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阅读
  • 0回复

打破神秘观点 解开思想束缚 启发群众智慧 平原小型水电站五天开花 静海等县农民创造了利用平原水利发电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1
第1版()
专栏:

打破神秘观点 解开思想束缚 启发群众智慧
平原小型水电站五天开花
静海等县农民创造了利用平原水利发电的经验
本报天津10日电 记者艾长青报道:以改造洼地闻名全国的河北天津专区,最近又创建了小型水电站九座,为平原利用水利发电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在完成改造洼地之后,便在这个地区的人民面前提出一个新的问题:除了灌溉之外,如何把平原的静静的流水用来发电?
中共天津地委,为了揭示这个秘密,就在静海、任丘、霸县等数县进行了试验。静海的试点在北五里庄,这里是去年冬天新挖的一条渠道,只有一公尺的落差。经过人工的努力,落差也只达到一点二公尺,不能再高了。
人们大胆地进行了试验,没有现成的图纸,党的负责人和没有作过电站设计的技术员就和当地的铁、木、瓦匠一起动手,边建设、边设计。结果,只用了九天的时间,当我们正规的设计师还没有来得及拿出图纸的时候,这座发电站就在农历灯节——正月十五的晚上冲破黑暗,第一次在平原的农村发出了光明。电站的建设者们继续进行了试验,他们把落差从一点二公尺降到一公尺、九公寸、八公寸以至七公寸,看能否发出电来?结果是都成功了。于是这一试验就给平原建立小型水电站创造了有力的根据。
这一座发电站能发十马力的电,除了晚上可以供四百多户人家照明以外,更重要的是开始使人民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它可以同时带动两个三点五马力的小钢磨和一个马力的铡草机,每天可以加工面粉一万二千斤、铡草一万斤(还可以轧花、灌溉)。过去这些都是要人作的,现在只要四个社员管理电站,这些事都交给机器去作了。过去两个妇女一天才能磨二十多斤面,现在只要上地时把粮食交给发电站,回家时就可以拿回面去。因而全年即可以节约出五万个人力和一万七千个畜力用于其他生产,增加社员收入。群众欢欣若狂的心情是亘古少有的,在发电那天晚上,周围五个村庄汇集了四千多人来庆祝。许多人几乎激动的要流出眼泪,老农民魏永泰说:这下可熬出来了。
在北五里庄建站以后,一个接一个的水电站开始建设了。在静海出现的陈官屯“民族团结发电站”,进一步解决了流量可不可以弥补落差不足的问题。经过他们大胆创造,加大蜗牛室和旋浆机的直径,增大入水口,放进了较大的流量,结果就在同等的落差的条件下发出了二十一马力的电,比北五里庄的发电量提高了一倍还多。
同时,陈官屯发电站还创造了完全用废木料代替砖和水泥修建电站的主要部分——蜗牛室、以电动机加电容器代替发电机等办法,一共只花了两千多元。电动机也比发电机要便宜一半以上;只用五天时间就建成。这就进一步贯彻了多快好省方针。因此,天津地委认为陈官屯的发电站是今后利用水利发电的方向,将在全区普遍推广它的经验。
通过这两个站的建立,还从实践中培养了大批技术干部,边作边学,他们不仅懂得一些初步的原理,而且能够实用了。陈官屯水电站就是地委训练班的学员们自己设计自己建设的。
路走出以后也就好走了,天津专区正在向三年到五年基本实行电气化方面努力,除了水力发电站之外,还有风力、火力和沼气发电等等,目前正在兴建的发电站有十六处。一个中型的二百马力的发电站已开始设计,预计4月即可建成,作为“五一”的献礼。
(附图片)
静海县北五里庄农业社员们在夜间紧张地施工,修筑水电站闸门
 新华社记者 田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