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永春县初步解决了工农业之间的矛盾 机器到处响 工厂遍城乡 多数乡村建立了供电网和水电加工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09
第3版()
专栏:

永春县初步解决了工农业之间的矛盾
机器到处响 工厂遍城乡
多数乡村建立了供电网和水电加工厂
本报讯 农业生产在向前大跃进的过程中,愈来愈迫切地需要工业的支援。福建省永春县积极主动地适应这种形势,依靠群众大办面向农业的小型地方工业,对促进农业生产和繁荣地方经济发挥了巨大作用。
农业合作化以后,永春县掀起了农业生产高潮,工作量大大增加,劳动力立即感到不足。加以当地妇女没有下田劳动的习惯,而且又被粮食加工的劳动所牵制住,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不少地区出现了秧苗急等下田而大小麦还没有收割的现象。
当时,如何改革生产工具,逐步用机械来减轻或代替繁重的体力劳动,特别是把巨量的妇女劳动力从加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就成为农业向工业提出的迫切要求。
为了解决农业生产大跃进中这个工农业之间的矛盾,永春县采取了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针,依靠群众,自力更生,积极发展小型地方工业。这个县的具体做法是:以水电建设为纲,建立农村小型加工业之网,同时建立小型采矿业、颗粒肥料厂和农具厂等。两年多来,全县建立了水电联合加工厂、水力联合加工厂、水力加工厂共四十九座,一半以上的乡村建立了农副产品机械加工和供电网,同时还建立了煤矿、农具厂、炼铁厂、硫磺矿和颗粒肥料厂等小厂矿十五座。这些厂矿1957年的总产值加上手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37.9%。
地方工业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四十九座联合加工厂加工的农副产品达三十多种,全县60%以上的粮食(包括番薯、木薯)加工已实现了机械化。仅此一项,就省下六十万个劳动日。如以每亩田需二十五个劳动日计算,就等于多种了两万四千亩田。有了联合加工厂以后,劳动力不感到缺乏,磨粉磨面也方便,全县大小麦种植面积随之扩大,两年中种植面积增加三倍多。去年联合加工厂还利用谷壳、稻草、番薯藤、麦皮、花生壳加工成精饲料一千万斤,加上青饲料,可以养猪五万头。分布在全县各区的五个颗粒肥料厂,两年已供应给农村五十七万多斤颗粒肥料。去年开采了一万五千吨矿物,使农民增加了近三十万元的收入。
永春县通过实践,找到了县办地方小型工业的正确方向。这就是:依靠群众、小型为主、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服务、多种生产、联合经营。但是,这个县在发展地方工业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出现过两种不同的倾向和做法。例如对农村水电建设,一种倾向和做法是搞大的,主要靠国家资金。如曙光农业社水电联合加工厂,全部投资共达五万二千多元,农业社出不起,向国家贷款三万多元。这种加工厂虽然规模大作用大,但是农业社每年负担利息达一千八百多元,包袱较重。另一种是搞小的,完全由群众出钱办。如桃源乡前溪村只搭了一个草棚,花了一百多元钱,建立了一个两马力的小加工站,解决了一村几十户农产品加工,头一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这个事实证明,前溪村的依靠群众、勤俭建站、草棚起家的办法是发展地方小型工业的正确道路,可使小型工业在农村遍地开花。
在地方工业发展方向、服务方向这个问题上,永春县也有过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只搞照明发电,如神潮、龟龙两个水电站,原先只搞照明设备,农民迫切需要的加工设备反而没有。结果,农家装电灯的不多,群众意见很大。后来有了加工设备,生产才大大兴旺起来。加工收入占全部收入的四分之三,而发电照明收入只占四分之一。另一种做法是先搞生产加工,后搞照明发电。如美山农业社水电站先利用水力解决加工问题。这个水电站装一个十八马力的水轮机,带动碾米机、磨粉机、磨薯机各一台,进行多种加工,一年四季活不断。群众称赞这种联合加工厂是“万能工厂”、“万能机器”。现在这个水电站正在积累资金,准备装发电机来发电照明。永春县采取了美山农业社水电站的先生产、加工、后照明发电的方针,全县的水电站、小工业迅速蓬勃发展,两年内就建成了二十一个小型水电联合加工厂,其中十九个就是群众投资建设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