斤以上的三十亩,亩产六百斤以上的一百八十亩,亩产五百斤以上的三百五十六点五亩。傅庄队四十八亩小麦平均亩产四百八十斤,其中有四亩多浇雨水,施了两次追肥,亩产达到六百二十三斤;四亩玉米亩产一千一百零二斤。冯楼队试验的三亩半一年三熟作物(麦茬种谷,谷茬种白菜),亩产粮五百七十斤,白菜二万四千斤。桑园社试验的混作犁垡豆子亩产三百八十斤,三亩水稻亩产六百四十斤。试验田的平均产量都比一般产量高两倍以上。乡党委根据生产季节,利用试验田的经验来指导全乡生产运动。1956年组织了六次参观,推动全乡70%以上的小麦实行了密植,改换了良种。1957年组织了二十四次大型的参观评比,大大推动了生产运动。去年秋天抗旱种麦时,开始群众劲头不大,乡党委连续组织了六次参观试验田的抗旱种麦,使全乡抗旱运动迅速形成高潮,提前完成了种麦任务。阎草娄社七十四岁的老社员阎修敬,原来不相信新技术能增产,参观了试验田服气了,他向社员报告参观感想说:“新技术比老办法强得多。”
试验田的三种形式
试验田的形式大体可分三种:第一种是队里搞试验田,干部进行指导。这种办法适合工作岗位不固定的干部,缺点是不能取得系统的生产知识。第二种是固定地块,干部包工、包产、包技术。这种办法适合社干和常年驻社的干部,能够自始至终参加生产过程,容易学会生产技术,但不易和群众密切结合,互相学习。第三种是干部和群众合伙搞试验田。这种办法好处多:能和群众取长补短,新老技术结合;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建立深厚的感情;能够及时了解生产中的情况和问题,以生产领导生产。在试验内容上,主要是在同等土地上,划出一块试验田和一般地作对比:浇水和不浇水,浇一水与浇几水对比;密植与稀植,早播与晚播,单作与混作对比;施底肥与追肥,一肥与几肥对比;深耕保墒与浅耕对比;良种和劣种对比。这样,便于群众作显明的比较,说服力大。
试验田的作用和好处
促进了农业生产大跃进。该乡连年获得增产的原因,除了在合作化的基础上认真贯彻了兴修水利、大量积肥等项基本措施之外,试验田起了很大的作用。全乡1953年粮食平均亩产一百六十四斤,1954年平均亩产一百八十四斤,1955年平均亩产二百三十九点五斤,1956年平均亩产二百八十六点五斤,1957年平均亩产四百零四点七十五斤,比1953年增产将近一倍半。1957年全乡出现了两个亩产五百斤社,三个亩产六百斤队,八个亩产五百斤队;有一千二百六十九亩地亩产八百斤以上,有二百零六亩地亩产千斤以上。随着生产逐年增加,五个缺粮社全部变成余粮社,全乡82%的社员增加了收入。1955年卖给国家余粮二十七万多斤,1956年卖余粮五十九万多斤,1957年卖余粮一百五十万斤。同时扩大了公共积累,全乡二十三个农业社,共有公共积累六万二千七百六十四元。社员吃粮标准年年提高,1955年每人平均三百六十斤,1956年每人平均四百二十斤(包括超产粮),1957年每人平均五百斤(包括超产红薯)。群众生产情绪高涨,心情畅快,到处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桑园乡变了样,群众有吃、有穿、有歌唱;千斤粮、万斤菜,割了麦子种谷子,割了谷子种白菜;过去天旱饿肚子,现在天旱不用急。天越旱,地越干,干部领导上前线,井台上边安大营,井台下边是战线,水车好比机关枪,泼水好比是炸弹,干地好比是蒋介石,一见炸弹消灭完。”
改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群众关系。全乡十三个脱产干部,除两个秘书外,十一个人常年驻在农业社亲自种试验田,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乡党委副书记傅景玉和乡长花俞春二人已经成了种地行家,摇耧、撒种、扬场、犁耙地都会干,有五人相当于农民中等技术水平,有四人学会了一般技术。七十个主要社干,除十六个主要会计外,都掌握了生产技术,都能亲自带头领导社员生产。鹿庄社党支书过去根本不会种庄稼,现在学会了犁耙整地等五种主要农活。副乡长李万贵是个青年积极分子,没参加过劳动,农活一项不通,经过二年实践劳动,学会了生产,去年试验田种的麦茬玉米,每亩产四百三十四斤。干部在劳动过程中,和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群众由过去烦干部变成了争干部。阎草娄社老中农阎修敬过去听说干部讲生产起来就走,现在要求干部到他队里领导生产。王统庄、冯楼寨、鹿庄等社驻社干部调走时,社员和社干三番五次地要求乡党委不要调走。
打破了常规,改变了群众的旧习惯。过去群众根本不上追肥,现在都能上二次到三次;过去对外地良种不相信,现在普遍采用了良种;过去推广新技术,群众不听,现在一提倡就跟着干。群众普遍称赞试验田是增产的引路人,是开心的钥匙,是教育人的课堂,照试验田的办法搞没错。
改变了落后村、落后社的面貌。全乡原有七个三类社,过去各项任务都完不成,不接受先进技术,生产搞的很差,现在都变成一、二类社了。宋沟社过去亩产量只有几十斤,1956年搞了七亩试验田,亩产量提高到七百二十四斤,社员生产劲头大大提高。鹿湾庄过去小麦每亩只收五十斤,去年每亩收到一百一十六斤;秋粮过去每亩只收八十五斤,去年每亩收到二百斤;这个庄过去每年都欠几千斤公粮,从1956年以来都能提前完成。
把试验田形成制度
桑园乡干部种试验田的领导方法,给农村干部指出了又红又专的道路。全乡干部正在信心百倍地领导农业生产大跃进,决心要使自己成为农业生产中的能手。为此,乡党委决定,要把试验田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并对今年种试验田已经作了全面安排。要求在已有基础上,每个乡干部种二至三亩试验田,社干部每人种三至四亩,每个队种五亩左右。所有试验田都要达到亩产一千斤以上,其中十五亩重点试验田达到亩产双千斤。现在工作组和乡干部每人都买了粪筐,在工作空隙中拾粪。傅景玉同志已经积了三千斤肥料,正在上试验田(小麦)的第四次追肥。广大群众全力投入了水利和积肥、施追肥运动,为1958年达到亩产五百六十斤,1962年达到亩产千斤乡而奋斗。
中共商丘地委办公室
1958年2月17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