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领导和群众结合 技术和生产结合 石屏县根治“发红田”取得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0
第2版()
专栏:

领导和群众结合 技术和生产结合
石屏县根治“发红田”取得经验
本报讯 石屏县几年来坚持不懈地抓紧改良土壤这一增产措施,变低产的“发红田”为高产田,每亩“发红田”的产量一般由1952年的二百斤增加到七百斤;石屏县也由缺粮县变为余粮县。
稻田“发红”不是天灾
石屏是个历史上的缺粮县。缺粮的主要原因是全县约有一万八千九百亩以上的“发红田”,占全县水田面积的14.3%。这些“发红田”中,有70%属于“冷红”和“瘦红”,有30%属于“热红”。“发红田”稻谷的产量都很低,有的甚至全无收成。过去,农民们一般是采取关水淹田的办法,来防治稻田“发红”,对发红田一般不施肥,误认为“发红田”暴性大,施了肥会烧根。由于防治稻田“发红”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群众中有的把稻田“发红”认为是“天灾”,有的人甚至把“发红”当成负担,愿意无偿地把田送给人。
根据以上情况,中共石屏县委从1954年起,决心领导群众改变“发红田”。在1954年栽插结束时,就召开了“发红田”防治工作会议。在这次会上,除具体地对防治稻田“发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布置外,还要求各级领导深入生产、深入群众,从总结交流群众中的经验入手,把防治“发红田”的工作认真领导起来。为了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以县委书记杨培生同志为首组织了“发红田”工作组,先后深入到冒合村、坝心乡一带重点进行调查研究。
狠心钻下去
工作组深入下去以后,首先在陶村的一丘已经“发红”的田里,发现有一片施过鸭粪、粗糠的秧苗没有“发红”;接着又发现凡是堆过肥料的地方秧苗都生长正常,不施肥和施肥少的地方秧苗就普遍“发红”。这一情况立即引起了工作组的重视。经过分析,初步肯定稻田“发红”是由于肥料养分不足。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问题,工作组一方面把发现的情况在群众中组织讨论,一方面在农场的“发红田”里作了追施硫酸錏的试验。几天以后,施过硫酸錏追肥的“发红田”里的秧苗就逐渐转青,其他没有追肥的“发红田”的秧苗却日渐枯萎。
向群众找办法
在取得用硫酸錏挽救“发红田”的经验以后,工作组又进一步深入总结交流了很多农民改良“发红田”的经验。如城关镇一街李广生,有二亩六分“发红田”,1952年没有施肥,秧苗“发红”,只收得稻谷三百八十斤;1953年也没有施肥,秧苗“发红”更严重,只收得一百九十斤;1954年施了牛粪、人粪尿等,结果秧苗一直生长良好,共收一千九百斤。四区亚花寨李秀兰,在两亩一丘的“发红田”中,以三分之一的面积栽壮秧,三分之二栽“松毛秧”,结果栽壮秧的没有“发红”,收得谷子三百八十斤;栽“松毛秧”的由于“发红”,只收得谷子一百二十斤。兰子营村王文亮,从1953年起就在“发红田”里种植绿肥和小春作物,从而使“发红”现象逐年减轻到不“发红”,不但改良了土壤,还多收了一季小春。另外,还总结了北仓、旧寨等村杨家旺等按地形、地势采取中沟、腰沟、蓑衣沟、边沟、坎沟等多种开沟排水的办法,改良“冷红田”,采取晒田、追肥的办法改良“瘦红田”的经验。
进一步试验推广
为了从根本上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发红田”,继取得上述经验之后,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省农业试验站,又在1955年和1956年联合组成专业工作组,在1954年调查总结农民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改良“发红田”的试验研究工作。试验时,主要是作速效追肥、集中施肥,结合进行增施底肥客土和耕犁等的对比试验。为了有利于试验成果的推广,和使试验研究工作与群众生产紧密结合,除了以县农场为中心,还分别建立了示范田。接着,在县农场开办了一个以乡、社干部为主的“发红”防治短期训练班,同时组织了附近群众和三十一个农业社、互助组的代表进行参观。这样,就使得改良“发红田”的技术队伍在全县范围内壮大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大面积防治稻田发红的工作,各区“发红田”在短期内得到挽救的就达85%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