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毛主席在成都量具刃具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1
第2版()
专栏:

毛主席在成都量具刃具厂
毛主席于3月5日到过成都量具刃具厂。一个多月以后的今天,厂里的人谈起见到毛主席的时候,情绪还是十分激动,脸上闪着幸福的光彩。
党委书记刘炬说:自毛主席来过后,全厂职工干劲冲天,大字报贴了十一万张。3月份跃进计划提前四天半完成。现在职工们都以创造新成绩,来回答毛主席对大家的无限关怀。
毛主席到量具刃具厂视察的情景是这样的:那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下午四点多,两辆小汽车驶过绿色田野,开到了量具刃具厂,在备料车间停下来。
车间主任王德明在办公室刚写完工作报告,听说毛主席来了,还不相信,连忙奔到车间门口。毛主席正跨步下车,王德明立刻迎上前去。毛主席和他握了手。
毛主席穿银灰色衣服,含笑问王德明:“你是车间主任吗?”
“是的!”
毛主席隔着玻璃窗指着正在操作的锻工,问王德明:“你会干这个吗?”
“不会。我是车工。”王德明说着,还比了手势。
毛主席又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旧社会几十年的痛苦经历,从哪里说起呢!这个干过二十几年车工的车间主任,只得简单介绍了自己的身世,心里感到热呼呼的。
原来还有点拘束的王德明,看到毛主席这样亲切、慈祥,顿时轻快起来了。
毛主席指着车间说:“我看看你们的车间,可以吗?”这句谦虚和气的话,使王德明感动得说不出话,只是笑着点头。
锻工谢钦荣在操作一百五十公斤重的空气锤,一起一落,锤打着火红的锻件,火星四飞,像串串喜炮在爆炸。毛主席停下来看谢钦荣干活,看得很仔细。王德明在旁边介绍说:这台机床沈阳造,那台太原造,大都是国产品,效率很高。毛主席边听边微笑。
看到毛主席来了,车间工人在车床上干劲更大。欢笑和掌声响遍四方。毛主席走得很慢,问这问那,对什么都关心。在材料库,毛主席用手摸了摸一盘带钢,问这是作什么用的。王德明回答:带钢是作量具千分表用的材料。走到一个检查台前,上面放了许多新做出的配件。毛主席拿了一件问:“这是量尺吗?”王德明说:“是量尺,也叫卡尺。”毛主席还问了许多配件,又探询了各种检查器的效能,对量具刃具的精密程度特别注意。这种深入细致的作风,感动着在场的所有的人。
工人们渐渐围上来。有个青工走过切料机,挤到毛主席身边。毛主席和他亲切地谈了话。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吴朝武。”
“有多大年纪?”
“十九岁了。”吴朝武多想和毛主席握手啊!一看自己满手油污,又迟疑。毛主席像看透他的心,先伸出了手。吴朝武紧紧握住,高兴得跳起来,脸上堆满欢乐的笑。毛主席对青年一代的热爱,激动着他和大家。
直到毛主席视察完了备料车间,走到铣刀车间的时候,厂党委书记和厂长才闻讯赶到。毛主席原来怕影响他们工作,没有通知他们,就先下了车间。毛主席问了姓名,一一握手,又到了别的车间。
五点正,工人交接班,许多人下了班。人们奔走相告:“毛主席来了!”消息飞传全厂,一群一群的工人涌向铰刀车间。不知是谁先喊了声“毛主席万岁!”马上就形成了一片“万岁”的欢呼声。
这时,毛主席不断向大家挥手致意,时时握住工人油腻的手。来到机修车间,毛主席观看黑板报,一条一条读着工人写的跃进保证书。读到一条要做到文明生产时,毛主席很感兴趣,笑着说:“这很好!”
下了班的工人越聚越多,欢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声音振动天地。当毛主席向欢腾的人们挥手告别,要登车离厂时,还有数不清的工人赶来同毛主席握手。
毛主席走了。无比的温暖和幸福,永远留在人们心上。毛主席操心全国大事,在百忙之中来到工厂,对职工和生产是这样关怀,给全厂三千多职工带来了最大的鼓舞。这天,激动的工人,老也平息不下来,彻夜谈着毛主席来厂的事。老工人罗建群后来说:“我一闭上眼睛,面前就出现毛主席的伟大形象。”青年工长梁文学和许多工人都说:“我们这只手和毛主席握过,这只手再也不能作对不起人民的事。”
第二天,厂里掀起了双反的新高潮。大字报满厂皆是,思想和生产都在大跃进。从这以后,改进工具、革新技术、突破定额、创造新纪录的喜讯不断地在全厂出现。李树波一天完成十天任务。车工田景琦一天干了十八天的活。有人提高工作效率三十倍,还有人提高四十几倍。
大家都在用实际行动回答毛主席的关怀。到3月底,全厂有24%的职工提高工作效率一倍以上,名字上了跃进榜。工具车间几乎每台机床都是一天完成五天任务,插上了跃进红旗。现在,这个厂的职工正在跃进再跃进。许多工人说:我保证永不掉队,月月以新的生产成就向亲爱的毛主席报捷。
工人日报记者 江洪
(原载工人日报)
(附图片)
毛主席在成都量具刃具厂参观,受到职工们的热烈欢迎。
新华社记者 侯波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